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上市国企50强》重磅发布!市值管理潜力突出 ,13家公司连续15年分红 ,6家公司获社保基金加仓

        盘活国企更能激发市场活力,新一轮国企改革已至,《上市国企50强》新鲜出炉。

        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迎来“棋至中盘”的关键节点。今年以来,相关部门接连部署,释放出改革全力攻坚的信号,相关重点任务获得明确;其中,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全面推开备受关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做好市值管理首先是强化企业内在价值 ,深化精准考核将与优化产业布局同频共振。

        回测历史数据发现 ,成长性、盈利性和回报稳定且机构稳定持仓的公司更具备“市值管理”潜力。据此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重磅推出《上市国企50强》,挖掘具备“市值管理”潜力的国有企业。

        国企市值管理顺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国有企业是上市公司“基本盘”,盘活国企更能激发市场活力。据数据宝统计 ,截至2023年末国有企业市值占全部A股比重近五成;营收、归母净利润占全部A股比重持续超过65%。在A股市场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不对等的窘境下 ,国有企业市值管理不仅发挥表率作用 ,更是促进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

        2023年年报披露收官,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在年报中披露“市值管理”相关计划。虽然部分公司未在年报中明确给出市值管理的计划,但它们在日常运营发展中充分践行作为国有企业的职责和担当。比如 ,央企长安汽车针对市值管理在互动平台回复,公司始终坚持“利润 价值”双驱动的多重管理策略,以资本服务战略落地,贯彻落实中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精神,开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工作 ,推动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并进;持续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规范公司治理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积极回报投资者 ,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国企50强持续跑赢市场

        盘活自身资产、提升投资价值是国有企业作为资本市场主体的重要职责。据数据宝根据条件 :1.过去3年扣非净利润增速持续超过10%;2.过去3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持续超过5%;3.过去3年现金分红比例持续超过10%;4.过去3年机构(含一般法人)持股比例持续超过20%。

        根据前述4个条件筛选,取期末市值前50的上市国有企业(含中央国企 、地方国企,下称“上市国企50强”),入选榜单的公司既兼顾规模 、业绩的成长性 、盈利性,又重视投资者回报以及长期投资价值 。

        历史数据回测显示,上述入选公司构成的投资组合持续跑赢沪深300指数。以2020年为例(取2017年至2019年数据,回测区间为:2020年4月30日至2021年4月29日,其余时间同理),榜单50家公司平均涨幅接近46%,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3.54% 。自2020年以来 ,持续出现在榜单的7家公司走势极其坚挺 ,2020年4月30日至2021年4月29日平均涨幅超过100% ;2023年4月30日至2024年4月29日平均小幅下跌2%左右,沪深300指数下跌超10%。

        可见,根据上述方案客观遴选的“上市国企50强”榜单具备一定的市值管理潜力 ,投资参考价值较高。

        《上市国企50强》名单出炉

        贵州茅台、五粮液、紫金矿业在列

        根据上述筛选条件,结合国有企业2021年~2023年数据,据数据宝发布2024年度《上市国企50强》(排名不分先后),入选榜单公司中 ,中央国企21家 ,地方国企29家 ;入选公司2023年末总市值5.35万亿元,占国企总市值比例超一成 ,平均市值超过1000亿元,百亿元以上市值公司有41家,千亿市值公司有10家,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紫金矿业等 。中金黄金、钱江生化、中航高科等公司在年报中提及“市值管理” 。

        从行业分布来看,国防军工、食品饮料、机械设备等行业公司数量偏多;从公司治理来看 ,截至当前,榜单50家公司中已有42家发布2023年度ESG报告,超过2022年度的39家;航天电器、赢合科技、中航高科等公司首次发布ESG报告,以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 。

        从成长性来看 ,12家公司2023年扣非净利润增速超过30%,包括凌云股份 、北方华创、航天电器等;从盈利性来看,12家公司2023年加权ROE超过 20%,包括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等 ;从分红来看,宝信软件、中金黄金、青岛啤酒等公司2023年现金分红比例超过50%。

        值得一提的是,榜单50家公司中 ,13家公司连续15年分红,包括贵州茅台、泸州老窖、青岛啤酒等。17家公司2023年现金分红比例将创下过去7年最高水平,包括国电南瑞、五粮液、华润三九等。

        创新发展战略成效显著:“四费”费率逐年下降,研发强度逐年提升

        上市国企过去几年来积极践行“降本增效”,加强成本管理 ,加大研发创新 。

        据数据宝统计,2021年至2023年,榜单50家公司“四费”费率(销售 、管理  、财务、研发)逐年下降,2023年平均“四费”费率仅有15.95%,2024年一季度均值继续下降至15.84% 。比如,山西汾酒2023年“四费”费率14.09%,同比下降超3.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降至个位数;航发控制2023年“四费”费率降至10.94%,今年一季度10.64%。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此前强调,国企改革需集聚优势资源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并购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促进战新产业协同发展。从研发维度来看,近年来 ,国有企业集聚优势资源,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据数据宝统计,2021年至2023年榜单50家公司平均研发强度分别为5.07%、5.28%、5.57% ,31家公司2023年研发强度创过去3年新高,包括中科星图、宝信软件、中航光电等。

        6家公司今年一季度获社保基金增仓

        从长线资金持仓来看,榜单50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环比获社保基金加仓 。东方电子最新持股5.55% ,较2023年末加仓0.94个百分点 ,公司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国内市场占有率始终在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名列前茅;公司2023年研发强度达到8.62% ,位居榜单2023年研发强度前十阵营,且研发强度创过去3年新高。

        宝信软件获社保基金加仓0.33个百分点,公司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撑中国制造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另外,华工科技 、成都银行、中航光电、常熟银行今年一季度均获得社保基金加仓 。

        27家公司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增幅超10%

        从今年一季度业绩来看,榜单50家公司中,27家今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增幅超过10%,凌云股份 、北方华创超过100%,其中凌云股份产品涵盖汽车零部件和市政工程塑料管道系统,今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增幅高达163.87%,创过去20年次新高,公司连续5年分红,2023年研发投入7.83亿元 ,投入强度4.19%。创新成果再创佳绩,全年完成专利申请238项(含发明专利46项);公司突破热成型材料激光拼焊技术 ,建成国内首条热成型全自动激光拼焊产线,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产化空白。

        赢合科技、湖南黄金 、南网科技等6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速均超过30% ,其中赢合科技扣非净利润增速达到97.53%,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动力电池智能化数字工厂解决方案的企业 ,作为高端制造“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公司用具体行动生动诠释了如何利用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东方电子、泸州老窖、今世缘等公司2024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速均超过20%。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谢伊岚

        校对:陶谦

        美编:赵发新

        数据宝

        数据宝(shujubao2015):证券时报智能原创新媒体。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