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构建党建工作体系,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坚持党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通过“三个工作机制” ,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工作体系,以高水平党建引领推动学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举旗定向,构建发挥党委政治引领作用工作机制

        健全决策机制 。学校党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将党组织建设写入学校章程。开好党员大会 ,选优配强党委、纪委领导班子,绘制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凝聚改革发展合力。建立董事会、党委、行政“交叉任职、三向交融”办学治校管理模式,健全党政联席会制度 ,凡是办学治校中涉及重要干部任免、重要人才使用、重要阵地建设、重大发展规划 、重大项目安排等均经党政联席会集体研究决定 ,董事会、校党委、校行政领导参加,落实“三重一大”决策权限,有力保证党组织在重大事项决策、监督 、执行各环节能够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强化政治功能 。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 ,推进主题教育制度化长效化,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建立“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多形式多载体推进全校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育全过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把好教师引进、课堂教学、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政治关。持续推进党建工作质量建设 ,健全党委职能部门,配齐配强党务干部 ,优化党组织设置,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全覆盖。建立党支部书记例会暨培训制,每月总结点评 、指导部署、交流分享典型经验,形成常态化指导、考核 、评价机制,持续推进“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建设。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构建党建工作体系,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部署会。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供图

        助力中心工作 。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贯穿办学治校 、改革发展全过程,党委领导率领师生,团结一致,在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梳理 、内涵建设发展 、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中积极作为,确立了具有职业教育鲜明特色的“产业伙伴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创业者的摇篮”的育人定位 。学校党委与地方政府部门、行业标杆企业、区域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政校行企以党建共建等形式搭建技能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乡村振兴 、文化交流、创新创业等平台,推动区域内形成良性互动、资源共享 、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崭新格局。如与泉州市高教发展中心共建,联合地方党校开展“党课进高校”68场、设立大学生党员创业园、助力学生就业创业 ,多方共享党建资源、共推职教发展。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构建党建工作体系,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召开2022年产教融合大会,与行业标杆企业、区域龙头企业共商产教深度融合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供图

        赋能协同,构建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双融双促工作机制

        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优化设置机关党组织,协同赋能 ,提升服务管理教育质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建立校领导联系基层、师生制度,开展“提高日”“与党支部书记面对面”等活动 ,党员领导干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师生中交流学习 、共商发展,落实“马上就办”,及时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注重规范化建设,制定《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工作手册》,以“党建沙龙”为载体,定期培训党务工作者 ,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充分挖掘和激发党组织在育人方面的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深入实施校园文化育人工程,如早起床早锻炼、成才笔记、心灵之窗、情满校园主人周、百名学生助理培养计划等育人项目,大力推进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和职业教育课政融通改革,深化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推行书院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劳动精神和职业精神 ,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创新“三全育人”模式 ,扎实提高三全育人工作的精准性、实效性,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福建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 。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构建党建工作体系,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开展“提高日”活动,校领导与师生交流共商学校发展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供图

        “书院”与“学院”党组织协同育人。学校推行“学院 书院”育人管理模式,学院负责专业建设与教学、创新创业教育 、产教融合等,书院承担党团建设、思政教育、通识教育等 。将党团组织设置在书院上,以党建引领书院内涵建设,探索“书院 学院”党组织协同党建育人路径,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学院与书院双轨并行、互为补充 。如探索“马院 书院”党组织协同育人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书院通过思政课堂与书院课堂 、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 、思政课堂与社会实践、思政课考核与学生平时表现“四个协同” ,达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等有效融合,创新思政育人模式,项目获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二等奖。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构建党建工作体系,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探索“马院 书院”党组织协同育人模式 ,马院院长走进书院和学生面对面交流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供图

        打造“一支部一特色”。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学院党支部。各学院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坚持德技并修、产教融合 ,面向市场、面向实践 ,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推动工作创新和凝练,打造支部特色,激发组织活力,塑造党建品牌。如人居环境学院教师党支部发挥绿色建筑专业优势,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融合党建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创作富有内涵和特色的乡村微景观,打造“生态先锋”党支部,获“挑战杯-彩虹人生”福建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等30多个项。智能制造学院教师党支部作为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实施“五个三”工作模式,弘扬工匠精神 ,培养技能型人才 ,打造“智造先锋”党支部,入选《中国教育报》党建创新案例。打造主题书院特色党支部。各书院党组织致力打造主题书院特色党支部,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主题文化活动,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如一善书院以“日行一善”为书院主题文化,打造“小黄人”志愿服务队,培育学生心存善良 、奉献担当的美德,投身文明创城、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 ,如三年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超2万小时,参与师生1200多人。双馨书院以“传统文化”为书院主题文化,开展传诵经典、花灯制作、灯谜、茶道等文化传承活动 ,引导学生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示范引领,构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工作机制

        实施“党建培优”工程。坚持党管人才 ,突出政治引领 ,注重政治素质考察和中长期培养,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到职业生涯中 ,各基层党组织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为载体,加强教师政治理论素养。通过思想引领和导师制,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培养考察教师。通过定制培训和实践平台,构建“课程订制 项目执行”的教师发展模式和全链条师资培训体系 ,强化师德师能。致力于把优秀教职工培养成党员 ,把优秀教职工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优秀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中层管理干部,把优秀党员中层管理干部培养成校领导的“四培养”工程 。培养了四名校领导,中层以上领导干部90%是党员 ,项目获泉州市直教育系统党建特色项目一等奖  。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构建党建工作体系,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辅导员苏新萍获首届福建省“最美高校辅导员”称号。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供图

        建立“四三一”机制。聚焦党员队伍作用发挥,以建设一支“让生命闪光—奉献科教事业的英雄群体”为目标,建立以“四争”为目标  ,“三诺”为抓手 ,“一项岗位业绩”为成果的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党员导师制、党员服务岗、党员先锋岗等亮身份 、作表率项目 ,带动全校教职工对标看齐 。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领导争当办学治校骨干 、党员干部争当敬业奉献标杆、党员教职工争当教书育人模范、党员学生争当成长成才表率 ,有力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推动职业教育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党员教职工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技术能手 、首届福建省最美高校辅导员等荣誉。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构建党建工作体系,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委书记走进书院学生党务工作室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供图

        构建全链条培养体系。建立学生从入校到毕业、从群众到党员的党校培训体系 ,即“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对象培训——预备党员培训——毕业班党员培训”。学生党支部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分阶段 、分主次、成系统的学习教育,如设立学生党务工作室定期组织理论学习,举办党章知识竞赛、“探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 、学生讲微党课等主题教育活动;开设公众号“书院党建”专栏,推送“红色故事”等专题,通过“指尖”课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学生党支部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站 ,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学生做到亮身份、做表率、办实事 。实施党建进实习单位,建立“1 1 N”党员挂联机制 ,双主体抓好学生党员在实习单位的政治表现 、业务水平、工作业绩等方面的培养考察 。学校依托自行研发的“学生素质拓展量化管理系统”,从德 、智、体、美、劳,全方位全过程量化记录评价学生在校综合表现,考评结果作为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基本依据。积极引导学生党员要在思想品德、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实习就业上争当表率。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学雷锋 我们身边的好榜样”“市五一劳动奖章”“市技术能手”等一批学生榜样,学生踊跃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获福建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中一等奖 、福建省“挑战杯——彩虹人生”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 、福建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BIM项目全国3大赛事特等奖、第三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团体冠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赛二等奖、世界技能大赛福建赛区选拔赛砌筑项目一等奖等一系列好成绩。(傅志雄 黄镇红 汪淑芳)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