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程式”丨湘潭县“三向发力”优化基层治理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程式”系列报道④

        湘潭县“三向发力”优化基层治理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容容

        “崭新路灯亮起来了,高清摄像头也装起来了 ,老旧单元门又换新了……住在无物业小区,我们一样有满满的幸福感!”近日 ,湘潭县易俗河镇花果山社区云龙山庄小区9栋3个单元的单元门统一换新,可把业主们乐坏了。自从成立业委会,云龙山庄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业委主管、党员带头 、业主参与”的小区自治管理模式,短短几年 ,这里环境变好 、服务变优,成了远近闻名的模范小区。

        从曾经的“脏乱差”到如今的“美而精”,云龙山庄小区的变化,是湘潭县优化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 ,湘潭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从落实“五个到户”、创新“积分管理”、打造“红色小区”三个方面发力 ,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全方位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

        “五个到户”架起“连心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 。

        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湘潭县建立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 ,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五个到户”工作,多措并举搭建干群“连心桥”。

        其中 ,为落实党员联系到户 ,湘潭县动员全县78家县直机关单位、驻县单位和17个乡镇所属223个机关党支部与全县320个村级党组织联系共建,2万余名机关在职、乡镇、村(社区)党员及有帮扶能力的农村党员联系服务23.3万多户群众,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

        在推进民情走访到户过程中 ,湘潭县系统出台了走访入户、台账登记、分析研判、分类处理等4项制度 ,创新打造“流动调解室”,打破以往固定调解室模式,实行镇、村、组三级干部联动 ,深入村部、企业 、田间地头、群众家里,与群众促膝交谈“掏心窝子” 。

        在乌石镇乌石村,脱贫户刘某在浏阳市澄潭江镇做木工时 ,不慎从脚手架上摔落,后脑严重受伤。乌石镇司法所了解到情况后,积极与村干部和刘某家属沟通,3次前往浏阳与当地综治部门衔接 ,调查事情经过、联系事故责任方。经“流动调解室”协调,其家属获得了合理赔偿 。2022年 ,在“流动调解室”的助力下 ,乌石镇矛盾纠纷调解、群众来访、刑事立案数量分别同比减少12.4%、8.7%、4.5% ,在创下过硬业绩的同时,赢得了群众口碑。

        “积分管理”领跳“集体舞

        干群齐心协力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和关键。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 ,发挥干部群众的主体力量 ,才能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为动员广大村民真正以主人翁的意识,“撸起袖子加油干”,湘潭县广泛实施“党员群众量化积分模式”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 、以村规民约为主线,将村民的行为表现转换成积分,再通过积分兑换奖励的方式,调动基层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推进过程中 ,湘潭县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将社会治理从平安建设 、移风易俗 、美丽乡村、矛盾调处 、守法诚信、志愿者服务等6个方面 ,分门别类设置25个积分项。党员群众可凭积分卡到本村党群服务中心兑换牙膏、洗衣粉、大米等生活物资奖励,年度积分靠前的家庭或党员 ,优先推荐评先评优。“积分管理”还纳入村规民约,以此驱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 、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 、环境卫生理事会等农村“五会”机制灵活运行,凝聚乡村治理合力。

        茶恩寺镇融合积分与网格化管理,将1277名行政村党员编至全镇72个网格 ,每名党员联系5至10户家庭,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村级社会治理事务,及时增减积分,并在各村部设立专门的积分公示红黑榜,营造“你追我赶”的氛围。得益于积分管理 ,金坪村每月开展的集体清扫活动次次人气旺盛 ,年底志愿者参与农贸市场秩序维护工作热情高涨,村级事务由过去干部唱“独角戏”转变为群众跳“集体舞” 。党员谭凤庭经常用自家拖拉机为村上托运垃圾 ,一次深夜,他挺身而出扑灭垃圾站发生的小型火灾,最大限度降低了村级损失 。在各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茶恩寺镇连续3年赢得湘潭市信访“三无”乡镇和湘潭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荣誉 。

        “红色小区”托起“稳稳的幸福”

        一直以来,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破解无物业小区治理难题,走出一条符合小区自身发展的独特路子,是摆在各级基层党组织面前的一道难题。

        湘潭县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在巩固深化创建成果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 ,以“党建引领 居民自治”为导向 ,以打造县城“红色小区”示范样板为路径,以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为方法,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

        依托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创建项目,湘潭县着力在有条件的小区建立功能型党支部 ,构建“社区党总支—小区功能型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单元党员中心户”四位一体的基层党组织体系 ,让党组织成为小区治理的“主心骨”;成立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评选“共产党员示范岗” ,激励党员居民站出来,成为小区治理“领头雁”。截至目前,湘潭县已在城区138个无物业小区和11个安置区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业主自治机制。去年 ,各小区自行收集化解矛盾纠纷1540余件,开展志愿活动550余次 ,“零距离”为居民提供及时贴心的服务。

        花果山社区云龙山庄小区业委会自治,便是湘潭县“红色小区”试点工作的一个亮点,为全县无物业小区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治理提供了成功范本 。推行自治管理后,该小区组建了功能型党支部、调解委员会 、志愿者服务队等多个管理机构和队伍 ,为每一栋楼都选好尽职尽责的楼栋长和单元长 。为了维持小区安全正常、顺利高效运转 ,他们只向业主以300元每年每户的标准收取物业管理费,其他均由业委会主任刘海平带领大家向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化缘”  。去年,云龙山庄小区筹得爱心善款10万元,在多方面提质改造小区提升“硬实力”的同时,还通过互帮互助战疫情、走访慰问困难户等暖心服务优化“软环境” 。实践证明,“红色小区”给居民带来了“满满的幸福”。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