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1、国有企业如何高标准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对标行业一流企业管理提升行动方案)

        简介:作者曾服务众多千亿国企和上市公司,具有十余年国资国企改革管理咨询经验,擅长公司战略 、集团管控 、薪酬绩效等咨询服务模块,旨在为读者解读国资国企政策,剖析行业发展趋势,分享管理咨询心得 。

        本文主要分享国有企业如何高标准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通过近几年的客户交流与认真研究,认为一流企业对标时要注重三点,一是讲政治,深刻领会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重要意义;二是讲规律,准确把握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本质关键 ;三是讲质量,高标准推动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取得实效。因篇幅原因,本篇仅讲述第一点,后两点内容随后更新(头条号 :国资国企改革前沿)

        我们知道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主要任务是: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要求 ,对国有企业的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进行动员部署,确保各项工作起好步、开好头 ,为“十四五”后三年的工作奠定基础。国有企业要认真学习贯彻,结合实际组织好 、策划好、落实好。在当前形势下,各地国资委都在组织中央企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十分必要,正当其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中的第一点。讲政治 ,深刻领会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重要意义 。

        (一)开展管理提升行动 ,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作为国有企业 ,“讲政治、走正路”是最起码的底线要求 。这次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是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发展和管理的高度重视。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发展取得成就高度肯定 ,并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关系到公有制主体地位,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总书记的论断,确定了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党中央对国有企业的高度重视,反映出党中央对国有企业的殷切期盼。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 ,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物资保障、疫苗研发等方面展现了责任担当和作战能力,更是充分印证了总书记的论断。

        十九届四中全会 ,党中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是应有的要义 。2019年底,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国有企业“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反映出国有企业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会议明确要求在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大力推进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现代化。

        梳理一下脉络,大家就更容易理解,开展管理提升行动,不仅是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更是筑牢党的执政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是体现国有企业地位和作用的路径和举措,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国有企业的政治任务。

        国有企业要坚守讲政治底线,始终与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 ,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展现国企的责任担当,将管理提升行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

        (二)开展管理提升行动,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一流企业的关键行动 。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这是国有企业的使命和责任!深化改革的目的,就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国有企业承担着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引领产业发展,探索转型升级路径的责任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国有企业改革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第一 ,要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二,要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第三,要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所以大家能看到,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等在内的“1 N”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措施,都是围绕着国有资产如何保值增值、国有经济如何提升竞争力、国有资本如何放大功能 。

        今年,世界500强的企业中 ,中国企业的数量超过美国,是规模指标超过了,经济效益指标还差得很远 。我们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还需要调整,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也要提升。通过开展管理提升行动,推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就是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 ,从而促进我们国家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所以说,管理提升活动是深化国企改革,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的关键行动。希望大家能从这方面加深认识和理解。

        说到改革 ,不能简单地把改革理解为划拨资产 、重组机构,要真正改革体制机制。2001年,国家经贸委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经贸企改〔2001〕230号) ,推动三项制度改革 ,最基本的几点是什么呢?一是调整企业的组织架构,进一步市场化 。二是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 。三是实现管理人员的市场化选聘。四是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评。五是依据考评的结果进行奖励和处罚。六是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19年过去了,我们是否做到了能上能下、能高能低 、能进能出 、奖励到位、处罚到位?这些需要我们去思考。下一步,国有企业要强抓战略落地,不要一出问题,就要调整战略或者组织架构  。抓好改革 ,要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来研究怎么改革 。抓好管理提升,要围绕实现战略目标设计在哪里提升,怎么提升,从抓落实做起。要认真的思考如何使战略落地 ,做到有目标 、有落实。

        (三)开展管理提升行动,是应对外部复杂严峻形势,全面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重要抓手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今年以来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 ,经济全球化遭遇重大阻碍 ,国际市场需求持续萎靡 ,美国、欧盟 、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经济下滑明显。同时,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中美之间大国博弈持续升级。面对不利的形势,一是不能被吓破胆,要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企业的精神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二是要进入带疫复工的常态化阶段 ,这很重要;三是关键时候看能力 ,看水平,要发挥战斗力,特别是各级班子的战斗力 。

        大家要深刻认识总书记讲的“化危为机,危中有机”。形势变化并不可怕 ,只要认清形势、大势,顺势而为,就大有可为。中国就是世界疫情防范的典范。从世界范围来看 ,2020年前8个月 ,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方面,唯独中国一枝独秀 。中国企业也要继承和体现中国力量 。

        这次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损失是灾难性 。大部分中小企业可能倒闭 ,很多大企业由于机构臃肿、反应迟缓、瞻前顾后也可能要出现发展滑坡。哪些企业能走在前面呢 ?我认为,勤奋者 、拼搏者 、能抓住机遇者 、现金流好的、负债率好的、健康的企业肯定能走在前面。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重组。拿建筑业来说,许多西方国家 、发达国家因为抗疫不利,这些国家大型承包商的内部管理、市场开拓、日常经营都不正常 。这时候 ,我们有祖国做后盾 ,有中国成功防疫经验做后盾 ,我们要抢抓市场 ,抢抓发展机遇,补上市场短板,研究国际供应链和产业链形势 ,重塑建筑业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价值。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打瞌睡 、不能松气 ,这是我们的机会。

        (四)开展管理提升行动 ,是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是“十四五”中期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发展十分重要。去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时度势、精准研判,果断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发挥内需潜力 ,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

        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在“国内大循环 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中要扮演什么角色?我们的主业领域有哪些 ?发挥什么作用?如何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如何解决?如何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与国家、社会的融合发展 ?

        这些都要在“十四五”期间去设计 、谋划和实践,更需要高质量的管理来保驾护航 。开展管理提升行动,是必经之路 。集团上下必须把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快转变管理方式 ,促进转型升级,使国有企业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国有企业打造为管理型、科技型的高质量发展标杆企业 。

        (未完待续,请看下篇)

        关注我,为您提供更多城投资讯(头条号  :国资国企改革前沿)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