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您知道吗?低代码平台有3个等级,90%的企业应该选第3类(低代码平台分类)

        您肯定也知道,低代码开发平台当下风头正劲,央企国企民企都已开始大面积推广使用,但是也有很多人选错了 ,中途更换的 ,最终造成了费用  、人力、时间的浪费。

        如何选择更科学 ?今天抽点时间跟大家探讨一下。

        本文共3000字,信息量较大 ,阅读耗时约4分钟,请仔细阅读,中间精彩不容错过。。


        为什么中小企业最先选择无代码平台 ?

        自2010年以来,国内低代码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是只到2018年前后,才被广大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慢慢接受,反而是小型企业更早使用了低代码平台。

        不是小企业先知先觉,而是因为多数低代码平台费用低,小企业为了节省投入 ,更愿意尝试 。而大企业为什么接受更慢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企业对信息化投入比较大 ,很早都是用友金蝶浪潮SAP这些大厂的用户,他们更信赖品牌软件厂商,种种原因让他们不太愿意轻易尝试未经市场验证的新工具软件,或者他们更认为低代码平台只是小工具,做不了大系统,也就是说不堪大用 ,真的是这样吗?

        您知道吗?低代码平台有3个等级,90%的企业应该选第3类(低代码平台分类)

        大企业选择无代码平台,是迫不得已吗 ?

        2018年后,很多大企业开始尝试使用低代码平台,其实最开始我认为他们也是不得已的 。

        信息化建设较早的企业,都逐渐遇到瓶颈和痛点,那就是之前的系统逐步老旧了 ,二次开发难度也很大,企业发展快需求随时被提出,现有系统已跟不上企业管理需要 。软件迭代迫在眉睫。

        企业信息化部门其实已很清楚,如果再找软件公司把系统重新做一遍,意义已不大 ,过不了一年半载,还是面临系统老旧的问题,必须从根上解决问题才行。

        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用新的方式来实现信息化转型升级。这种方式要真正灵活还得高效,要能对企业需求快速响应 。传统的代码开发肯定是很难达到这个要求的。

        您知道吗?低代码平台有3个等级,90%的企业应该选第3类(低代码平台分类)

        选来选去,最终目光还是聚焦到低代码开发平台上了 。

        较早使用低代码平台的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 ,据我所知,恒逸石化、首钢集团 、建滔集团 、中铁十六局、中铁二局 、中冶建设、苏美达集团、许继电气、万华禾香、贝因美等这些行业巨头已经使用很久了,效果不错,有机会大家可以联系考察 。有人可能会问,他们用的哪一家无代码平台 ?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有案例 。

        但是在低代码平台的选型中,有一部分企业因为没有系统性规划,在选型中也走了一些弯路 。其实这些弯路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大家了解低代码平台的三个等级就清楚了。

        您知道吗?低代码平台有3个等级,90%的企业应该选第3类(低代码平台分类)

        一位信息化领域知名专家(应要求隐去姓名),曾经分享过关于低代码分级阐述 ,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在这里引用一下 。

        低代码平台的三个等级

        第一级 :表单级

        也就是说这类低代码平台,很简单,只具备设计表单和简单审批流程的功能 ,某些程度上类似于钉钉、腾讯文档,只是个性化设计能力更强一些 。对于企业日常报表管理和简单审批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你让它处理业务场景的管理,是办不到的。

        第二级:模块级

        这个级别的低代码平台 ,除了表单级的能力外 ,也具备一下的业务系统设计能力,比如简单的进销存软件 、客户管理软件 、收发货管理软件可以做到,但是复杂场景就做不了 ,比如BOM、MRP运算……,肯定做不到。

        第三级 :系统级

        这个级别的低代码平台是比较少的,而又要让用户使用门槛低,功能又全面强大的平台就更少了 。

        您知道吗?低代码平台有3个等级,90%的企业应该选第3类(低代码平台分类)

        系统级低代码平台,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开发企业级核心系统的低代码平台 。这类平台需要有解决企业内各种场景的能力 ,最起码要能够支持复杂业务运算和BPM流程 ,还要有第三方软件和设备的集成能力,甚至具备作为企业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的能力 。比如多层次甚至不限层次的BOM管理、MRP运算 、甚至一些智能算法。对于企业常见的核心系统如ERP、MES 、PLM、WMS等都能够轻松应对。

        如果仅仅从平台能力上来说 ,能满足这个要求的还是有一些 ,比如国内的金蝶、用友的无代码平台,还有乐图云表,还有国外的outsystem,mendix等 ,都是具备一定实力的 ,但是光具备能力还不够,必须要使用门槛低一些才行。

        有些平台能力够强,但是对人的要求很高 ,开发者必须是程序员才能玩转,对于普通的业务人员 ,管理人员搞不定 ,功能好有啥用,你还是用不了。就算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化部门的人员也不一定能驾驭得了,确实有难度,这样的平台就是给软件公司程序员用的。

        您知道吗?低代码平台有3个等级,90%的企业应该选第3类(低代码平台分类)

        当下的企业都需要对软件有足够的掌握力,他们必须得有自主权,自己得会用 ,不能过分依赖软件厂商 。也就是说,企业要能具备使用这个平台的能力,最起码也得有运维能力 ,企业喜欢的低代码平台,平台要具备灵活性,开发要高效,部署要方便 ,最好是自己人能轻易上手会用,以后运维和二次开发不用求人 ,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低代码平台才具有生命力,企业也才敢放心用。

        您知道吗?低代码平台有3个等级,90%的企业应该选第3类(低代码平台分类)

        好的低代码平台 ,百里挑一 ,凤毛麟角

        纵观国内低代码平台总数量不低100款,但是真正满足上述条件的 ,我看是凤毛麟角。

        从很多央企 、国企和大型民企的使用情况来看,真正要开发核心系统的企业,多数都用的乐图云表平台,(当然小企业也很多,因核心系统可以开发,简单应用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平时还在用EXCEL或者WPS电子表格的企业,使用起来就更方便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里多说两句 。

        因为它的学习门槛确实是较低的 ,自成门派,采用画表格方式开发软件 ,不是低代码平台,而是无代码平台,难度上比低代码平台更低,对EXCEL熟悉的上手就不难 ,理工科毕业的人就更容易 。另外,灵活性没得说 ,云表平台做得很重,功能强大而且全面 ,在生产制造、建筑施工等很多领域都有实践,很多企业都是自己内部人开发,这些都足以说明其强大的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 。(千万别以为只有大企业能用 ,小企业一样可以的。)

        您知道吗?低代码平台有3个等级,90%的企业应该选第3类(低代码平台分类)

        许继电气开发的MES系统 ,东信和平及芜湖荣基开发的WMS系统、香港建滔集团开发的生产制造管理系统、中冶开发的施工管理系统、中铁16局开发的企业数据集成管理系统和劳务管理系统 、航天研究院开发的物资管理系统 ,都是用的这个平台。

        一个2000亿上市企业的应用案例

        还有恒逸石化这个企业很经典。他们是上市公司,营收2000亿,开发的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平台 ,2000多个表单,1000人并发使用 ,从使用效果看是让人满意的,费用省了,二次开发简单了 ,完全做到了企业对系统和数据的自主可控 。这个企业之前用的是SAP,但是时间久了 ,系统也老旧了,除了财务模块外其他的都不好使了。

        您知道吗?低代码平台有3个等级,90%的企业应该选第3类(低代码平台分类)

        这家企业信息化部门有100多号人,很重视信息化,领导人也很前瞻性眼光,他们看得很明白 ,要解决问题必须要用无代码平台 ,所以选了5家作为选型对象,深入每个厂商考虑,据说他们派了10个技术骨干在云表待了1周时间 ,彻头彻尾的试用验证了一遍。最终决定选用云表,用了20个人花了8个月时间,把SAP除了财务外的模块都复刻优化重新设计了一遍。

        另外还有一个中铁16局,他们完全是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开发的,没有专业的程序员,做的业财税一体化系统,在中国建筑报网站上有报道 ,有时间的可以查,他们这个团队还获得了中铁建集团的一个大奖 ,叫“”央企脊梁“”奖,是一个很有份量的奖项。他们的系统从2017年用到现在,5年了,系统还在不断迭代中。

        您知道吗?低代码平台有3个等级,90%的企业应该选第3类(低代码平台分类)

        当然很多企业只是停留比较低的纬度上应用,也在用比较轻的低代码平台,还只是做基本的流程管理 ,数据统计,这样最低级别的低代码平台就是可以的。

        但是 ,问题来了。

        每个企业都是要发展的,最终还是要用低代码平台开发核心业务系统的 ,如果一开始用的是表单级和模块级的低代码平台,以后可能面临着工具迭代的问题,因为稍微复杂的应用,这两类平台是干不了的 ,那最终还是得推倒重来,最终也还是浪费人力和财力,损失肯定不会小 。

        其实低代码用户中有一个现象 ,很多人是不知道哪个好用的,所以每个平台都去试一下,然后兜兜转转,最终才确定一家,而最终确定的这一家 ,还不一定是最适合的。

        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长远规划 ,如果你能够预想到未来咱们的系统会是什么样子 ,那就好办了,直接选择系统级的低代码平台就一步到位了。

        所以说 ,如何选择低代码平台,你的规划很重要 ,不能只为了解决当下的表单级的应用,还得考虑以后更深入地使用。

        欢迎大家讨论,更多精彩评论区见。

        文|Dean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