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基层党建能不能更加“智能化”-(党建工作智能化)

        基层党建能不能更加“智能化”-(党建工作智能化)

        本版照片为海曙区智慧党建中心。(照片由海曙区委组织部提供)

        基层党建能不能更加“智能化”-(党建工作智能化)基层党建能不能更加“智能化”-(党建工作智能化)

        记者 黄合 通讯员 陈声扬

        海曙区委报道组 孙勇

        1988年出生的李菲是一名街道专职党务工作者 。虽说她的工作在其他小伙伴看来又红又专很“务虚”,但李菲本人觉得,无论是党员管理的精细化还是支部党务的规范化,基层党建都越来越“务实”。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需要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让基层党建工作同样能够更‘聪明’更‘智能’ 。”李菲说 。眼下,海曙区正在全面推行的智慧党建模式,或许能给她一个乐观的答案。

        一对一留痕建档,党员表现可视化

        “没想到 ,我这个老太婆的总积分竟然排在了第一位。”家住海曙苍水社区的余曼莉今年已经70岁了,党龄32年,在上个月公布的全区“锋领指数”榜单上,余曼莉凭借遥遥领先的志愿服务积分,排列榜首 。

        一周7天时间 ,余曼莉至少有3天“雷打不动”奔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白天到附近的医院做导医,傍晚协助垃圾分类桶边督导,晚上做平安志愿者参与巡夜……“187.5”的年度总分,每一分都是她的日常付出 。

        “过去 ,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也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好,最多体现在年底的党员述职报告上 ;现在,这些情况统统纳入日常管理,在智慧党建平台上进行留痕,孰优孰劣 ,一目了然 。”海曙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 ,海曙区下辖167个建制村 、103个社区,现有基层党组织2654个,党员47411名。告别传统台账式 、粗放式的党员管理模式,海曙为每一名党员和每一个支部建立了“数字档案” ,让日常表现可视化、亮显化。

        按时参加党员大会 、支委会、党小组会 ,每次计1分;每月足额缴纳党费的,每次计1分 ;创建各类个人示范岗 ,每个计2分;利用业余时间、专业技能 、特殊资源等 ,为居民 、社区提供非营利 、无偿、公益、有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按服务时长加分……依托海曙智慧党建平台 ,每名党员都有一个专属的二维码,每参加一项活动都即时刷码记入“锋领指数” 。党内生活开展是否正常,履行职责是否到位,奉献社会是否积极 ,道德品质是否优良?几乎每一项大类的背后,都用积分留痕的方式记录党员轨迹,方便进行定量分析。

        “指挥棒”挥舞起来  ,一下子就给基层党员的日常表现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不少社区书记反馈 ,现在社区开展组织生活、志愿服务活动容易多了,因为几乎每个党员都开始积极关注 、参与,“开党员大会,即使有事耽搁了 ,大家还会主动打电话来请假、解释。”

        不仅能够让广大党员动起来、激励他们在8小时内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智慧党建系统可视化的党员表现,同样也给基层组织的党员管理带来了看得见的福音。

        海曙区委组织部曾作过调查 ,在过去传统党员管理过程中 ,会出现一些长期“游离”组织之外的党员,不交党费、不过组织生活 、不做党所分配工作。但囿于现代社会流动性比较大 ,基层党组织对于这些“三不党员”的管理常常感觉力不从心 ,甚至束手无策 。如今,通过一人一档留痕建档,党员的评价考核有了重要参考依据 ,可以严格按照组织程序予以处理,有效改变了以往民主评议主观臆断较多 、无据可依或者熟人社会抹不开面子之类的局面。

        一对一分析“诊疗”,支部运转更有力

        发展党员是不是程序到位,“三会一课”是不是正常开展,年底慰问党员是不是有序开展 ,不合格党员处置是不是依法依规?就像人体需要进行定期体检 ,基层党组织同样需要定期进行全面体检。

        在海曙 ,党支部的“党建诊疗”不再是“拍脑袋”或者“凭感觉”,而是依托智慧党建所建立的党建大数据监测指导中心的智慧大脑,每月5日左右定期向党员个体或支部发送“党员锋领指数报告”和“支部党建诊疗报告”,一对一打分进行“问诊” 。

        “你支部理论学习次数少于全区平均水平,必须多组织党员喜闻乐见、吸引力强的学习活动 ,加强学习坚定信念”“你支部民主协商议事开展还不够多,要坚持和健全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讨论决定机制”……10月初,海曙区某机关单位党支部收到了来自智慧党建系统的自动推送,里面不仅包含全体支部党员的分类积分情况和全区其他支部的积分比较情况,而且还分门别类地点出“短板”并开出“药方” 。

        针对理论学习次数不够的情况 ,该系统自动提醒所在支部的党务工作者,可以组织党员前往

        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推荐包含该区132名红色讲师、88堂特色党课和96部红色视频党课在内的海曙区“锋领汇”资料库予以使用 ,加强支部的党性锤炼。

        “精准诊疗的背后,依靠的是大量数据的积累和挖掘。”海曙党建大数据监测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海曙已打通“锋领e家”党建信息管理网、“锋领汇”公众服务号、“甬志愿”党员志愿服务APP等平台 ,积累产生管理信息8000多万条,涵盖了组织关系接转、“三会一课”、党组织星级考评 、书记攻坚项目等26项党支部细化指标和缴纳党费、过组织生活 、作用发挥、民主评议等33项党员个人细化指标。

        依托大数据系统,只要相关指标低于一定标准,按照不同程度就会有红黄双色预警“亮灯”。如组织生活连续2个月未开展 ,或者红灯党员人数在20%以上,会有红灯预警提醒,并实时推送给所在党组织负责人,提醒抓好整改。

        据悉,自2018年3月起 ,根据海量数据,智慧党建平台向海曙2600多个党组织和4.7万余名党员每月发布了5万余份报告单 ,对不达标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实施红黄灯预警提醒。亮灯比例呈逐月下降趋势,截至目前,亮灯不规范率分别下降了17%和20% 。

        同时,针对组织活动单一、载体不足等共性问题,海曙智慧党建系统已和与时代先锋网 、海曙新红图平台、党员志愿服务系统融合打通,共享各类学习和志愿服务资源。基层党支部可以线上预约下单,前往“海曙红图”初心教育基地进行主题党日活动 ;也可以在“甬·志愿”APP平台 ,报名志愿服务或者认领“微心愿”。

        “‘一切工作到支部 、支部工作汇总部’,这始终是我们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主线。只有把支部党建工作夯实了,把支部的问题解决了 ,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才能真正全面建强,真正发挥更好的作用。”海曙区委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说。

        一对一减轻负担,科技支撑增效率

        对于李菲来说,智慧党建系统的意义首先在于减轻负担。过去一到年底 ,考核、评估 、台账纷至沓来 ,分身乏术;2018年开始,依托智慧党建系统的数据积累,海曙取消了对年底基层党建书面台账的考核,这也让基层党务工作者松了一口气。

        “从过去重结果到现在重过程,在我看来,变化不仅仅体现在重复工作量的减少上,而且体现在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对日常党建基础工作的夯实上 。”李菲说 ,如今的党建考核评优更加“实打实”,基本上把水分拧干了。

        对此 ,海曙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深有同感。由于基层党建工作的程序相对繁杂 ,以往的支部党务台账资料难保存、重复劳动多 ,如今通过智慧党建系统为基层党支部党务流程设定统一规范,使得党务工作者能够按图索骥、定轨运转,工作更加规范,效率大幅提高。

        小孙是段塘街道太平鸟集团的一名年轻党员,工作一忙,上个月他忘记了缴纳党费:“幸亏系统自动发来微信提醒 ,告诉我已经亮起黄灯 ,必须予以重视,不然,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整改 ,个人评先评优还会受到影响!”

        对于这些两新党员来说 ,智慧党建平台的效用更为明显。参加主题党日 ,当场扫码,记录打卡 ;每到月底,手机支付 ,缴纳党费;工作调整,及时登记 ,组织关系及时转接……通过线上平台,那些曾经的“口袋党员”,也可以随时随地找到自己的“红色大本营”,不用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

        其实 ,不仅在海曙 ,2003年宁波就开始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党建工作,成为较早提出“智慧党建”的城市之一。从单机到联网 ,从局部到全域,从信息化到智慧化,基层党建的“智慧化”运行不断深入 。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流动党员向城市汇聚,党员自主性、流动性、分散性明显增强  ,诉求也日益多元化,亟须注入新的‘黏合剂’。”宁波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坦言,新时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需要新路径。

        他同时指出 ,深化智慧党建是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的必由之路。“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丰富、标准统一和管理便捷等优势 ,大幅扩大党组织的活动舞台和辐射范围,大幅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大幅加强基层落实‘从严’标准的实效性。”

        眼下,宁波正在进行全市范围的智慧党建系统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升级换代、更为简化高效的智慧党建系统 ,必将助推我市基层党建工作走向新的阶段。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