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构建完整有效的高校党建工作体系(构建完整有效的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包括)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六“抓”构建完整有效的党建工作体系,确保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位。

        抓思想出思路

        抓思想要入脑入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要常学常新 ,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精神追求,倾注精力、不断参悟、深刻领会。要常修常练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总体遵循,不断增进政治认同 、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出思路要活学活用 。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放在动态的实践中掌握、运用,用“活的灵魂”指引“活的实践”,不断拓宽思路,明晰工作的方向和路径。坚持把学习成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一体推进,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突出针对性 、实效性 ,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抓基层打基础

        抓基层要完善组织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高校要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 ,建构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推动实现全覆盖,最大限度地把师生党员组织起来 。以网格化党建为重点,推动学生社区形成“宿舍—班级—学院—楼栋”、教学区域形成“办公室—教研室—系所—楼栋” 、公共场所形成“办公室—管理部门—机关党委”的党建网格,把党旗插在校园每个地方 。以二级单位为主体 ,紧抓教职工和学生两支党员队伍建设,设置功能型党小组 ,推行以项目为载体的功能型党小组工作模式 ,实现一个党小组带动一个重点领域 。

        打基础要强化组织依靠 。要推动基层党组织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中央决策部署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任务贯彻落实好,促使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坚持对标争先、比学赶超 ,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争创水平一流 、特色明显的样板支部 。

        抓少数带多数

        抓少数要强化“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高校党委班子成员、二级单位负责人是“关键少数”,担负着重要政治责任 ,发挥着关键性、示范性、引领性的作用。“关键少数”要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管理和约束自己,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在党建工作中走在前列 、当好表率 。要全面落实“一岗双责” ,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每年确定党建重点任务,做到年初有分工、年中有督查、年末有考核、全年有台账,实现一级示范给一级看 、一级带领着一级干,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巩固发展全党动手一起抓的良好局面。

        带多数要形成“绝大多数”的规模效应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 。相对于“关键少数” ,广大师生对身边“绝大多数”普通党员的感受更为真切。要把好“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选育管用“综合关”,分类设定党群口、业务口 、后勤保障口、团学口、教师口、学生口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党员干部防风险 、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 、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要狠抓“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全方位教育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实践锻炼 ,加大培养使用力度,推动党员干部在落实高校党委决策部署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做到明责任、强担当、抓落实 。

        抓联动促联创

        抓联动要创新党建工作模式。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不能玩虚功 、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可推行“党建 联动”模式 ,促进党支部组织联建、队伍联育、资源联享、实事联办、发展联推,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推行“党建 合作”模式 ,跳出高校谋划党建工作,结合所在区域、高校实际制定实施外联工作方案,与政府部门 、对口企事业单位开展党建深度合作,让高校成为共建单位的决策智囊库、人才蓄水池 。推行“党建网格 治理网格”模式 ,把“小网格”打造成党建工作最坚实的阵地、服务师生最前端的哨岗。

        促联创要深化党建与业务的融合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检验党建看发展。找准党建与业务的融合点,才能促进党建工作更加精准对接业务发展需求,做到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把党的领导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要找准突破点,以“一处一统筹”、“一院一目标” 、“一人一方案”为工作载体 ,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党建工作规律和业务工作特点 ,找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最佳契合点,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热情 。要找准落脚点 ,把党建与业务的融合融入党建示范高校、标杆院系 、样板支部示范体系 ,持续推进“一校一阵地”、“一院一品牌”,形成可落地、可操作的典型案例,提高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

        抓作风求作为

        抓作风要以小见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推动各项工作 ,都要落实作风建设具体要求,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良性循环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高校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挖细查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大力整治不作为不担当的问题 ,把严的主基调贯穿作风建设全过程。结合高校党建工作基本规律和特色要求,制定高校作风建设实施方案,系统梳理党风 、教风 、学风 、文风、会风 、师风 、校风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从最基本的抓起,一项一项地抓、持之以恒地抓 ,不断延伸拓展、一严到底。发挥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强化政治监督 、日常监督 ,创新监督方式、实施精准监督 ,让监督真正“长牙” 、“带电” 。用“有作为、能作为、大作为”检验作风建设的成效,推动高校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求作为要落地见效。高校党建工作一手抓作风、一手求作为 ,才能坚持练就扎实“外功”和深厚“内力”。要引导党员干部把握“国之大者”、“教之要者”,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推进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在提升办学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方面积极作为、主动作为 、有效作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统筹推进育人方式 、办学模式、管理体制 、保障机制改革 ,矢志办出一流的高等教育 。

        抓制度活机制

        抓制度要突出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要聚焦高校党建工作的“深水区”、“攻坚区”,建立健全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基础性制度框架 ,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坚持总体绘图 ,规划设计高校党的建设制度体系、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和法治建设制度体系,推动制度建构与完善 。完善党建思政体系 、基层组织体系、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 、综合治理体系、纪律保障体系等六大制度体系,以“四梁八柱”的制度设计推进“内部精美装修”,强化制度的系统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保障性。

        活机制要突出执行力度。执行力度有多大,制度的权威就有多大。要建设质量监管体系,形成党建工作采集、报送、研判、交办、处置、反馈、跟踪、评估的闭环 。推动党建各项工作项目化、网格化、责任化、信息化、制度化,实现有目标、有措施、有时限、有责任人、有督促检查 、有考核评估,以程序的系统规范和责任的具体落实确保制度执行,防止虚化和空转 。要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围绕制度要求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现他律与自律 、激励与约束的统一,打造全员参与的党建工作共同体。

        (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福建江夏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3年09月28日第5版

        作者:宋建晓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