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福州“近邻党建”形成“共享经验” 缓解市民用药就医难

        寒风起,凛冬至。但“邻里互助 你‘药’我有”这股暖流,消解了市民心中的部分寒意 。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市民群众用药就医需求不断增加。得益于近年来“近邻党建”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福州市提倡以社区网格为单位共享防疫物资 ,小区党支部同步统筹调度优势力量服务群众,睦邻相助、共卫家园的良好氛围在各地蔓延 ,成为福州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一个缩影。

        深化“近邻党建”,形成“共享经验”,连日来 ,榕城回荡着邻里守望的温情、洋溢着风雨偕行的感动。

        医疗资源共享

        邻里互助 你“药”我有

        一阵敲门声响起,家住闽侯县瀛洲社区海峡传媒港小区的谢女士打开了门。她意外地发现,门口站着一名素未谋面的年轻小伙。小伙子说自己也住在这个小区,母亲看到谢女士在社区网格群中发布急需体温计的信息后 ,马上吩咐他送体温计和退烧药品过来。

        收到药品的谢女士惊喜又感动。“今天家里人发烧了,我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情发出求助信息。没想到 ,不到1分钟就得到了回复 ,还这么快就收到了药品 。真的非常感谢邻居们的帮助。今后有能帮得上的地方我也一定会帮忙。”她说。

        这样的故事 ,每天都在福州上演。连日来,各地纷纷发挥“近邻党建”工作优势,运用网格治理体系,搭建邻里互助交流平台,引领市民积极参与,互通有无 、救急纾困、分享经验、互相鼓励,暖心接力在榕城不断延续。

        一个个“共享药箱”接连在社区出现——

        福清市宏路街道宏侨社区在“初心驿站”百宝屋内设立“共享药箱” ,争取在需求侧内部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调配。

        罗源县凤山镇凤美社区发动“爱心互助 药品共享”志愿行动,通过建立“共享药箱”的方式,为社区居民解燃眉之急 。

        一次次上门送药温暖了市民的心——

        闽清县梅城镇居民王女士半夜忽然发烧,家里常备药又刚好过期了,得知情况的邻居将一袋药品放在楼道里,通过电话告知王女士的家人 ,“无接触”将救急药送达 。“远亲不如近邻,太感谢了 !”王女士说 。

        鼓楼区安泰街道组建了由社区工作人员与网格员组成的应急送药小分队,“点对点”送药上门,居民在门口自取 ,做到无接触配送。“我感染后咳嗽得厉害,不知用什么药,网格员接到我的求助电话后送来了药,帮了我大忙 !”安泰街道居民小薛说 。

        人力资源共享

        力量下沉 我来别怕

        如果说邻里间自发的守望相助是点点微光 ,那么,依托社区,一批批“专业邻居”正汇聚成穿透疫情阴霾的灯海 。

        连江,不少拥有医疗技能和资质的党员干部 、身体健康的退休医生穿上“红马甲”“白大褂”,主动加入社区医疗志愿服务队伍或回岗返聘 。老党员郑敏就是其中一员。

        郑敏目前在连江县中医院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看诊。作为返聘医生 ,除了平日完成看诊工作 ,他还积极为他所在的东南街社区提供防疫工作指导,解答用药等方面的困惑 ,为社区防疫出力。

        “这些天,我们院也为连江居民发放了中药包和香囊,希望借助我们专业所学 ,和大家一起渡过难关。”郑敏说。

        “结合之前防控中摸排的‘六大员’底数,我们重点动员了医护力量加入这次抗疫工作。”连江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些医护人员利用非上班时间当起“家庭医生” ,在线为社区居民解惑。“还有不少医护也在社区党建工作室里,为大家科普防疫新知识 、新动态。”

        当防控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此前多轮疫情中积累的“近邻”力量再度成为防疫新形势下的关键支援 。连日来 ,福州市累计组织8万多名机关 、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到本人居住地小区报到,推动全市成立小区(自然村)党支部和志愿服务队各近12000个,由小区党支部统筹调度“一懂两会”城市基层党建专职工作者、“两长一员” 、志愿者等力量,为居家隔离群众提供代办代购 、为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做好对接联系等服务。

        服务阵地共享

        关口前移 就近解题

        在应急医疗体系高位运行的当下,一批“近邻”看诊点的打造开辟出新服务阵地,在缓解医疗机构压力的同时 ,也为居民提供了便利 。

        “在家门口的诊疗点就能看上病,还能在隔壁的药房买上药,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家住连江县凤城镇的居民丁女士日前出现发热、咽痛症状,便来看诊。

        25日下午3时许,在连江县凤城镇旧电影院的两座小绿屋前,记者看到来看诊的市民有序排队。小绿屋分为“诊疗”和“配药”两个窗口,为居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发热诊疗及配药服务 。

        这是连江在全市率先推出的“便民发热诊疗站” ,由旧的核酸检测点改造而来。药房里  ,退热、止咳、抗病毒药品整齐摆放;诊室内 ,电脑、打印机等各种设施配备齐全。

        “诊疗站主要针对轻症患者,除基本的就医购药外,还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凤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介绍。

        不只是连江,闽侯 、罗源等地已将便民核酸检测点改造为便民发热门诊点,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诊室延伸出多个发热哨点,在居民“家门口”进行患者的分类、分级、分流 ,由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和志愿队提供医疗支撑 。同时 ,各地还广泛利用小区“长者食堂”“青创中心”等公共服务空间,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抗原试剂发放等志愿服务 ,引导无症 、轻症患者分级诊疗、合理用药。

        服务阵地还开辟在线上 。鼓楼 、仓山等地推出新冠诊疗线上服务平台,24小时“在线”,提供新冠义诊、居家指导、专家咨询等支持;永泰县组建24小时应急服务团队,第一时间接听群众来电,工作人员还提前与辖区内的阳性居家人员取得联系,主动进行相应指导 。(记者 蒋雅琛 林瑞琪)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