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登峰计划】系列技术展播 – 绿色导管室 ,手术“零射线”

        近期 ,我院心律失常科陈彦波团队成功为一例频发室速的患者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手术完全不依赖于X射线行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医生及患者免受X线辐射 ,让射频导管消融术走上绿色之路。

        病例回顾

        患者苏某,男 ,58岁,有发作性心慌、胸闷,伴短暂黑曚、晕厥发作2年,此次因再发心慌、胸闷 ,持续不缓解,急诊入院,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给予药物及反复心脏电复律处理,不能维持窦性心律 ,遂决定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心脏射频消融术。

        【登峰计划】系列技术展播 - 绿色导管室,手术“零射线”

        (室速发作时心电图形态)

        术中 ,通过心腔内超声导管(ICE)发现左室游离壁室壁瘤形成,考虑为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室性心动过速 。CRATO 3指导下 ,应用激动 、基质及拖带标测技术 ,于左心室内膜面及冠状静脉窦内均未找到理想靶点,尝试消融无效,患者仍频发室速发作。遂考虑可能为心外膜相关室速发作,行干性心包穿刺术,将ST大头导管置入心包腔内,于导管头端标测到碎裂及提前程度较大电位 ,于此处放电消融,室速终止。

        【登峰计划】系列技术展播 - 绿色导管室,手术“零射线”

        (ICE发现左室游离壁室壁瘤形成)

        【登峰计划】系列技术展播 - 绿色导管室,手术“零射线”

        (术后复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是比较凶险的疾病,其死亡率较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大多数心肌梗死患者得以存活 ,但由于个体发病及医疗介入时机的不同,其预后及结局也不尽相同。部分心肌梗死的患者可能会遗留心脏室壁瘤的形成 ,这种室壁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肿瘤,它是由于局部心肌变薄 ,在心室高压的作用下 ,坏死部位的心肌向外膨出或收缩减弱所致。由于室壁瘤内仍残存部分存活的心肌细胞,这就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供了解剖基础。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快速的室性心律失常,常合并有血流动力学异常 ,一旦合并室速发作,患者大多会出现心慌、胸闷 、乏力 、黑蒙及晕厥发作,查体可见血压降低 、组织灌注不足表现。

        与发生于心脏结构正常的室性心动过速相比 ,发生于心肌梗死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源性猝死风险较高 ,目前置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办法,但室速发作时频繁放电可能给患者造成痛苦且除颤后不能改变室速发生的基质 ,导致除颤后室速仍频繁发作。因此,对于因频发室早、室速及心动过速心肌病的患者 ,在植入ICD前应考虑心脏射频消融术,导管消融成为改善室速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及办法。

        我院心律失常科在常规开展房扑、房颤、房速、室上速、室早的心脏射频消融手术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勇于创新 ,成功开展绿色导管室,为广大孕妇 、备孕、抵抗力弱及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特殊保障,已成功完成数千例手术心脏射频消融手术 ,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解除痛苦,迎来新生。

        供稿 | 心律失常科 陈彦波

        编辑 | 杨舸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