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坚持“十二字”方针“小银行”做好“大服务”(中国银行12字方针)

        导读:近年来 ,在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的支持下,在各级监管部门的领导下,沪农商系村镇银行坚持“十二字”方针(做稳、做实、做精、做专、做强、做美),积极发挥金融生力军作用,扛起普惠金融责任“大旗” ,用金融“活水”滋润着地方经济发展,用特色金融携手地方百姓共奔小康 ,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截至2021年6月末:沪农商系村镇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6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6亿元;历年累计分红4.8亿余元;储蓄客户100万户,发卡数91万张,个人电子银行26万户;单位客户近2万户 ,企业电子银行1.2万户;各项贷款累计投放1167亿元,户数9.4万户。其中农户贷款累计投放331亿元、6.2万户,小微贷款累计投放35亿元、2.1万户;截至2021年6月底,农户和小微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达到86% 。

        坚持“十二字”方针“小银行”做好“大服务”(中国银行12字方针)

        上海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管理部召开党员代表大会.

        第一章

        发展历程篇——栉风沐雨砥砺行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发展历程

        2009年,上海农商银行发起设立了上海首家村镇银行——上海崇明沪农商村镇银行;2012年,又批量发起设立了34家沪农商系村镇银行 。至此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达到35家,形成了“东中西有机结合,一南一北遥相呼应”的战略布局。上海农商银行也成为全国首家批量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金融机构 ,数量规模在同业中名列前茅。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发展十余年以来,从无到有,在探索中总结、在守正中创新 ,应对变化,不断改革。开业初期,以资本回报率为导向,快速推动业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营成果 。在此基础上,坚守战略、强化管理、提升质量 、稳健发展,及时通过坚守市场定位、完善内控制衡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强化主发起行支撑等措施 ,摸索出了一条良性发展道路。2019年以来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坚定转型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微小、“三农”客户的能力和水平,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赋能社会治理,建设“小而美小而优”的村镇银行 。

        据介绍 ,35家沪农商系村镇银行主要分布于:湖南省12家:长沙星沙 、宁乡、双峰、桂阳、衡阳县、临澧、慈利 、醴陵、澧县、永兴 、石门、涟源;山东省10家:济南长清 、济南槐荫、临清、茌平、阳谷、聊城、日照、东平 、宁阳、泰安 ;云南省10家:嵩明 、保山隆阳、临沧临翔 、建水 、蒙自 、开远、瑞丽 、昆明官渡、弥勒 、个旧 ;上海市1家:上海崇明;北京市1家:北京房山;深圳市1家:深圳光明。

        主发起行强化履职

        保障村镇银行健康发展

        作为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主动承担大股东职责,在尊重和维护村镇银行经营自主权的同时 ,建立健全并表管理体系,加强对村镇银行资本和风险的并表管理。上海农商银行成立了村镇银行管理部门,归口负责35家沪农商系村镇银行的投资管理和服务,通过资本补充、剥离不良贷款、结对帮扶 、外派干部、费用减免 、人才培训、审计监督 、金融科技支撑等方式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经过主发起行和村镇银行的携手努力,沪农商系村镇银行管控体系基本形成,发展道路逐渐清晰,业务规模逐步扩大,经营情况渐入佳境,内控管理逐渐规范,呈现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经营成果

        开业以来,沪农商系村镇银行多次获得地方政府 、监管部门、行业组织授予的各类奖项和荣誉,包括全国百强村镇银行 、全国支农支小优秀村镇银行、全国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优秀村镇银行、全国经营管理优胜村镇银行、全国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优秀村镇银行、全国村镇银行资产总额前50强等。其中云南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单家累计获奖40余项;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荣获全国村镇银行主发起银行优秀单位荣誉称号;村镇银行管理部主任仇忠亮获评全国村镇银行领军人物 。

        第二章

        党建引领篇——坚守阵地强核心

        如何加强党的领导与规范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关系 ?如何协调主发起行控股管理与村镇银行独立法人的关系 ?作为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不断与时俱进 、探索实践,就如何实现两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平衡,书写了“自己”的答卷。

        上海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党委领导 ,以党建为抓手,将党建与公司治理相融合 ,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定不移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有效解决了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管理越位与履职缺位问题。

        建立党组织垂直领导体制

        为村镇银行“保驾护航”

        上海农商银行在村镇银行筹建开业后,在总行设立村镇银行管理部负责村镇银行的归口管理,并着手党组织建设 ,设立了以党委为中心 、党总支为辅及党支部在基层的三层级“垂直拉条式”党建管理模式,即在村镇银行管理部设立党委 ,负责“把方向、管大局 、保落实”;在三省村镇银行管理部设立党总支负责协助党委相关工作 ;在35家沪农商系村镇银行设立基层党支部 ,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决策。由此实现了党组织的全覆盖,确保村镇银行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为村镇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将党建写入章程

        为村镇银行注入“红色基因”

        村镇银行管理部党委积极响应上级党委工作部署 ,把党建工作写入村镇银行公司章程 ,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统一起来 ,坚持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 ,在章程中专门单设“党组织机构”一章规定党建工作 。分别从党组织的设置 、地位和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和公司法人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和权责界限、党组织领导班子的设立 、党组织的工作职责权限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和阐述 。通过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 ,进一步推动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组织化 、制度化和具体化 ,建立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机制。

        落实党委会前置程序

        为村镇银行“引领方向”

        按照上级党委统一工作部署,村镇银行管理部党委结合村镇银行实际,依照党组织职能定位,明确了党组织研究讨论是决策“三重一大”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 ,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经党组织研究讨论后 ,再由经营层作出决定的相关要求 ,有效避免了“把党组织变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现象。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为村镇银行“选兵点将”

        面对转型发展需求和同业竞争态势,按照“管好战略 、管好风险、管好高管、做好服务、做好审计”的监管要求 ,村镇银行管理部党委严格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以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本地干部、年轻干部为导向,创新理念 、创新思路、创新模式 ;坚持“重实绩”的导向,注重“能力评价、贡献评价”,有效挤压和淘汰表现差、能力弱的干部,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干部有用武之地,更好地发挥激励与约束作用。

        第三章

        经营特色篇——普惠金融赋能社会治理

        十余年风雨兼程,沪农商系村镇银行践行初心 ,传承使命(“初心”是支农支小 ,“使命”是普惠金融)。从国际大都市上海出发,跋山涉水,来到热闹集市、走进偏远乡村 、迈进农家小院、奔赴田间地头,沪农商系村镇银行寻找到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村镇银行从诞生之初 ,天然具备政治属性、商业属性和社会属性。村镇银行就是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战略蓝图中的一个部分。

        身在这个新时代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肩负填补农村“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的重任 ,和主发起行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传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托自身的经营属地化、客户普惠化、服务专业化等优势,致力于社会资源的金融化整合、社会问题的金融化解决和社会需求的综合化服务,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基层社会共创社会治理新模式 。35家沪农商系村镇银行历经10余年的经营,践行5种赋能方式,包括自然赋能、经营下沉、服务嵌入 、功能输出和爱心捐赠等。

        自然赋能

        在日常经营管理 、业务开展中,沪农商系村镇银行积极发挥基础性的金融资源配置功能 。小微企业、“三农”客户一直是融资难的主体,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完全覆盖了这类主体,是对资本野蛮配置的调节和纠正,起到引导资本以及专业金融服务向特定主体、特定战略倾斜的作用,这个作用本身就是赋能社会治理的过程。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为己任,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通过倾斜信贷资源,不断加大支农支小信贷投放 ;通过打造一支能攻善战、乐于擅于服务小微三农的小微队伍,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质效;通过开发一批特色产品,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分区域 、分行业、分客户类型精准投放贷款,提高了这类客群对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截至2021年末,沪农商系村镇银行成立了微小团队80余支,人数近400名 ,平均年龄28岁,全部本地化;各项贷款累计投放1167亿元,户数9.4万户,户均贷款28万元。其中农户贷款累计投放331亿元、6.2万户,小微贷款累计投放35亿元、2.1万户。

        高效便捷 支农支小

        越来越多的农户、小微企业切身感受到沪农商系村镇银行所带来的优质 、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选择沪农商系村镇银行作为最坚实的合作伙伴。是因为沪农商系村镇银行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传播着历史悠久的“沪农商精神”,一款款具有兴农惠农、知农强农 、便农利农的金融产品 ,受到广大农户和小微企业的忠爱和青睐,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小微企业在沪农商系村镇银行的支持下 ,实现了稳健经营 、创新发展 。

        山东宁阳沪农商村镇银行

        引金融“活水”,润“三农沃土”

        宁阳县磁窑镇大磨庄村是泰安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宁阳县畜禽养殖核心区。该村拥有全县规模最大的鸡苗孵化场 、奶牛场 、现代化蛋鸡场 。大磨庄新燕养殖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宁阳鸡蛋”和“宁阳黄姜”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前些年  ,该村由于养殖产业基础薄弱,多数养殖户“作坊式”的养殖模式发展缓慢。在当地政府和村“两委”及农业合作社的支持下  ,攻克了土地、技术难题,但建新棚 、上设备 、扩规模的资金从何而来 ?了解到这一实际情况后 ,宁阳沪农商村镇银行立即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派客户经理积极跟进工作 ,早出晚归努力营销,与合作社 、养殖户打成一片,详细讲解村镇银行的惠农政策 、服务承诺、产品优势等,最终赢得了村委班子成员和广大养殖户们的认可,大磨庄村成为宁阳沪农商村镇银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试验田和标杆地。

        湖南醴陵沪农商村镇银行

        为小微企业送“及时雨”

        “开年打款备货相对于3 、4月旺季 ,每台空调的进货价格可以优惠50-200元,感谢沪农商系村镇银行给了我3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这笔‘及时雨’带来的可是真金白银的利润!”电器经销商兰老板感慨道,并对醴陵沪农商村镇银行及经办客户经理表示万分感谢。2022年1月 ,正值“春风起 ,百业兴”之时 ,醴陵沪农商村镇银行积极走出去,挨家挨户展开网格化宣传。在兰老板所经营的门店,客户经理了解到兰老板正在为筹集资金而困惑,在详细了解兰老板贷款需求 、经营情况等方面后 ,第三日便对兰老板发放了30万元的信用贷款。兰老板第一时间把钱转给了进货厂家 ,订购的货物陆续到货 。

        创新模式,振兴乡村

        作为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生力军 ,35家沪农商系村镇银行始终把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改革发展的根茎,深深地扎根在厚重的乡村振兴沃土之中,与乡村经济心手相印、共同成长。沪农商系村镇银行积极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居民生活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 、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 ,为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高度重视业务开展 ,在体制机制上为涉农金融服务保驾护航,创新推出各类产品和服务模式。目前,沪农商系村镇银行还在积极探索 ,通过主发起行在上海的优质对公客户资源,为村镇银行当地农业生态场景提供产业升级便利 ,积极打造村镇银行助力当地乡村振兴样板 。

        山东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

        批量授信助力特色养殖发展

        坚持“十二字”方针“小银行”做好“大服务”(中国银行12字方针)

        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微小一团深入阎楼镇胡马村助力狐狸养殖业发展

        近年来,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紧紧围绕战略定位 ,创新支农思维,全面融入乡镇社区,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获得大量“软信息”,大力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2019年下半年,全国皮毛市场交易低迷,价格持续下滑,恰逢临近狐狸繁育期 ,需支付大量饲料及防疫费用,养殖户流动资金紧张,又因难以提供授信必备材料而无法获得贷款支持 。作为阳谷县狐狸养殖领头人的王广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上了阳谷沪农商村镇银行。了解情况后,该行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组织专题会议,研究行业状况 ,迅速制定批量化授信方案,客户经理及时上门调查并收集材料,先后向辖内狐狸养殖户发放贷款40余笔 、金额600余万元,及时解决了辖内狐狸养殖户的资金需求。有了贷款支持 ,客户顺利渡过了困难期 ,待皮毛市场好转后,阳谷狐狸养殖圈的养殖户们纷纷高价把狐狸皮卖出去了,家庭收入都增加了不少 。

        湖南石门沪农商村镇银行

        贴心高效助力茶叶产业振兴

        坚持“十二字”方针“小银行”做好“大服务”(中国银行12字方针)

        石门沪农商村镇银行小微客户经理支持特色产业(茶业)

        石门县位于湘西极北之地,茶叶是县域两大支柱产业之一,位于南北镇的黑土岩村的大山深处,距石门沪农商村镇银行约有140公里。这两年,因疫情影响应收货款回笼不及时 ,正逢收购茶叶的旺季,茶叶加工企业林老板急需50万元流动资金。石门沪农商村镇银行客户经理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立即驱车踏上崎岖山区道路实地调查 。该客户从事茶叶加工多年,家庭净资产、加工茶叶的年利润等,均符合贷款条件 ,客户经理加班加点收资料,前后用时两天便将50万元贷款发放到位 。

        2021年 ,无论严寒或酷暑,石门沪农商村镇银行客户经理坚持对西北山区茶叶主产区进行走访,有时晚上9点还在前往茶叶企业的路上,累计走访茶叶加工及种植大户120户,共计发放茶叶贷款95户 、金额4150万元 。该行以高效便捷的服务赢得了农户、企业的信任与认可 ,助推当地茶叶产业迈向更高发展舞台。

        经营下沉

        下沉经营服务范围和服务人群 ,通过自身机构、人员的力量 ,逐步渗透至以前金融服务的空白领域 ,为征信白户、偏远地区等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扩展普惠金融的渗透率和覆盖面,从而助力社会治理打通“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着力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难题 ,为农村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在持续推进“整村授信”的过程中 ,发扬“背包精神”,走入千家万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服务送上门”。截至2021年末,“整村授信”工作已在湖南、山东 、云南等地的280个行政村全面实施,累计授信村居客户近3500户、授信金额近4亿元,累计用款客户近2200户,在贷余额近2.5亿元。

        山东临清沪农商村镇银行

        金融服务进村入户 推进“信用村”建设

        临清市潘庄镇吴沿村位于临清市潘庄镇的最西部,距离临清沪农商村镇银行25公里左右 。该村人口1723人,435户,信用好,民风淳朴,紧邻轴承重镇经济较为发达。该行依靠“温暖”的服务和执着的敬业精神,挨户走访 ,融入村民们的生活 ,谁家有事去帮忙 、谁家装货卸货就去搭一把手 ,有了贷款意向第一时间完成调查。2021年12月一个寒风刺骨的寒夜 ,一名小微企业主电话该行,急用10万元收购一批低价处理的原材料 ,晚上10点客户经理立即折返回村进行资料搜集和核查,次日下午就将贷款发放到位,客户及时购买了原材料,这名客户成为在该村开展“村居业务”的关键人。截至2021年末 ,在该村综合授信29户、金额382万元 ,用信客户24户 、余额328万元 。通过拓展村居业务,从根本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云南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

        推进整村授信“贷”动乡村振兴

        坚持“十二字”方针“小银行”做好“大服务”(中国银行12字方针)

        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微小一团在龙院社区冒雪拓展村居业务

        马先生是嵩明董家村米河农资市场的一位农资经销商 ,面临天气回暖蔬菜种植周期变短 ,农资需求量明显增加的市场形势,准备提前囤货,扩大经营规模,以备旺季来临进行销售。就在他为资金一筹莫展之际 ,马先生接到了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客户经理的营销电话,“马先生 ,前期我们在做整村授信时给您有15万元的授信额度,请问您有需求吗?”马先生随即表示了自己有资金需求,随后客户经理冒雪来到马先生所经营的门店,现场为其收取资料 、签订授信协议,当天就为马先生发放了15万元农户贷款。

        服务嵌入

        通过把金融服务嵌入到社会治理的各种场景中,成为社会治理的后台,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结合衣 、食、住、行、娱等具体场景领域,提高社会治理效率 ,节约社会治理的成本。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在全力服务中小微企业 、个体工商户、村居客户过程中 ,积极结合客群特点 ,用科技思维和显示服务重构数字普惠产品,创新开展了“惠e贷”纯线上贷款产品及“惠收钱”便捷收款支付产品,并通过线下网格化营销模式与线上大数据渠道产品相结合,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准确性 ,从而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有效地拓展了金融渠道与服务边界 ,加快了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

        云南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

        惠e贷 “无接触式”线上贷款

        坚持“十二字”方针“小银行”做好“大服务”(中国银行12字方针)

        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在五星商场协助采集核酸样本并推广“惠e贷”产品

        2021年 ,云南省瑞丽市受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影响 ,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小微客户如何应对疫情冲击、保持持续经营?

        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依托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科技资源,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 ,创新服务模式,强化互联网 普惠金融服务,有效利用信用信息等数据,搭建授信准入、线上极速审批放贷的新模式。

        该行充分发挥客户经理担任疫情防控网格员优势,详细了解五星商场网格区内小微客户经营情况,并将“惠e贷”授信二维码通过微信发至小微客户,客户足不出户、仅需线上扫码就可轻松完成贷款。该产品为无接触式“线上授信”,高效提升小微客户服务效率 ,助力疫情中小微客户加快复工复产 。

        山东聊城沪农商村镇银行

        惠收钱 便捷支付提速增效

        为满足客户的结算需求 ,聊城沪农商村镇银行推出“惠收钱”业务 ,即扫码支付,只要随身携带一部手机就可以满足所有消费付款需求。扫码支付的推出给聊城市区及周边乡镇众多商户带来诸多便利,资金实时到账、免收提现手续费、无需硬件设备、一码多付、简单易学 ,提升了运营效率,降低了费用支出;同时也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购物 、餐饮、公共交通、缴费等领域随处可见。

        客户李某经营某购物超市 ,仍沿用现金、刷卡等传统的结算方式 ,经常为找零钱、手工记账感到苦恼。聊城沪农商村镇银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与客户对接,从客户的痛点、难点出发,向客户详细讲解“惠收钱”业务并得到了认可,现场为客户安装了收款码 ,手把手教会客户如何使用收款码 。一个月后,客户经理回访时 ,李某对该行“惠收钱”业务的方便 、快捷赞不绝口,不再为收到假钞、没有零钱而苦恼 ,每笔收款都有迹可循,顾客也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生意更加红火。

        功能输出

        银行在长期服务实践中积累了对社会治理需求的深刻洞察和数据信息,功能输出模式就是把银行的信息资源 、经营能力模块化、服务化输出 ,为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定价交易 、社会物品和服务的供需匹配、小微企业经营管理等提供支持 。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积极整合自身客户资源,创新服务手段 ,提升服务能力,助力小微三农客户“提速、提质、提效” ,深入挖掘小微三农客户的痛点和难点,跨行业、搭平台,努力强化自身普惠金融服务多元功能,努力从服务客户资金需求向提供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化 ,积极构建超过传统意义银行,更宽频的金融市场服务体系 ,实现从单纯小微三农资金提供者到小微三农资源整合者的升级蜕变使沪农商系村镇银行真正成为聚人气、惠民生、促发展的金融服务平台 。

        山东槐荫沪农商村镇银行

        打造“211”全方位金融服务模式

        济南槐荫沪农商村镇银行在长期的经营服务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政策信息 ,通过不断的优化整合,打造了独具特色的金融“211服务模式”,即由槐荫沪农商村镇银行作为牵头单位,组织2个关联的客户群体,邀请1个属地主管政府部门参与对接,联络1个具有丰富企业管理和财务会计经验的事务所参与答疑 、服务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模式。槐荫沪农商村镇银行也连续多次在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开展的“落实推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评价中,获评“优秀单位”。

        2021年 ,槐荫沪农商村镇银行积极与副食品、连锁超市、建材 、酒店宾馆等行业客户破次元对接  ,为两个上下游的关联客户群体提供了业务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牵头邀请属地辖区街道办事处,详细讲解疫情期间小微企业的“奖补政策”;邀请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对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交流和解答,为小微企业逐步实现科学、长效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

        云南蒙自沪农商村镇银行

        多方联动构建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云南省蒙自市素有“中国石榴之乡”之美誉,近年受新冠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石榴面临销售价格大幅下滑、滞销等不利局面,农户连年亏损。为助力石榴产业发展,蒙自沪农商村镇银行积极开展业务创新 ,推出以核心企业为支点的“金融 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2021年,蒙自沪农商村镇银行与蒙自好利农农资有限公司搭建了合作桥梁,对于向该公司购买农资产品的农户提供融资支持,解决该公司因货款赊销产生的资金压力,同时该公司给予向在蒙自沪农商村镇银行贷款的农户,赠送一定配额的农资产品作为利息补贴。此外  ,蒙自沪农商村镇银行又找到蒙自市南疆水果产销专业合作社,为其提供总部在上海的全国电商销售平台,而该合作社优先定向收购在蒙自沪农商村镇银行贷款的农户所种植的石榴 。

        至此,在蒙自沪农商村镇银行的牵头、撮合下,蒙自石榴产业初步实现了产、供 、销一体化的闭环供应链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推动“三农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爱心捐赠

        35家沪农商系村镇银行通过定点帮扶、公益捐赠等手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近年来,35家沪农商系村镇银行中有21家确定了定点结对村(或单位) ,共对口帮扶45个村、近900名农户 。村镇银行共派驻驻村干部33名,为对口村、农户捐赠资金173万元、物资价值54万元。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还积极与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上下协同 ,创新联动帮扶新模式 ,构建高质量可持续的金融帮扶长效机制,累计出资95万元,涉及31个联动帮扶项目 ,包括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

        湖南临澧沪农商村镇银行

        爱心捐赠暖人心

        湖南临澧沪农商村镇银行作为望城街道永安村的对口帮扶单位,不仅为村民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还在当地太浮镇两家社区设立金融服务站,提供电脑 、点钞机等电子设备。除帮扶物资外 ,临澧沪农商村镇银行致力于增强村民的普惠金融知识,通过LED显示屏 、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和工作人员实地走访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村民解读帮扶政策、开展防电信诈骗教育,向农户普及金融知识 、拓宽发展思路、提高风险意识。

        湖南涟源沪农商村镇银行

        结对帮扶显担当

        涟源沪农商村镇银行结合联村帮扶方案,密切关注松元村的各项监测指标 ,致力于改善村容村貌 ,提升村民生活水平。

        松元村因群众基础复杂,工作开展难度大,涟源沪农商村镇银行为切实了解村庄民情,派常驻工作人员罗向东,保证每月驻村23天以上,逐户走访,并对每户帮扶家庭安排1名及以上干部成员具体对接 。同时,涟源沪农商村镇银行还积极与村委开展党建共建,拉近与村民距离,在松元村发放小微贷款9笔 、共计220万元。有了贷款资金 ,村民们的干劲更足了,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第四章

        企业文化篇——凝心聚力创一流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努力培育企业文化特色,着力打造奋斗者文化 、阳光信贷文化、合规文化、团队协作文化和服务文化等五种企业文化 ,逐步建立内有向心力,外有影响力的企业文化体系,逐渐形成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文化软实力。

        奋斗者文化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以奋斗者为本,以价值创造者为尊,认真践行“三种精神”“三种作风”,全面营造奋发有为 、朝气蓬勃的氛围。三种精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廉洁自律、道德至上的精神 。三种作风:充满激情、永不放弃;吃苦耐劳 、同舟共济;脚踏实地、求真务实。

        阳光信贷文化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在业务发展中推行阳光信贷文化,始终坚守“廉洁、诚信、高效”的原则,在办贷过程中做到“三个不”:不抽客户一支烟、不吃客户一顿饭、不收客户一分钱 。

        合规文化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深化推进稳健经营、依法治行的合规文化,实行“内控优先,制度先行”,把规矩挺在前面,把制度融入流程,把执行摆在突出位置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

        团结协作文化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全体干部员工树立以“事业为重”的大局意识,把心思用在共同谋划工作上 ,把精力放在共同推动经营发展上,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形成整体战斗力。

        服务文化

        沪农商系村镇银行贴近客户、真正了解客户 ,创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致力于提供简单 、方便、快捷的专业金融服务。

        十年来,沪农商系村镇银行涌现出一批富有共性又极具个性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平凡的岗位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发挥着榜样引领作用。

        云南建水沪农商村镇银行

        “微一团队”的“大作为”

        建水沪农商村镇银行微小一团队成立于2019年7月,平均年龄27岁。他们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为使命,秉承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弘扬奋斗者文化,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努力提升客户满意度,他们团结一心、付出艰辛的汗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获了客户的赞誉和口碑。

        两年来,微小一团队共发放微小贷款550笔、金额19220万元。他们始终牢守合规防线 ,所放贷款没有一笔发生逾期 、没有一笔进入不良,年年超额完成任务,业绩排名保持云南辖内前列。他们在建水沪农商村镇银行转型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村镇银行广阔发展空间中大有作为。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建水沪农商村镇银行微小一团队每个员工都铭记于心。他们吃苦耐劳 、脚踏实地 、永不放弃 。每个员工天天穿梭在建水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奔波在银行和客户、两点一线,他们誓要走遍建水每一处角落。年复一年、长期坚持,成为了工作习惯和生活常态。他们不畏艰辛、顽强拼搏,客户满意的笑容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和赞美。

        “专做小微”是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既有优势又存在不足 。微小团队为融入当地经济发展大熔炉,在“特色化”上下功夫,在县域特色产业上做文章。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微小团队看好这一产业,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紫陶产业经营资料和发放贷款的风险点,支持建水紫陶产业发展,也为村镇银行业务发展找到可持续发展发力点,为带动传统特色产业 、履行社会责任作出积极贡献。

        提高放贷效率是客户最大的期盼 。为了兑现对客户的承诺“只要资料齐全,三天放款”,团队成员工作时间走访客户、休息时间整理材料 、会议时间交流业务,珍惜宝贵时间,加班加点办理业务,让贷款第一时间发放到客户账上 。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团队一直坚守“团结共事、协作共赢”理念。团结出凝聚力 、团结才能战斗力深入每个团员人心。不计得失、不计功名、互帮互学、互助互谅在团队中蔚然成风 。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团队力量是无限的,已形成团队成员的共识 。

        经过两年的磨炼,建水沪农商村镇银行微小一团队飞速成长,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是对他们奋斗的见证和认可。未来 ,他们会继续为建设专业化服务、特色化经营一流村镇银行的愿景而努力,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同心协力、推进发展 、加快转型  ,建设一个令人骄傲的“小而美”小微银行 。

        作者 :张韡佳 沈玉焱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