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红色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福建省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综述

        福建日报

        近年来,福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 ,牢牢抓住园区非公企业党建这一“牛鼻子”,着力完善制度、建强队伍、凝聚合力,把党的政治优势 、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园区和企业的管理优势 、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成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力量。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园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融入全省战“疫”大局 ,为抗疫建功,为党旗添彩 。

        完善制度,让园区党建实起来

        通过园区集中开展非公党建,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体系是关键 。

        2月初 ,接到厦门自贸片区党工委通知,厦门自贸片区象屿园区非公党委第一时间发出号召,开展“爱心厦门”助力战“疫”爱心捐款活动 ,各党支部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基层党员踊跃参与,短短一天时间,53个非公党支部共募集善款约12.6万元 。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我省非公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福州金强建材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职工带头加班加点,全力以赴保障武汉火神山医院和福清市医院新感染病区的板材供应 ;泉州火炬电子公司党总支组建党员生产突击队 ,加班生产5000件新冠病毒检测设备电容器支援武汉……

        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有效运转,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2015年9月 ,经省委同意,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推动省级以上园区构建“园区党(工)委—园区非公企业党委—园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织管理架构,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党建”新格局 。去年9月 ,省委组织部、省委两新工委出台进一步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八条措施 ,促进园区组织管理架构不断健全完善 。

        各地在探索中创新管理制度 。三明市在15个园区分行业或区域建立党群共建理事会,由党建工作较强的党组织书记担任理事长 ,牵头组织党建活动;宁德市委两新工委建立委员单位“四联”工作制度(挂钩联系1个党组织、1个重点领域、1个特色党建项目 、1名党组织书记),有效加强联系指导。

        架构明晰 ,进一步落实了责任机制 。“我们明确要求实行园区党建工作年度述职评议制度,把园区党建工作纳入园区建设总体工作安排 ,并作为园区党(工)委书记向上级党委专项述职重要内容,确保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 ,全省97个省级以上园区普遍设立了党工委,个别成立党委。

        配齐领导力量,还需强化保障力度。福建各地普遍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园区管理费用,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税前列支、党费拨返 、党费补助等为辅的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2019年,全省109个市级以上园区从园区管理费用列支非公党建工作经费2700多万元 ,有力支持了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

        建强队伍,让园区党组织活起来

        “公司可以顺利复工复产,党支部和党建工作指导员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支部带动下主动站出来,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福建良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维尧说 。

        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离不开“红色细胞”的有力支撑。由党组织书记 、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员构成的三支队伍,成为福建园区非公企业党建的主力军 。

        破解党员数量少难题 ,推动园区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大力推动“找出一批、发展一批、输入一批”专项行动。莆田市注重在园区发展党员,三年来各园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23名,吸收新党员228名;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党委探索成立青年党支部,从乡镇机关、园区企业中遴选4名政治素质好、35周岁以下的年轻党员,将其组织关系转入青年党支部,发挥“孵化器”作用。截至目前,已向园区非公企业党支部输送党员3名。

        一名名新党员 ,为园区党组织注入新活力。截至2019年,全省市级以上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86.1%,比2015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破解带头人缺乏问题 ,提升党组织在企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近年来 ,安踏、科技谷 、华厦眼科等企业面向社会招聘红色CEO ,积极推行党组织负责人和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使得不少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成为受人尊敬 、令人羡慕的关键岗位。

        党务队伍建设日益成为园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按照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热爱党务工作和熟悉群众工作的标准,通过“内部选 、上级派、外部聘”等多种方式 ,选优配强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提升了党组织在企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破解工作质量低问题,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素质——

        福建采取老中青结合、专兼职结合、党建和业务部门相结合的办法,成立党建工作指导员小分队,通过分类分片挂包、“一对多”结对帮扶等方式 ,共选派3870多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到园区推动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指导员更是非公企业的“贴心人” 。3月初 ,泉州迅达实业有限公司的党建工作指导员郭晓君在公司厂区了解到公司口罩不足 ,立即联系辖区医药企业,送来1200个口罩和150升消毒液,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党务工作者队伍进一步壮大 、素质进一步提升。福建将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及党员培训,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结合第二批“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依托各级党校、高校、实训基地等资源开展培训,持续提升党务工作者素质能力。

        “入职以来 ,从基础的工作人员,一步一步成长到能够独当一面完成任务 ,是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这一平台给予我个人的磨砺与淬炼。”厦门首批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 、现任软件园区联合党委副书记傅毓萍感慨地说 。

        凝聚合力,让园区发展强起来

        充分整合园区党组织 、非公企业党组织、企业党员等各方力量 ,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真正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福建连续4年开展的党建强企“联合行动”就是有力实践。

        2月初 ,作为厦门市湖里区25个非公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一,湖里区商务局向辖区大型商场 、购物中心及商管团队发出《关于给予大型商场商户适度减免租金共抗疫情的倡议书》,辖区各商贸企业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 ,第一批免租金额达5100万元。

        “通过开展‘联合行动’,找准政策落实中的堵点 ,我们联合涉企部门党组织力量,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与涉企部门党组织常态化对接交流机制,发布40项涵盖人才 、政策、要素、服务等支持项目清单,解决强企惠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解决强企惠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园区党组织成为非公企业党组织与涉企部门党组织对接联系的重要桥梁 。泉州芯谷安溪分园区党委及时收集汇总辖区企业物资需求 ,累计协调7万多个口罩 、60支额温枪满足企业购买需求 ,2月底实现园区企业100%复工。去年以来,漳州市各级各部门先后通过园区帮助非公企业解决问题近2万个;全市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共有4500多项合理化建议被采纳,解决860多个技术难题。

        与党建强企“联合行动”同频共振,园区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 ,助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

        “以服务企业为目标 ,在非公企业党员中,开展‘亮身份、亮承诺 、比作为’主题活动 ,推动党员带头履行岗位职责。”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一个党员一面旗 ,凝聚发展正能量 。2016年9月,完成博士后研究的北大毕业生李鹏进入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他特地将党组织关系从中科院北京植物所转到安溪湖头光电园中科生物党支部,并担任支部委员。其间 ,他不仅积极参加支部活动,完成上级党组织交代的各项任务,还带头组织实施了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植物工厂的生产技术改进工作,主要研发成果使企业生产成本在2年时间内下降50%以上 ,企业净利润提高1000多万元 。

        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战场,广大非公企业党组织大显身手、勇挑重担。安踏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运动鞋服零售企业,坚持做实做强冠军党建品牌 ,加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2019年营收增至339.3亿元 ,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增速超过40%。“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 ,也是美柚从一家小小的互联网企业 ,发展至今成为国内最大的纯女性互联网平台的秘诀 。”美柚党支部书记 、联合创始人陈晓君说  。

        加强和改进园区党建 ,有效发挥了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园区 、非公企业转型升级。党旗红,已成为园区、非公企业发展最抢眼的亮色  。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