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做晶胞结构模型、打造生态鱼缸 ,高中生的学科特色成果展很吸睛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1日讯(记者刘嘉 通讯员宋骥)晶胞结构太抽象记不住?生物知识学了不会用?这群中学生有办法 。3月20日,武汉市第一中学的一场学科特色成果展示上 ,高二年级学生秀出了自己制作的晶胞结构模型和生态鱼缸 。他们用这些特别的方式将抽象知识具象化,更将知识活学活用。

        做晶胞结构模型、打造生态鱼缸,高中生的学科特色成果展很吸睛

        同学们自制的晶胞结构模型。记者刘嘉 摄

        记者在学科特色成果展上看到,化学展台上摆放着近百个晶胞结构模型。模型用小木棍 、超轻黏土、塑料球等搭建而成,颜色、造型各异。“这是学生做的金刚石晶胞结构模型,小球代表原子,小棍代表化学键,整个结构代表原子和原子之间连接的方式以及空间的结构特点。”化学教师曹清拿起一个模型介绍。她告诉记者,高二化学课本里有关晶体结构的知识比较抽象,通过模型制作,学生能够弄清楚金刚石的微观结构如何连接,将抽象的晶体结构转化成显现的、具体的结构单元。除了金刚石 ,同学们还做了氯化钠 、石墨 、二氧化硅等物质的晶胞结构 ,有了自己的动手实践,化学知识记得更轻松也更牢固 。

        做晶胞结构模型、打造生态鱼缸,高中生的学科特色成果展很吸睛

        同学们自制的晶胞结构模型 。记者刘嘉 摄

        在生态鱼缸展台,40多个由学生合作完成的生态鱼缸很“吸睛”。学生要在鱼缸中布置好沙石、水草 、鱼虾、灯等,打造出一个环环相扣的立体生态景观 。高二(7)班徐博轩  、戈忆豪正在向同学、老师们讲述他们的制作过程。“一开始缸里的水不是很干净 ,我们就放入了一些火山石,用来吸附水中杂质 。”徐博轩说,后来他们发现缸里的小动物有缺氧现象,经常游到水面换气。于是他们在缸上加了灯,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加了灯后,水草‘冒泡’了, 制氧效果很好,小鱼也都恢复了活力 。”

        做晶胞结构模型、打造生态鱼缸,高中生的学科特色成果展很吸睛

        学生向老师介绍生态鱼缸制作过程中的故事。记者刘嘉 摄

        武汉一中高二生物组备课组长朱双介绍 ,展出前,同学们已经制作、观察生态鱼缸2周多 ,针对各种问题不断进行改造。他们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者 ,如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 ,还要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尝试找出实现自循环的最佳方案。“一个小小的生态鱼缸,能让学生将知识活学活用,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的意识。”

        做晶胞结构模型、打造生态鱼缸,高中生的学科特色成果展很吸睛做晶胞结构模型、打造生态鱼缸,高中生的学科特色成果展很吸睛

        同学们被各具特点的生态鱼缸吸引 。记者刘嘉 摄

        “这场成果展让我大开眼界,我看到了同学们的好想法,我回头要改造下我的生态缸 。”高二(6)班王宇轩说 。女生饶佳睿也感叹:“无论是做生态缸,还是晶胞模型,我们都是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兼具了科学性和美观性,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课本知识 ,也增加了我们的学习兴趣。”

        武汉一中高二年级主任刘高云介绍 ,高二年级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一起探究、设计、制作 ,在学科特色活动中都有了收获和成长 。学校还将定期举办学科特色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将知识“学活”“学透” ,不断提升他们的科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 。

        【编辑:邓腊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邮箱地址 :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