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聚焦教育强国建设 提升协同育人质量(聚焦教育强国建设 提升协同育人质量心得体会)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在山东省潍坊市三研基地召开 。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中小学幼儿园管理者 、教师、家长代表及相关社会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参会。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韩民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教育强国建设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质量的提升”充分反映出家校协同专委会积极回应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需求的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家校协同专委会理事长程锦慧表示 ,本次学术年会旨在指导和引领学校  、家庭与社会进一步提高对协同育人工作的认识 。

        在学术报告环节 ,数十位专家学者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背景 ,围绕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家长教育资源的开发、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发展等重要议题展开了研讨。

        机制创新:育人为本多方协同

        此次年会上,校家社协同育人的理论和机制创新是与会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洪明在报告中谈到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基本特质和学校主导下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创新机制建设,强调校家社协同要做到目标一致、功能互补 、互惠互利 。家校协同专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姜宏徳认为在协同育人中,学校应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并强调了对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家成认为校家社协同一定要多主体同在且共商共建共享,要关注每个主体的参与、共学及贡献,要在协同育人实践创新中建设自主知识体系。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王树涛从生物生态学的理论视角,谈到应在协同育人中重视学生个体因素,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与提升校家社协作质量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牛楠森从把握理论逻辑的角度,分享了如何看待和深入理解家校共育。家校协同专委会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赵志军认为要将优化学生的心智模式作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聚力点。

        实践探索: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各个区域、中小学幼儿园 、家长委员会及相关机构在年会上分享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方面的实践经验,也给与会者带来借鉴和启示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了该市的相关工作经验。潍坊市经过多年探索,已形成了政府主导、专业引领、课程推动 、家校协同 、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 。来自重庆市、河南省、河北省邢台市、深圳市坪山区等地教育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介绍了各自区域在家校共育机制建设、家长学校建设、社区学院实践等方面的模式与经验。还有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 ,介绍了国外家校共育的经验,如韩国、芬兰等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实践路径等。

        来自教育一线的经验分享也围绕育人中的一些现实和热点问题展开。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通过技术赋能,有效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 。杭州市富阳区银湖中学立足家长的实际需求 ,通过“乡村妈妈成长课堂”,帮助乡村家长提升育人理念,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文化。

        专业发展:亟须加强人才培养

        会上,有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家庭教育指导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问题。有专家指出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指导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都非常迫切,并面临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职业化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有高校学者结合问卷调查数据指出 ,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还有观点认为强教必先强师,应从教师队伍的源头师范生的培养环节开始 ,从课程建设、实践体系、管理体系等几方面着手,加强对师范生的家校协同育人理念 、沟通能力及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培养 。

        此次年会期间还进行了家校协同专委会届中负责人调整 ,新当选的理事长苏君阳在年会总结中提出,未来在校家社协同育人研究领域需加强关注协同育人标准的研制、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协同保障与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标准的研制及协同育人质量评价研究等问题 。

        本次年会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承办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协办 。

        作者:本报记者 陈明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17日第3版 版名:家教周刊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