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高金凤委员:建议设立科学教师初始职业津贴、兼职教师“持续任教奖”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于珍 禹跃昆)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高金凤提交相关提案。

        高金凤在调研中发现,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育与一体化推进教育 、科技 、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重视程度不够、科学实验室及实验资源配比不足、科学教师的专职率和专业对口率低、科学教师用书支持性缺失等 。

        为此 ,高金凤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将科学教育资源配供情况纳入政府督导项目。对各省市小学科学教育资源配给情况实施见底行动,同时提交3—5年科学教育资源补给方案并形成任务清单,列入政府督导项目 。科学教育资源涵盖科学教室、实验器材、实验员 、专任教师及可利用社会场馆。

        二是多措并举稳定和保障教师队伍。现阶段,可以通过“校内转岗、区域培训、校外众筹”等方式充实 、优化科学教师队伍。同时设立科学教师初始职业津贴 、兼职教师“持续任教奖”,增进专兼职科学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感,激励教师愿意持续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条件成熟时,建议将实验员纳入教师职称晋升体系 。

        三是建立教师科学素养发展标准 。借鉴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经验,教育部 、科技部协同建立教师科学素养发展标准,明确科学教师应该掌握的科学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为现阶段基层学校选聘专兼职科学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 ,协同推进各科教师在科学教育领域发挥作用。

        四是编写促进教师科学素养提升的系列用书。教育部协同科技部,组建科学家、高校教授 、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 ,编写开发能够支持、促进教师科学素养提升的用书。

        五是以信息技术赋能科学教育。学校教育应该担负起责任,以信息技术赋能科学教育 ,构建科学教育的未来课堂和支持、激发学生创想、创造的评价方式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以“一生一档”的适性评价、容错机制,营造人人想创造 ,个个能创造的氛围,鼓励孩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 ,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