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

        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

        文:任泽平团队

        民营企业是市场活动的源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发挥了“56789”的重要作用。民营企业有信心 ,则经济有活力、就业有保障、政府有税收。

        当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只有万马奔腾,才能万象更新!

        本报告聚焦百强民企研究,全面衡量其营业收入、缴税情况、就业岗位人数 、创新投入等方面贡献程度,勾勒民营企业排行全景图。通过分析百强民营现状、纵向变迁、细分领域排名 ,深化民营经济研究。

        目录

        1 民营企业排行全景图

        1.1 研究方法

        1.2 百强民企画像 :头部亮眼,东部聚集,五成为制造业

        1.3 纵向变迁:产业结构升级,社会责任提升,转型高质量发展

        2 吸纳就业10强

        3 创新企业10强

        4 民企纳税10强

        5 启示

        正文

        1 民营企业排行全景图

        1.1 研究方法

        民企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我国民企法人数占比达98%。2012年至2020年,全国企业法人中,国有企业法人占比从3.36%下降至1.17% ,民营企业法人占比从96%上升至98%,外资企业法人占比从2.54%下降至0.41%。2021年 ,全国市场主体共1.5亿户,其中,企业法人单位数26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1亿多个。

        从宏观来看,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 ,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当前对民营企业排名的研究主要从营业收入和估值两个指标入手 。

        营收排行法是借助调研获取民营企业数据,以营业总收入作为排行依据。代表成果有工商联 、中企协 、《财富》发布的年度500强榜单。这种方法自下而上由企业自行申报 ,颗粒度高,但会遗漏未参与调研的企业,部分企业申报数据难以获得交叉验证 。

        估值排行法是按照企业市值或估值进行排名 。代表成果有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1胡润中国500强》 ,上市公司市值按照年末收盘价计算 ,非上市公司估值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或根据最新一轮融资情况进行估算 。这种方法更加客观,但对传统行业非上市公司覆盖不全。

        本文营业收入作为民营企业排行的主要依据 ,力求全面、客观、完整 。我们对比工商联、中企协、《财富》 、胡润等榜单 ,并结合Wind在中国及海外上市、发债中国民营企业,统计民营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在统计营收数据时 ,优先采用上市公司或发债企业的公开披露年报数据,此种情形有45家;若无公开披露年报数据,优先采用工商联披露的数据,此种情形有48家;有7家民企的财报口径与工商联披露数据不一致 ,我们猜测存在纳税口径和财务口径的差异 ,为保证企业营收对比的一致性,此类情形统一采用工商联披露数据。

        在时点选择上 ,本文采用2021年营业收入作为民营企业排行的主要依据 。截至2023年3月24日,仅有20家民企公布了2022财年的营收。为保证排名的全面、客观、完整,我们选择2021财年营收作为本次排名依据 。部分民企既非上市公司也非发债主体 ,目前尚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取2022财年年报。需等相关企业进行营收自主申报后,将营收数据更新至2022财年。

        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

        1.2 百强民企画像:头部亮眼,东部聚集,五成为制造业

        2021年民营企业百强的营收门槛为791.4亿,五成百强企业的营收处于1000-2000亿元区间 。2012年至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中民营企业占比从49.7%提升至51.8% 。民企30强 、50强、百强营收门槛分别为1903.9亿元 、1369.5亿元和791.4亿元。49家的百强企业营收在1000-2000亿区间,营收平均为1417.1亿元,千亿级民营企业正在成为中坚力量 。

        前十强民营企业入围门槛约为4100亿元,以互联网、先进制造为代表。其中以京东 、阿里巴巴、腾讯 、字节跳动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占据4席,京东商业模式以自营为主,其销售额大部分计为收入,以9515.9亿元的营收位居第一,2022年营收破万亿。以恒力集团、荣盛为代表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据2席。以华为 、联想为代表的计算机、通信 、电子设备先进制造业占据2席  ,以碧桂园为代表的房企占据1席,以山东魏桥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据1席 。

        地域方面,八成的百强民企集中在东部。分地区来看,2021年百强民企中有82家分布于东部地区,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的分布数量分布为35家、22家和16家。分省份来看,55%的企业集中于粤浙京苏,广东省、浙江省 、北京市、江苏省的百强民企数量分别为16家、16家、12家、12家。分城市来看 ,百强民企主要集中于北上广深和新一线城市 。都市圈 、城市群发挥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作用,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平台 。头部民企集中在都市圈城市群 ,契合了中国人口和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的大趋势。

        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

        行业分布上,制造业在百强中占比超五成 。GDP贡献度较高的行业容易出龙头民企 ,传统行业对GDP贡献度更高。分行业来看,2021年工业对GDP累计同比贡献度达到38%,在2021年百强民企中制造业企业占比达到52% ,远超其他行业 。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GDP贡献度分别为12.3%和7.8%,相关行业分别有17家和9家企业进入百强榜。

        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

        资本市场化进程卓有成效 。2021年有38家百强民企为上市公司,平均募资金额为133亿元。16家民企的旗下有上市板块。59家企业或下属公司为发债主体 ,通过企业债融资助力民企信心修复。在全面注册制的改革春风下 ,以民营经济为代表的优质企业融资门槛降低 ,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壮大资本市场。

        完全隔离于资本市场的民企有20家 。百强民企榜单中有20家无上市和发债记录,完全隔离于资本市场,其中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为9家和3家 。

        企业盈利能力呈现分化 。53家民营企业披露了2021年盈利情况。2021年仅腾讯的销售净利率突破20%,达到40.6% ,较去年同期增长7.4个百分点。9家民企的净利率在10%-20%之间,较去年盈利提升/下降的分别有6家和3家,企业盈利能力呈现分化。有数据披露的53家民企中 ,2021年净利率不足10%的企业达到43家,较2020年增加了4家 ,表明近两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经营,进而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1.3 纵向变迁:产业结构升级、社会责任提升,转型高质量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民企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型升级。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顺势进行转型升级。根据工商联调研,做强做大企业  、政策支持引导、产品技术升级换代 、国内经济增长趋缓是民企转型的主要动因 。从转型方式来看,企业转型维度从人才 、企业向产品、技术延伸。2017年企业转型主要通过人才引进 、员工培训和战略调整等方式,当前企业更希望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来实现转型升级。根据工商联调研 ,2020年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来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数量 ,在500强中的占比达到78.4% 。

        民企500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房地产降,制造业升 。民企500强前十大行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位居榜首 ,2017-2021期间企业数增加了20家。2021年入围500强的制造业企业较2020年增加19家,同比上涨12% 。其中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较上年增长了6家、2家 、4家、3家 、2家、2家。受人口增长拐点、房企流动性危机、停贷事件冲击,2021年入围500强的房企数量仅有25家,同比下降43%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新基建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数据中心得到发展,近五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增长了4家。新能源 、充电桩、特高压 、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虽未跻身前十大行业,但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

        政策端发力减税降费 、降息来缓解民企缴税、融资、成本难题 。原材料成本、缴税负担、融资成本是制约民企经营的三座大山 。2020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线下物流消费场景受限,民营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受到侵蚀。根据工商联调研,2021年营收超1000亿元的企业数较2020年下降了10家 。影响民企500强发展的成本因素中,选择“原材料成本”、“缴税负担”和“融资成本”的企业数占500强比例分别为65.4%、51%和48% 。为降低企业缴税负担,2018年来我国累计为个体工商户减税降费13855亿元。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央行下调LPR来引导实际贷款利率下行,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升 。纳税总额方面,2011-2021年民企500强纳税总额从4094亿元上涨到13665亿元,年化增速达13%,占全国税收比例从4.6%上涨至7.9% 。2018-2021年民企500强纳税总额整体稳定在1.3-1.4万亿区间。精准扶贫方面,500强中 参与精准扶贫的企业数量从2017年227家上升为2021年348家,占民企500强比重从45.4%上涨到69.6%。污染防治方面 ,500强中已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企业比例从2017年68.2%上升为2021年85.2%。

        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

        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升。2021年民企500强出口总额达到2454亿美元,同比增长85.5%。民企500强对全国出口的贡献率从2017年5.5%上涨到2021年7.3% 。2021年500强民企的海外投资项目达到2701项,较2017年上涨79.7%。2021年500强企业中有54%对外直接投资,39%通过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方式实现“走出去”。

        2 吸纳就业10强

        从就业岗位来看,2012年至2021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从37287万人增至46773万人,增长25.4%;其中 ,城镇私人企业就业人员和个体就业人员分别从2012年的7557万人 、5643万人增至2019年的14567万人和11692万人,增长分别为92.8%和107.2%。

        就业是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 ,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压舱石”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民营企业吸纳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是创业就业的主要载体。吸纳就业10强榜单的数据来自Wind,覆盖有数据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数据非公开、不同统计口径下数据偏差较大的企业未包含在内 。

        2021年民营企业吸纳就业10强门槛为11.5万人。京东集团吸纳就业数位居第一,员工总数突破30万,达到38.5万人。比亚迪、阿里巴巴集团和立讯精密位列第二 、三、四名,就业总数均突破20万人 。行业分布上,3家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汽车制造业分别有2家 。

        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

        3 创新企业10强

        从研发创新看,2012年至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数量从489945件增加至1403611件,增长约3倍 。其中,私营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占比从2012年的29.4%提升至2021年的51.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从2012年的11052.98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95566.69亿元,民营企业在其中占比从2012年的14.97%提升至2021年的37.92%。

        为衡量民营企业创新力 ,定义研发费用(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的加权结果 。吸纳就业10强榜单的数据来自Wind,覆盖有数据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数据非公开 、不同统计口径下数据偏差较大的企业未包含在内 。

        2021年民营企业创新力前五依次为华为 、百度、快手 、网易和腾讯。研发费用来看 ,华为 、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研发费用超500亿元 ,分别达到1425.7亿元、572.4亿元和518.8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来看,民企前五强依次为华为、百度 、快手 、网易和蚂蚁集团,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均超过10% 。

        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

        4 民企纳税10强

        民营企业纳税10强榜单的数据来自Wind-资产负债表-应交税费(应交税金)和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综合考虑企业已交和未交税费,从而更全面地衡量企业的纳税实力。统计口径不同于工商联榜单的“纳税额” ,因此两榜单的企业排名和数值存在差异。本榜单覆盖有数据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数据非公开 、不同统计口径下数据偏差较大的企业未包含在内 。从纳税行业来看 ,以融创 、碧桂园、龙湖集团、新城控股 、时代控股为代表的房地产业占据5席,以华为 、联想为代表的计算机 、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据2席。从省份来看,前10强中有五家来自广东省。

        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

        5 启示

        2018年11月1日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充分肯定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肯定了民营经济具有 “五六七八九”的特征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 ,必须亮明态度 ,毫不含糊 。”“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

        当前经济增长基础不牢 ,发挥民营企业对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作用,需要实质有力政策落地,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建议出台实质性举措提振民营经济信心,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精神。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市场主体  ,尊重保护产权,鼓励市场良性竞争。在坚决贯彻中央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导方针的实践中,出台融资、审批、营商环境等一揽子措施引导、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二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解决企业融资难、贵问题 。完善信息披露,深入推进注册制改革,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引导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加大对中小企业、制造业、新基建、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支持。

        三是正确认识企业家精神作为生产要素所发挥的作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形成稳定预期 ,引导正向舆论宣传 ,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在拉动就业、促进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贡献。给企业家吃定心丸 。减少地方政府对微观主体的过多干预,防止合成谬误。

        四是提振消费,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建议可考虑的主要措施包括 :传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拼经济的重大信号,调动各地方积极性;提高赤字率,扩大地方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 ,重点支持新基建、新能源等大规模超前基础设施建设 ;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税费、利息 、租金等负担减免的一系列措施 ,休养生息  ;适当发放消费券,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堵点,积极帮助困难群众度过暂时性难关;对于二孩和多孩家庭给予补贴 ,降低养育成本,等 。

        五是掌握数字经济命脉 ,加大对民营经济广泛参与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 、锂电 、储能、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行业的信贷、债券股权融资的支持力度,培育我国新经济 、新技术、新产业。

        六是支持民营房企三好生的合理融资需求 ,打通稳楼市的“最后一米”,有效防范化解优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促使地产市场回归常态并对接配套改革 ,打造具有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新发展模式。因城施策,优化调整偏紧的房地产行政性限购限贷,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的融资供给。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作用,需要依靠市场恢复和销售顺畅回款。

        七是支持和引导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积极推动平台经济完成专项整改,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更好地实现健康与繁荣发展。

        相信如果通过一系列实质有力措施,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中国经济有望步入复苏轨道 、重新引领全球!

        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年)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