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万亿”软件 ,南京爬坡引擎(南京爬坡大学是什么大学)

        如果说产业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那么南京产业的灵魂则在软件

        11月23日—25日,被誉为国内软件行业的“风向标”——2022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举办。这次“风向”很明确,即以加强数字中国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与软博会一同奔跑十八载,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迎来跨越式发展。从2000年起步时产业规模仅数十亿元,到十年后跃居全省第一 、全国第四 ,荣膺首座“中国软件名城” ;2021年,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进入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并提出用四年打造“万亿”产业集群,为南京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

        全力向“万亿”级软件挺进,加快建成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名城 ,在以加强数字中国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大背景下,南京的努力别具意义 。

        “万亿”软件,南京爬坡引擎(南京爬坡大学是什么大学)

        亿嘉和消防灭火机器人

        “万亿”软件,南京爬坡引擎(南京爬坡大学是什么大学)

        阿凡达科技“i宝”人工智能机器人

        “国家队”展露硬核实力

        南京软件业一路高歌猛进。2018年软件业务收入超过4596亿元 ,2019年增至5147亿元,2020年达到5962亿元 ,2021年增长到6878亿元。在疫情多点频发持续影响 、国际局势复杂演变大背景下 ,软件业务收入实现“一年一个台阶”。

        12年前,南京获评首个“中国软件名城”时,比的多是量的大小;而如今,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跻身“国家队”,拼的还有质的高低。

        集聚体现实力 。全市现有3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园区,重点涉软企业4400家 ,涉软从业人数达85万人。2022年以来,南京承压前行、循链而上,先后招引荣耀软件研发总部、中国移动集团设计院江苏总部、深圳豪威集团华东总部等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大项目 。

        为什么南京会被倚重 ?继投资超百亿元的惠普DXC南京软件质量总部基地落户浦口高新区之后,2022年5月,惠普系第二子 、世界财富500强——慧与(中国)有限公司也追随而来。企业负责人说 :“因为这里有供应商 、有客户,有强大的软件产业‘朋友圈’。总部基地落地一年多来,扩张速度超乎想象,已拥有高端软件开发人才近千人。”数据显示,2021年,浦口高新区规上软件信息服务业完成营收17.48亿元 ,同比增长32.9%。

        “搞软件到南京”,业界这句行话源于南京的“软环境”。依托中国软件名城的先发优势和品牌效应  ,南京率先在全国开启中国软件名城建设提质升级行动,打通政策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推动校地融合、产业链培育 、金融赋能、人才集聚,构建软件产业协同创新集群生态。

        具体至每个区域板块,都在因地制宜完善软件产业生态。江北新区上线智能化政策匹配与精准推荐服务平台,秦淮区成立数字商务等五大数字经济产业联盟,江苏软件园启动腾笼换凤、企业陪伴计划,中国(南京)软件谷开办“谷雨双创学院” 、举办1024程序员节……一个个精细化 、个性化的服务品牌,陪伴软件企业一路成长 。

        坐落于软件大道核心区的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从为华为提供高端软件外包起步,后在以软件谷为核心的双创示范基地帮助下,抓牢国产化基础软硬件产品主线。十年一剑,企业员工数量从两三千人发展到1.3万人 ,营业额增长11倍多,利税增长8倍多。最近 ,润和软件获颁“鸿蒙使能贡献奖”,还发布了国内首个基于国产芯片指令集及架构和国产操作系统的全国产化教学整体解决方案 。

        在工信部2021年公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中 ,江苏10家企业入围 ,南京占了8席,润和是其中之一;再看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百强,南京3家企业上榜;还有23家企业获评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在这座软件名城,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正在“第一方阵”崭露头角。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之魂 ,这是一条长坡厚雪的“黄金赛道”。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 ,构建“2 2 2 X”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优势产业。《南京市推进软件名城提质升级 打造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规模突破1万亿元 ,涉软从业人员超110万人 ,涉软企业总数超过6万家 ,形成中国软件名城提质升级全国示范。

        工业软件发展正当时

        江南电缆集团技术中心原计划加班两周完成1800多笔订单解析  ,借助金思维CAPP系统,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江苏国信集团基于朗坤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全国首个能源互联网平台 ,每天能产生60亿条大数据 ,2699张完整重现电厂的实时画面 ;用上维拓科技全面质量管理系统等解决方案后,从事管道阀门生产的企业产品不良率降低10% ,产品市占率跃居国内前三……以工业软件为代表的行业新业态,正成为南京寻找新支点撬动“万亿”目标的最佳“试炼场”  。

        工业软件是软件产业的“明珠”,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是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面对国内新兴工业化的新形势 ,自主创新工业软件发展任重道远。作为国家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 ,南京有着庞大的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近年来工业软件发展基础较好,2021年实现工业软件产品收入188.6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一 。南京充分认识到这一现实,《行动计划》明确实施路径——突破关键基础软件 、高端工业软件。

        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既是工业软件的使用者,也是工业软件的设计者 。铁区自建的一体化中心采用超远距离集控技术 ,让480人远离重大危险区域,年降本超3亿元;旗下金恒科技自主推进的“智慧大脑”,通过“数字孪生 实时数据”智能信息系统关联覆盖 ,实现几公里外的生产现场、几百公里外的物料运输、几千公里外的用户订单、几万公里外的矿石原料,一目了然、一键调度,投用后产品成材率提升0.5%,综合能耗降低2% 。在下游需求低迷 、钢铁行业经营形势严峻的当下 ,南钢在软博会上高调披露——“今年预计盈利30亿元 !”

        随着软件和信息技术融入 ,网络攻击技术变得更加隐蔽和快速 。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做的事,就是为工业企业转型拉起“防护网” 。帮企业建立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体系,识别敏感数据和重要数据,制定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策略……“工厂明明停工了,电费为何居高不下?”企业党委副书记孙浩说 ,2022年6月 ,中新赛克帮助常州一家智能工厂及时发现并处理了一起核心数据库“勒索”病毒事件,为企业避免了数千万元经济损失 。创新快一拍,竞争胜一筹。基于“星河云”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安全公共服务平台 ,已为连云港、常州等十多个城市3000多家企业提供安全服务。

        当前,南京在工业软件领域业绩斐然,但在解决制造业关键问题攻关上,还需加大力度投入。国产工业软件前进之路,挑战的不仅是工业软件产品本身,还要对用户场景进行深刻打磨,才能让工业软件从可用到好用。

        南京多个板块已经有所动作 。2022年8月,江宁开发区率先举办工业软件供需对接会 ,吸引全市16家制造业重点企业、18家工业软件产业链重点企业参加,还明确,“当年购买园区企业工业软件 ,实际发生金额200万元以上企业 ,按照发票额5% ,最高奖励50万元。”软博会上,软件谷30余家工业软件生态链企业发起成立工业软件产业联盟。南京国睿信维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鸿亮说,将把规模较小 、领域不一的各成员单位“聚拢合力”,在技术攻关和市场开拓上互助互济 。

        经过数十年摸索,国产工业软件从“追随”巨人的脚步,逐渐走向行业的“引领” 。聚焦关键工业控制软件等重点方向 ,南京最新发布支持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十余项政策措施,将探索成立工业软件供应链协同创新联盟,推动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机制和产业生态环境。

        中国工业软件发展大会首次落户南京,组委会即在大会上宣布:将连续三年在宁举办 。

        数字经济箭在弦上

        经萌芽起步、试点探索,“数字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建设“数字经济强省”。

        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加快建成数字经济高地”。由软件产业向数字经济“进化” ,是大势所向、大局所需,更是软件名城立足实际、面向未来的新一轮战略选择 。

        软件是数字经济的“底座”,“底座”坚实才能根深叶茂。近年来,南京在项目投入、产业升级上持续发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层次持续攀高。其中,通信软件及运维服务、云计算大数据及信息安全、互联网、人工智能及智能终端等产业集群的先发优势,在数字化浪潮中必将更加凸显。

        踏上新的赛道,南京继续“策源”,保持“引领”之势。发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成为重点突破口。一方面,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正面临产业技术变革 、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大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 ,南京软件产业规模大  、创新生态好、人才集聚度高 ,便于集中力量解决关键软件的“卡脖子”问题。

        在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强链工作专班指导下 ,南京市支持江北新区打造一站式信创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软件谷建设省级信创先导区,支持龙芯中科等信创企业会同本地高校建设信创实验室……产业链条拉长变粗,项目质效不断提升 。江苏航天七零六上线“全国产化高速公路信创收费平台”;诚迈科技推出面向下一代汽车的智能座舱软件平台 。一批怀揣国产梦想的数字经济企业,正在南京信创圈“聚木成林”。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南京不但瞄准高端方向,还要开拓未来产业 。

        “蒙娜丽莎眨眼了,她在对我笑!”南京国际博览中心4号展馆 ,戴着VR设备的文奕涵 ,突然被“眼”前的画作惊艳到,条件反射地摇晃了下手柄,差点与蒙娜丽莎来了个“亲密接触” 。这是南京艾迪亚动漫艺术有限公司构建的“元宇宙画廊”,通过虚拟现实 、三维建模、物理材质、数字动画、游戏引擎等技术 ,把观展人直接带入了多幅世界名画之中。

        元宇宙 ,是南京新确定的未来产业六大细分赛道之一。本届软博会上,市工信局创新产品推广办对《南京市加快培育新赛道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进行解读。计划提出 ,到2025年,全市未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5%左右。在元宇宙领域 ,要在重点关键技术中布局重大科技专项,争取率先应用和产业化转化 ,在工业制造 、文旅、教育等领域打造元宇宙场景应用。会上 ,南京元宇宙产业协会揭牌,将联合全市元宇宙相关企业,共同“走”进元宇宙世界。

        软件驱动城市加“数”前进

        “您好,您的车辆来自重点地区 ,请配合防疫查验 。”日前,在沪宁高速南京站出口 ,一辆外省牌照货车被收费站工作人员拦下。

        江苏高速路网车流密集,疫情防控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实现科学精准快速查验,南京在全国率先上线“重点地区车辆预警系统”,运用车辆识别 、图像识别和大数据AI识别技术,自动捕捉高速入口车辆信息 。当检测到车辆归属或14天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查验人员会在小程序实时收到预警信息 ,ETC通行道口则不会抬杆。系统上线以来,已准确报警中高风险地区来车40多万辆。

        三年疫情反复 ,防疫成为检验数字化转型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效的重要场景。当前,南京建设典范城市、韧性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又为软件产业 、数字经济打开了新的应用空间。

        “上个月,在鼓楼区经典家园小区里,一名惯偷还没下手就‘落网’了。”中国电信“智慧社区”业务工作人员介绍,天翼云深挖5G、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等技术 ,在全市700多个小区构建智慧安防场景 。透过高清探头 、停车地磁、环境感知系统等,物业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看”到可疑人员、高空抛物、车辆违停等乱象 ,这为小区居民带来稳稳的安全感 。

        “十四五”期间,南京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 、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 。在学习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先进经验基础上,南京实施“整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南京城市数字化治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取得明显成效 ,城市治理智能化应用形成示范,基本构建国内有影响力的城市数字化治理中心 。

        数字化 ,正深刻嵌入城市治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催生出新的经济业态和应用场景 。两年来,仙途智能、大块头智驾等智慧交通企业先后落地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全岛75个路口、49.5公里道路完成智能网联化改造,5G-V2X车联网全覆盖,成为南京覆盖范围最大、道路里程最长、自动驾驶车辆最多 、示范应用场景最丰富的智能网联先行区。11月19日 ,8辆L4级自动驾驶小巴和8辆全新34座新能源电车发车行驶岛上 ,“聪明的车” “智慧的路”共同为“岛民”和游客提供安全的“未来”出行体验。

        在江北新区,一间“元宇宙银行”呼之欲出。打破时空限制,江苏瑞银科技有限公司将线下银行搬进元宇宙,客户能身临其境办理线上业务,还能像玩游戏一样打卡积分 、兑换礼品。企业技术负责人冯华说,预计半年内上线 ,必须到线下办理的业务也可在元宇宙银行里取号预约。

        从“生涩”到“生动” ,软件重塑了城市的产业,也在改变着这座城市的气质。

        来源:新华日报

        拟稿:张军 ,审核:钱妍妍,发布 :张军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