沐鸣娱乐


        科技部权威解读丨强激励简管理,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解读

        “科研人员可以在研究方向不变 、不降低申报指标的前提下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的其他科目费用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这意味着 ,一线科研人员可以不受太多条条框框约束,比较自由地开展科技攻关。”

        说到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 ,电话中的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云霁难掩兴奋。他坦承,过去科研经费各种科目之间调剂不太自由,“如果科研中有新想法蹦出来 ,想增加一次探索性的流片(试生产的芯片) ,即便总经费没超,测试化验加工费不够也不能干。”

        科技部权威解读丨强激励简管理,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正如科研人员反映突出的经费管理繁琐,项目多 、帽子多、牌子多等问题,规定过多、管的太死,很多新的想法就只能戛然而止。一场坚持刀口向内、从政府自身改起的革新持续发力。

        《通知》指出,开展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试点,允许试点单位从稳定支持科研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奖励经费,对试验设备依赖程度低和实验材料耗费少的基础研究 、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等智力密集型项目,提高间接经费比例 。这一尊重科研规律的改革举措,备受科研人员好评。

        科技部权威解读丨强激励简管理,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科研诚信、人才评价 、项目评审的新政频出,这有何深意 ?“一方面是兑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作任务,如对承担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科研人员的薪酬激励,实行一项一策、清单式管理和年薪制,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制度等。”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说 ,另一方面,各方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 。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意在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多出高水平成果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樊立宏透露,调研中曾有科研院所反映,一年要应付十几次各种检查 ,分散了院所领导、科研人员的精力,呼吁相关部门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并能尽快实现结果互认。

        “《通知》对此提出相关措施,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强化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等举措,科研人员期盼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樊立宏称,项目管理从重数量、重过程向重质量、重结果转变,推动、压实项目管理层面改革迫在眉睫 ,科研活动是创新性强、不确定性大的探索性工作 ,尤其要注重结果 、绩效导向的管理。

        科技部权威解读丨强激励简管理,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来源:新华网

        《通知》强调 ,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这是充分尊重科研人员主体地位,按照科研活动规律改进科研管理方式 ,精简优化管理流程 。”贺德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以信任为前提、诚信为底线,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要抓主要环节和关键节点,如针对关键节点实行“里程碑”式管理,减少科研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各类评估、检查、抽查 、审计等活动 。“同时 ,要坚持放管结合 ,放权放到位 ,放出活力、放出绩效;管理则要守住底线,为科研活动保驾护航。”

        放权、松绑并不意味着放松管理 ,而是管理方式的改变。“如《通知》所说,探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高监督检查效率,实行监督检查结果信息共享和互认;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违规的惩治力度。”在樊立宏看来,这既能减少评审过多对科研工作的干扰,又能起到有效监督的作用。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