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潮南区大宅村党总支部 – 搭建党群干群“连心桥”(潮南区大宅村建公寓)

        来源 :汕头日报(本报记者 王开颖 )

        今年6月5日上午9时多 ,潮南区峡山街道大宅村一名网格员巡查经过村里学校路时,发现路边一根路灯杆被过往车辆撞击后摇摇欲坠 ,立即用手机拍下照片发到网格微信群中。网格长接报后迅速赶往现场处置,先组织人力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防止灯杆倒下伤及过往村民和学生 ,随后设法联系吊车来到现场,将损坏的灯杆吊走 。

        大宅村现有93名党员,村‘两委’干部5名 。我们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建立了‘村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中心户—联系户’的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开展服务群众、加强基层治理的工作。”大宅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坚宏告诉记者,他们将全村划分为3个大网格、9个小网格,由党总支部书记担任一级网格长 ,党支部书记担任二级网格长,党支部委员或党小组长、骨干党员 、业务骨干担任三级网格长,每个网格均建立了微信群,使用手机的村民绝大部分已入群 ,做到信息及时互通,同时整合各方资源,组建了一支186人的网格志愿服务队,将日常工作责任落实到网格中 ,共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村级组织运转更加顺畅高效。网格员真正承担起了解民意、采集信息 、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基础性工作 ,实现与群众的“无缝对接”,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 。

        现在的大宅村,是大名鼎鼎的“全国文明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古村落”,成为远近有名的“高颜值”美丽乡村。而以前的大宅则完全是另一番情景 ,这里地势低洼且位于当地溪河下游 ,上游及周边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汇集,导致大溪淤积严重、水体黑臭,村里逢雨必浸。村党组织坚持从群众最关切 、反映最强烈的大溪整治开始破题,从2011年开始,村干部多方收集村民关于溪河整治的意见建议 ,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将上游的污染企业取缔关闭 ,同时通过发动乡贤捐资等形式 ,多方筹集资金500多万元 ,花了8个月时间对辖区内的溪河开展清淤浚深、筑砌石篱等综合大整治,让大宅大溪的面貌焕然一新,内涝现象也大为减轻 。

        一炮打响,村党组织在村民们心目中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从人居环境改善中受益的村民切实感受到村里的党员干部是靠得住、办实事的。村党组织一鼓作气,继续发力凝聚内外乡贤、社会各方的力量,筹资建广场、扩村道、改老厕 、种花木 、修学校……连年来,大宅村的村容村貌在规划建设中不断变靓,乡风文明程度也“水涨船高”,“文明村”实至名归。

        大宅村党组织突出“党建强村” ,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 、支部为基本单位,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党员教育的基本内容 ,长期坚持形成常态 ,同时将“三会一课”制度融入村日常工作 ,让党员通过“三会一课”了解村级事务 、参与村务管理,激发了组织生活的活力。该村还通过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让村民共同讨论村里重大事项,实现了重大决策群众参与 、权力运作群众监督、工作好坏群众评说,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

        大宅村现有纺织 、制衣、电商 、饮食等各类企业、个体户近100家,种养业则以甲鱼养殖和水稻种植为主。近年来 ,该村强化服务意识 ,先后筹资1400万元建设升级党群服务中心 、综合市场、公交车站、医疗卫生服务站、公共服务站等公共设施 ,拆除违法建筑 ,建设四通八达的村道网络,完善村视频监控网络 ,修筑沟渠 、疏通水道、拓宽机耕路,鼓励引导规模化种养,积极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助力“产业兴村” 。

        已有近40年党龄的村委会原副主任郑应杰,虽已退休多年 ,但退休不褪色,一直热心向村“两委”反映群众呼声并提出意见建议。他对记者表示:“这几年大宅村的面貌变化非常大,水质变清了 ,道路好走了,绿化美化和文体活动也做得很好。村民们说话向来简单朴实,就是一句‘现在跟以前大不一样’,我想这是对干部作风转变和村容村貌改观的最好肯定!”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