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合同管理任务和方法(分值预估1-2分)(学习笔记)(合同管理的任务)

        2024年注监学习记录

        合同管理任务和方法(分值预估1-2分)

        一、招标采购阶段的管理任务和方法

        (1)开展建设工程项目招标采购的总体策划

        提前策划设定招标和合同文件中的重点要求作为开展采购招标工作的主要依据,如察设计招标中对勘察设计工作起止时间、工作内容 、工作质量、费用支付的要求;施工承包招标中对施工工期 、施工工作内容、工程款支付 、施工质量、工程验收 、质量保修的要求;材料设备采购招标中对供货内容、交货时间、支付方式、技术服务的要求等。

        (2)根据标准文本编制招标文件和合同条件

        招标合同示范文本:具有结构完整、内容全面、条款严谨、权责合理的特点

        《标准勘察招标文件》

        《标准设计招标文件》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标准材料采购招标文件》

        《标准设备采购招标文件》

        《简明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

        通过参考选用标准示范文本,作用在于:

        (1)有利于当事人了解并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确保建设工程招标和合同文件中的各项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可以帮助当事人正确拟定招标和合同文件条款,保证各项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避免缺款漏项,防止出现显失公平的条款 、保证交易安全;

        (3)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降低合同条款协商和谈判缔约工作的复杂性;

        (4)有利于当事人履行合同的规范和顺畅;

        (5)有利于审计机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合同的审计和监督;

        (6)有助于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裁判纠纷,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细化项目参建各相关方的合同界面管理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物资供应单位等项目参建各方之间的界面关系 :包括工作范围界面 、风险界面、组织界面 、费用界面、进度界面等。

        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应有专门的合同界面协调人参与编制或审查招投标文件和合同文件、确认相关各方的合同界面关系,使参建各方责任明确、边界划分清楚、衔接严谨,做到工作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各方均有合同依据可循,避免参与方互相推诿工作内容和责任 。

        (4)合理选择适合建设工程特点的合同计价方式

        选择好适合项目特点的合同计价方式是招标采购和合同管理工作的关键 ,根据计价方式不同,有单价合同、总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等不同计价方式 。

        1.单价合同

        根据工程量实际发生的多少而支付相应的工程款,发生的多则多支付 ,发生的少则少支付,这使得在施工工程“价”和“量”方面的风险分配对合同双方均显公平 。

        该合同特点是单价优先,多适用于在发包时施工工程内容和工程量尚不能明确确定的情况 ,发包单位可以在设计工作尚未完成、工程量清单尚未确定、工作内容无需完整详尽约定的情况下就开始施工招标、投标人只需对所列工程内容报出单价,从而缩短招投标时间 ,利于尽早开工。但采用单价合同,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工作内容、测量核实完成的工程量;且实际应付工程款可能超过估算,控制投资难度较大。

        单价合同又可分为固定单价合同和可变单价合同两种形式,固定单价合同对承包商而言,存在较大的报价风险。一般适合于工期较短 、工作内容和工程量变化幅度不大的项目,与固定单价合同相比,可变单价合同承包商承担价格变动的风险较小。

        2.总价合同

        总价合同包括固定总价和可调总价两种形式 。

        ★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承包商几乎承担了工作量及价格变动的全部风险 ,如项目漏报 、工作量计算错误、费用价格上涨等  ,因此 ,承包商在报价时应对价格变动因素以及不可预见因素做充分的估计。对业主而言,在合同签订时就可以基本确定项目总投资额,有利于投资控制;通过把风险分配给承包商,业主承担的风险较小。

        固定总价合同中也可约定 ,在工作范围较之合同规定发生变化、工程变更超过一定幅度等特殊情况下可以对合同价格进行调整固定总价合同一般适用于工程范围和任务明确,工程设计图纸完整详细,承包商了解现场条件、能准确确定工程量及施工计划,施工期较短 、价格波动不大的项目。

        ★可调总价合同又称变动总价合同。市场价格变动等风险由业主承担 ,与固定总价合同相比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承包商的风险,但对业主而言 ,突破合同既定价格的风险有所增大。

        施工期限一年左右的项目可考虑采用固定总价合同,以签订合同时的单价和总价为准  ,物价上涨等风险由承包商承担 ,对建设周期一年半以上的工程项目,则应考虑施工期间市场价格等的变化,宜采用可调总价合同。

        3.成本加酬金合同

        成本加酬金合同,也称为成本补偿合同或成本加成合同。采用这种合同 ,承包商利润有保证,价格变化或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基本都由业主承担 。但承包商往往缺乏降低成本的敏励 ,还可能通过提高工程成本而增加自身利润,不利于业主的投资控制。通常仅适用于工程复杂,工程技术、结构方案难以预先确定,时间特别紧迫(如抢险救灾)的项目。

        成本加酬金合同还可分为成本加固定酬金合同、成本加固定百分比酬金合同、成本加可变酬金合同等形式。

        二 、合同签订及履行阶段的管理任务和方法

        (1)组织做好合同评审工作

        主要包括 :合法性、合规性评审;合理性 、可行性评审;合同严密性、完整性评审;与产品或过程有关要求的评审;合同风险评估 。

        (2)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和实施计划

        合同实施计划主要包括:合同实施总体安排;合同分解与管理策划 ;合同实施保证体系的建立 。

        (3)落实细化合同交底工作

        合同交底应包括下列内容: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订立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及合同待定问题;合同实施计划及责任分配;合同实施的主要风险 ;)其他应进行交底的合同事项 。

        (4)及时进行合同跟踪 、诊断和纠偏

        合同相关各方应在合同实施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计划一执行一检查一处置)方法定期进行合同跟踪诊断和纠偏。

        (5)灵活规范应对处理合同变更问题

        合同变更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变更的内容应符合合同约定或者法律法规规

        定。变更超过原设计标准或者批准规模时,应由当事方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变更审批手续;变更或变更异议的提出,应符合合同约定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期限;变更应经当事方或其授权人员签字或盖章后实施 ;变更对合同价格及工期有影响时 ,相应调整合同价格和工期。

        (6)开发和应用信息化合同管理系统

        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线上合同管理系统是实现信息共享、工作协同 、过程控制、实时管理的重要手段。

        应建立线上合同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技术 ,实现结构化的合同数据和文件管理,方便管理人员对合同进行归类 、统计 、跟踪等工作。

        (7)正确处理合同履行中的索赔和争议

        索赔应符合下列条件:索赔应依据合同约定提出。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

        不明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提出 ;索赔应全面 、完整地收集和整理索赔资料 ;索

        赔意向通知及索赔报告应按照约定或法定的程序和期限提出;索赔报告应说明索赔理由,提出索赔金额及工期。

        (8)开展合同管理评价与经验教训总结

        合同总结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合同订立情况评价;合同履行情况评价;合同管理工作评价 ;对本项目有重大影响的合同条款评价;其他经验和教训等。

        (9)倡导构建合同各方合作共赢机制

        协作也是生产力,应改变传统的“零和”博弈的输赢观  ,体现“双赢”是最好的结果,将合同实施过程中各方之间存在的风险转嫁、利益对抗发展为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实现共赢。

        (10)遵守贯彻绿色低碳的原则和理念

        应在合同中:

        明确绿色建造目标  、绿色设计指标和技术要求,优化绿色设计方案;

        明确绿色施工要求,实施绿色施工技术路径与措施;

        明确绿色建材的选用和使用率要求,广泛使用绿色低碳建材;

        明确资源节约要求,促进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

        明确节能降耗要求,优化用能结构、实施能耗限额管理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