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社交  、直播业务放缓 ,陌陌更名“Hello”,就能撕下约炮神器标签 ?

        撰文 / AI财经社 陈畅

        编辑 / 杨洁

        8月2日 ,交友软件“陌陌App”突然宣布公司改名,法定名称从“MoMo Inc.”更改为“Hello Group Inc.” ,并于即日生效。

        在社交媒体上 ,无数一头雾水的网友震惊发问:“那哈啰出行(Hello Inc.)怎么办?”

        对于改名的原因,陌陌官方称,陌陌这个名字已经不能覆盖陌陌的现在整体业务(包含陌陌、探探、陌陌影业和音乐 、综艺等业务),所以有必要更改集团的名称 。

        值得注意的是,改名之前,陌陌营收增长已陷入疲态 ,在2020年出现营收 、净利润双降 。现在更名,多少会给外界一种陌陌想借此“改命”的感觉。

        陌陌马上十岁了。2011年 ,唐岩推出陌陌,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和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社交功能,迅速俘获大批年轻用户,用了三年时间,陌陌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月活用户达到近7000万 。上市首日,陌陌股价大涨26% ,35岁的唐岩当时身价超过8亿美金。

        但多年过去,陌陌已经老了。虽然公司业务线众多,但外界对它的印象却始终停留在“约炮神器”上,这也使它成为中概股最受争议的公司之一。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告诉AI财经社 ,改名是陌陌“早该做的事情” 。他认为,多年前开始做直播时 ,陌陌的业务就已经不再局限于陌生人社交 。且近几年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 ,用户实名制注册普遍施行的情况下,“陌生人”社交赛道也更像一个“伪命题”。在这种背景下 ,公司还保持“陌陌”这个名字显然已经不太合适。

        同时,如何抹掉“软色情”的标签,也是陌陌一直想做的事情。但是,改名后的陌陌就真的能和它赚钱的“灰色地带”告别吗 ?陌陌想要与过去“割席”,喊出一声“Hello”后,下一步怎么走它想好了吗?

        谁还在用陌陌?

        在陌陌的对外介绍里,它区别于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特色功能在于 ,用户可以根据LBS搜寻和定位身边的陌生人和群组 ,快捷地建立联系 ,节省沟通的距离成本。打个比方来讲,就是假设你住在一家酒店的301号房间里,那么你可以通过陌陌搜索到隔壁302房间的人并开启亲密聊天。

        聊天对象不是远在天边的人 ,而是近在咫尺 。这一点无疑对荷尔蒙旺盛、渴望认识异性的年轻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陌陌在2011年问世三个月后,其ioses版用户就突破了30万;随后 ,它“约炮神器”的声名就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传开。到了2012年,陌陌的安卓和ioses版总用户突破1000万 ;同年陌陌完成了B轮融资,估值约1亿美元 。

        在陌陌创立的初期,腾讯的微信还羽翼未丰,移动互联网正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无数新用户被陌陌主打的“陌生人社交”的新鲜感所吸引,并为其带来的巨大的流量红利 。

        2014年,成立仅三年的陌陌在纳斯达克上市,月度活跃用户已接近7000万;2018年,陌陌的月活用户达到1.133亿,突破1亿大关,公司市值也突破百亿美金。

        但陌陌创始人唐岩估计也没想到,在2018年之后 ,陌陌的用户增长就呈现止步态势。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陌陌的月活用户分别为1.145亿 、1.138亿 、1.153亿,2020年同比增长率甚至一度为负值。

        不仅如此,自2018年一季度以来,陌陌收入增速连续10个季度下降。

        陌陌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些。2018年,唐岩及时出手用超过7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另外一家陌生人交友软件探探 。收购探探时,陌陌账上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等一共也不过9亿美元,高价收购探探足以称得上是大手笔。

        社交、直播业务放缓,陌陌更名“Hello”,就能撕下约炮神器标签?

        图源 :视觉中国

        但陌陌作为陌生人社交,已经步入了“中年危机”。在社交平台上,有用户开玩笑地吐槽说:“在陌陌上找到的都是老阿姨。”它急需新鲜血液的补入。

        收购前 ,探探的月活跃用户已超过2000万人。根据一份当年东兴证券发布的研报 ,探探女性用户占比60%左右 ,约75%为90后 ;而陌陌则男性用户占比超过70%,年龄普遍在30-40岁之间。两者合并后,也可在流量上形成互补 。

        当时唐岩还曾表示,“通过此次收购我们的产品线将得到进一步丰富” 。言下之意,陌陌通过收购将更强化其在陌生人社交领域的领头位置,并且通过探探主打社交 ,陌陌可以腾出手在更多产品上进行探索。收购探探消息传出后,陌陌当日股价上涨了17%。

        从营收上来看 ,探探不负期望,刚“进门”就为陌陌的业绩增长作出了贡献 。2018年第二季度 ,陌陌收购探探后拿出的第一份财报显示,陌陌增值业务营收同比增长高达124%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探探6月份的数据合并进了报表;截至该季度,陌陌平台增值服务付费用户数为530万,而探探6月付费用户数310万,二者加起来840万 ,其中探探贡献了近40% 。在收购探探之后的两年时间里 ,陌陌的增值服务收入持续保持了3位数的增长。

        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探探对于陌陌整体月活用户的增长贡献并不大 。在收购探探前,连续三个季度陌陌月活同比增速均在22%,但收购后月活同比增速并未提高,反而持续放缓 。

        探探的付费用户和增值服务超常增长,是以活跃用户的下降作为代价的 。在其用户的反馈中,垃圾用户和信息的不断增加极大地伤害了使用体验。2019年4月 ,探探还曾因“涉嫌传播淫秽色情等违法违规信息”被部分应用商店下架,这直接导致陌陌当日股价大跌超过11% 。

        探探之于陌陌 ,是一针“短效强心剂”。但在陌生人社交上,陌陌已经“老矣”。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曾对AI财经社分析称 ,艾媒咨询在抽样调查中发现 ,超90%的受访者手机内并未安装陌陌App,但从应用市场数据观察,陌陌App的下载数据却是非常高的,“这种现象通常说明用户只在使用时安装,不使用时会迅速卸载,下次再重新安装。”

        因此他认为 ,“无论是陌陌还是探探,擦边球在初期会起到刺激作用,但长此以往,在商业模式上恐怕不健康。”

        到了2020年 ,陌陌净营收达到150.24亿元 ,同比下降11.7%;净利润为21.04亿元,同比下滑29.2%。2020年11月 ,陌陌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力正式接替唐岩担任CEO ,唐岩则继续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

        陌陌“变味”,撕不下的“情色”标签

        除收购探探之外,陌陌也急于向资本市场讲一个“陌生人社交”之外的故事 。

        陌陌在上市前就曾试图通过广告变现失败 。之后,它又组建团队加大对自研游戏的投入 ,相继推出了《陌陌泡泡兔》、《陌陌劲舞团》、《陌陌争霸》、《陌陌捕鱼》 、《数码宝贝:相遇》等手游,在上市前,该业务占其总收入的比重一度高达32% 。

        但到了2019年第二季度 ,陌陌移动游戏业务的营收就下跌到仅为2320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仅为0.5% 。

        直播风口挽救了陌陌的营收。2016年 ,“千播大战”兴起,以斗鱼、虎牙为首,数以千计的直播平台涌现 ,带动产生了千亿元级的消费市场。陌陌也急忙转型直播业务,直播迅速替代了增值服务 ,成为陌陌的营收大头,2016-2019年,直播业务占陌陌营收的比例分别为79%、85% 、77%、73%。

        陌陌逐渐“变味” 。它从原来的社交平台,变得越来越偏向直播平台属性,但在直播行业头部平台的挤压下,陌陌因何能够从中分一杯羹?这其中,包含着陌陌的“秘密”。

        在2015年,陌陌就因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被处以6万元罚款,陌陌当时表示对处罚非常重视,全面整改,关闭了带有淫秽色情信息的群组。

        但对于陌陌的直播业务而言,它走的也是相似的套路——主打“性感美女”秀场,盈利主要靠观众打赏。

        陌陌游走于这块“灰色”地带 ,这也给它带来了持续盈利。但同时,这也给陌陌带来了难以摘下的“情色”标签 ,以及监管风险 。

        有网友在体验过多个直播平台后总结称:“陌陌里部分女主播穿着暴露,影响很不好。且现在各个直播平台都不再允许搭讪,唯独陌陌直播平台还允许 ,向平台举报也没有用。”

        2017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部署“净网2017”严打行动 。有网友爆料称 ,陌陌等直播平台仍充斥诸多涉黄内容,秀腿、抖胸 、跳艳舞等低俗动作是女主播的常态;还有女主播在个人简介里明确注明三围数字 ,甚至当观众为其刷够足够“星光”时还可以表演换衣服 。

        从2016年至2020年 ,陌陌直播平台多次遭受“涉黄”处罚 ,一批主播被永久封禁。陌陌对此多次回应称要整改 ,却也未见多大改善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曾对陌陌、斗鱼直播 、花椒直播、虎牙直播等15家直播平台的举报反馈做调查,其中显示,陌陌在用户举报信息成功提交后 ,会提示平台“将在2小时内进行处理”,但用户一直收不到进一步的反馈 。

        在2020年 ,有媒体曝光有用户在陌陌上“明码标价”招嫖,引起了社会热议 ,一度将陌陌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

        社交、直播业务放缓,陌陌更名“Hello”,就能撕下约炮神器标签?

        图源:陌陌直播截图

        “2020年对于我们是艰难的一年。”陌陌CEO王力在年度财报中承认 。这一年,陌陌营收出现上市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更致命的是,作为营收主力的直播业务占比下降至64%。

        监管趋严,大浪淘沙出来的直播平台生存艰难,这对于靠“土豪”打赏的秀场直播平台来说冲击尤其巨大。广电总局对用户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赏金额都进行了限制,且规定未成年人不能打赏。这些规定无疑也都令陌陌直播收入骤减。

        2021年陌陌一季报显示,第一季度公司营收为 34.706 亿元 ,与去年相比同比下滑了3.4% ;一季度净利润为 4.617 亿元,与去年相比同比下滑15%;直播服务营收19.62亿元 ,同比下滑15.9%至56.53%。

        显然,靠直播续命的陌陌急需寻求新的增长点。

        更名背后,迷茫的陌陌

        陌陌更名之前 ,已经试图向泛娱乐、泛社交方面拓展边界。

        陌陌至今为止推出的覆盖各场景的App层出不穷 。其中包括相机社交App“对眼”、摄影匹配软件“MEET” 、高清短视频拍摄应用“哈你”、仿妆App“芒西”、颜探社区产品“哇偶”、专注熟人社交的“咔咔”、新一代在线交友App“陌多多” 、扫脸换脸应用“是他” 、AI换脸软件“ZAO”、连接真朋友的“Cue”、声音交友软件“赫兹”等,不下十余款。

        其中只有ZAO曾经红极一时。2019年8月30日,视频变脸软件ZAO横空出世,它以AI换脸为主打功能,用户只需上传一张正脸照,就能通过非常逼真地出演经典影视作品片段 ,不费吹灰之力化身明星偶像,这种感觉不要太爽。

        社交、直播业务放缓,陌陌更名“Hello”,就能撕下约炮神器标签?

        图源:手机应用商店“ZAO”应用截图

        一时间 ,朋友圈被ZAO刷屏 ,应用短暂冲进苹果商店免费总榜单、免费应用、免费娱乐各榜单第一名 。

        事后据了解,该产品正是由陌陌的王力团队孵化。但“不幸”的是 ,ZAO只火了三天,其分享链接就因“网页存在安全风险 ,被多人投诉”而被微信禁止访问 。针对ZAO的AI换脸带来的用户隐私协议不规范 、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等问题,陌陌也被相关部门约谈。

        收购探探之后,陌陌和探探还曾有过进军婚恋市场的计划,推出了对对、牵手恋爱两个主打婚恋交友的业务,但如今已没了声音。2021年6月,陌陌还参股成立餐饮公司迷吃吃,引发了外界关于“陌陌要跨界餐饮业”的猜测 。

        最新消息还显示,陌陌将于近期推出一款年轻人分享社区的产品“树莓”APP。据悉,从产品图片上看,树莓类似于小红书,用户可以在上面创作笔记,与同城用户互动分享 。对此 ,AI财经社询问陌陌方面,未获正面回应。

        丁道师认为 ,不仅是陌陌 ,像映客、一下科技等老牌社交企业都在进行多元化改变,推出新型社交产品 。但是,社交行业虽然门槛低,想要做好却难度很大 ,腾讯发展至今都只有微信和QQ两款社交拳头产品 ,这是最好的证明。

        陌陌改名为“Hello”集团,或许也是为了概括一下其转型的新业务的大致范围:从各种新产品来看,陌陌持续围绕着年轻人爱玩 、爱冲动性消费的特点在做文章。

        但一个笼统的“Hello” ,或许也是因为陌陌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段故事在哪里 。

        业内有猜测认为,陌陌也想通过更名重塑品牌形象,撕下“情色”的标签。但如今在搜索引擎上搜索陌陌,出现最多的信息还是网友们自述在陌陌上陷入“色情骗局”的经历。

        要和过去“道别”,陌陌还需要先找到未来的落点 。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 、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