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号称新型“陆战铁拳” 这个营的血性胆气哪里来(陆战铁球出自哪里)

        来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号称新型“陆战铁拳” 这个营的血性胆气哪里来(陆战铁球出自哪里)

        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官兵发射火箭爆破器开辟通路(7月28日摄) 。杨再新 摄

        新华社长春8月15日电 题 :号称新型“陆战铁拳” 这个营的血性胆气哪里来

        李亮、陶李、刘小红

        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  ,一支英雄的部队。

        战争年代他们英勇善战让敌闻风丧胆,和平时期紧贴实战练兵备战 ,永远有股舍生忘死的勇气。

        他们的血性胆气哪里来 ?

        血性胆气,从“听党话跟党走”忠诚基因里来

        狼牙山伏击战 、百团大战、千里挺近大别山、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解放大西南……一营这支建立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部队 ,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营党委把致胜原因归结于听党话跟党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该营以学习毛著闻名获得十面红旗之殊荣 。转型以来,该营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砥砺奋进的“定盘星” 、攻坚克难的“压舱石” ,创造了全军多项第一。

        号称新型“陆战铁拳” 这个营的血性胆气哪里来(陆战铁球出自哪里)

        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官兵进行狙击训练(7月28日摄)。杨再新 摄

        理论越学越透 ,思想越悟越清。随着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一营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意志越来越坚定 。

        2015年9月 ,面对转型试验任务,100余名老兵主动在推迟复员申请书上按下手印 。炮手金虎 ,本来决定10月举办婚礼,当听到部队需要他们参加实装检验时 ,和他相恋8年的未婚妻商议推迟婚期 ,决定在沙场上再当一回尖兵。

        上等兵陈浩南,入伍前家里“管不住”。去年春节前,陈浩南把平时积攒的1000元津贴寄回家 。惊叹之余 ,父母决定来部队看看这个以前“不懂事的儿子”。在连队 ,父母发现儿子大变样,床前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学习书籍,不禁喜极而泣。

        号称新型“陆战铁拳” 这个营的血性胆气哪里来(陆战铁球出自哪里)

        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官兵进行陆空联合演练(6月26日摄)。杨再新 摄

        去年 ,该营百名退伍老兵重回“娘家”,年龄最大的67岁。临别时 ,感慨道:“一营学毛著的先进红旗没有倒!”

        思想上牢靠,行动上可靠 。去年,一营作为“种子”单位,向其他营连输送70多名干部骨干,有近100人进行了岗位调整 ,官兵二话不说,听令而动,打起背包就走 。

        血性胆气 ,从敢叫响“向我看齐”党员骨干身上来

        “向我看齐”是一营党员骨干叫响的口号 。

        那年,部队刚组建 ,百业待举,连长刘巍却因脚踝骨折卧病在床。

        “作为党员干部、连队主官,我有责任带领大家一起攻关克难。”刘巍不顾众人反对,毅然提前出院。

        由于腿脚不便,白天,他拄着拐杖带领大家钻研新装备,夜晚,把学习桌搬到床上,书不离身,笔不离手。年底,刘巍硬是把全连数十个专业学了个遍 ,样样精通,为全连官兵树立了榜样。

        号称新型“陆战铁拳” 这个营的血性胆气哪里来(陆战铁球出自哪里)

        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组织单兵防空导弹射击(2017年1月14日摄) 。刘议闪 摄

        那次,上级组织装备联调联试。教导员于林新主动请缨 ,带领100多名骨干 ,和厂方一起对全营指控通信装备展开技术攻关,全面检测复杂地形、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性能。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历时50多天,采集3000多组数据,提出近百条装备编配优化改进意见 ,比预定时间大幅提前 。

        这年秋天,上级首长视察一营。由于各连队编制 、装备不同,专业跨度大,只有营长了解最全面,但此时营长却在外执行任务。

        “让我来。”一名解说员从突击车底盘型号开始,逐项介绍全营装备技战术性能、战术运用。讲解翔实准确,首长非常满意 。

        “你是营长吧 ?”“首长,我是教导员。”

        于林新的回答使首长大感意外。

        后来,全旅干部军事综合考核,于林新荣获总评第二名。

        部队刚组建时 ,下士张亚星担任无人机班班长,让他意外的是,无人机班竟然没有无人机。

        飞机还没到 ,那就先把理论学扎实!不到一年 ,张亚星硬是啃下了4部专业书籍,笔记记了厚厚的几大本。无人机配发仅仅一个多月 ,他就首次成功使用无人机侦察目标 ,协助炮兵进行火力打击。

        “咱们一营,无论军事还是政工骨干,都懂装备、会指挥、能打仗 !”一营官兵自豪地说 。

        行动是无声的教育,榜样是无穷的力量 。如今,在一营,从营长到士兵,从教导员到指导员,人人精通本职,熟练掌握多种武器。

        骨干带头,人人本领过硬,这是一营最大的底气!

        号称新型“陆战铁拳” 这个营的血性胆气哪里来(陆战铁球出自哪里)

        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组织夜间实兵实弹演练(6月28日摄)。杨再新 摄

        血性胆气,从“凝聚团结”的氛围中来

        一营的凝聚力 、团结力 ,全集团军闻名。

        调整组建之初 ,一营从数个单位,抽调补充了10多个专业近200名技术骨干 ,来自多个单位人员,就像大豆、扁豆 、玉米撒在一个盘子里 。

        不少官兵嘴上无杂音 ,心中有波澜 :担心在新单位被“另眼看待”,害怕入党考学、立功受奖排不上号,心有隔阂,迟迟拧不成一股绳。

        人聚更需心融,身入更要心入。一营党委紧紧扭住思想这个“总开关”,开展合编合心合力教育,组织群众性大讨论活动 ,奔着现实问题发力 ,吹散思想迷雾,消除官兵顾虑。立功受奖,不搞亲疏圈子,不问昔日出身,一视同仁,靠实力说话,不到一年,就形成凝神聚气的好氛围 。

        号称新型“陆战铁拳” 这个营的血性胆气哪里来(陆战铁球出自哪里)

        演练场上,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官兵面向党旗宣誓(2017年6月30日摄)。刘议闪 摄

        这几年 ,一营畅通监督渠道加强风气建设,敏感事务及时公开 ,在营区醒目位置公示旅纪委成员联系方式,设立风气监督箱、开通举报专线,与旅网上举报信箱一起,形成线上线下全覆盖 ,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

        风清则气正 ,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改革转型,一营面临的都是全新课题,难免要啃“最硬骨头”。近年来,一营先后完成百余次重大演练和武器装备试验 ,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困难越挑战 ,出色地完成任务 ,展现出了过硬本领和过人的血性胆气。

        难怪大家都说:有血性、有担当 ,险难任务抢着上 ,干事业就得有一营这样一帮人!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