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NEOH能否撼动COOLHEAR在3D界的江湖地位-(coolhear3d官网)

        2015年初 ,号称“全世界第一只智能3D耳机”的Neoh耳机高调亮相美国CES大展,并在Kickstarter发起众筹 。该耳机由法国3DSound Labs研发,据称其音频算法“能为用户带来360˚的空间音效” ,因此引来不少发烧友的注意;尽管众筹价格不菲 ,最终仍然在589位网友支持下筹得12.5万美金。一年后,该耳机并未如当初设想一样“席卷全球” 、“掀起3D音频的巨浪” :尽管美亚标价299美元,但旗下只有三位用户评论;国内所有电商卖场更是绝迹。

        而早在2015年1月份,中国就有了3D耳机 。去年11月凭借3D音频概念登陆京东众筹的COOLHEAR V1耳机,众筹顺利结束不到2个月,就即将在京东商城首发 ,面向全世界开始销售 。如今已改名3D Sound One的Neah耳机作为后来者,到底能不能撼动COOLHEAR的江湖地位?小编启动信息雷达遍索线上网下 ,似乎找到一些答案。

        NEOH能否撼动COOLHEAR在3D界的江湖地位-(coolhear3d官网)

        众筹硬件屡出故障vs众筹整机千分之一返修

        小编在Kickstarter的3D Sound One众筹页面看到,最近出现的评论绝大部分在反映这只耳机的头带断裂问题,有用户反映虽然声音效果不错但只用了3个月;还有用户反应收到耳机时已经有一边不能响,强烈要求退款;甚至有用户买了之后还没使用,就因担心“几乎肯定出现”的头带断裂问题而申请退货 。

        而COOLHEAR V1众筹的耳机数量比3D Sound One多一倍 ,据小编的查探,仅出现了因使用山寨充电器而烧掉V1充电模块的几个返修个案,并且COOLHEAR马上增加限流模块避免再出现同类问题。如此低的返修率 ,足证其硬件研发与生产管理的过硬实力 ,为挤上电商的货架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

        NEOH能否撼动COOLHEAR在3D界的江湖地位-(coolhear3d官网)

        廉价零件购买组装vs自行研发模具攥紧供应链

        3D Sound One耳机频繁的头带断裂问题引起了用户的关注,一些用家经过多方比对,认为该耳机涉嫌使用最便宜的工模零件进行组装并高价出售,甚至可能直接在中国(咱泱泱大国又无辜躺枪……)购买廉价的整机后再加入自己的模块。3D Sound One官方当然不会回应这些评论,但也无法删除,只能让它们尴尬的挂在众筹页面上。内幕如何不得而知,但有这样的流言存在,加上头带断裂的事实,3D Sound One耳机后续的销量惨淡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去年11月的发布会上,东方酷音的CEO李斌说:COOLHEAR V1耳机从结构、声学、电子到外观设计、零件采购 ,均是自行完成,而且申请了多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的国家专利,这也可以解释当硬件出现问题时,他们的快速响应与修正能力 。

        脱离软件支持时 ,普通耳机vs主动降噪耳机

        从官网了解到,3D Sound One耳机虽然带有蓝牙模块,但只用于和连接设备传输用户的位置数据,并不带有通话功能;因此 ,脱离自家软件时 ,这只耳机与普通耳机无异(先不提音质如何)。

        而在COOLHEAR V1的设计中,主动降噪不仅仅作为一个“附加”的功能 ,而是将南京大学声学所的有源降噪技术融合进产品中,使得V1就算单独使用,也是“世界领先、中国第一”的降噪耳机 。小编去年发布会的试用感觉,真是完全不亚于Bose的存在!如此“有良心”的国货 ,真可以算得上中国智能硬件的脊梁。

        软件支持进展缓慢vs软件、内容多维度发展

        2015年的CES展上,3D Sound One通过APP和耳机的结合 ,展示了不俗的3D音效;虽然这个APP只能用于ipads ,但发言人承诺尽快完成ioses其他机型以及androids平台的开发 。一年过去,官网只是放出了一个跨平台的SDK和一个Windows驱动的Beta版本,androids平台依然遥遥无期(就在3月2日,回复网友关于androids平台的咨询时,使用了’we don\’t have any date to provide yet’) ,如此羸弱的软件团队 ,在科技公司中简直是骇人听闻的。

        相较之下 ,COOLHEAR的SDK是和耳机众筹发布会同时发布的,其软件COOLHEAR 3D APP也在上月全面登陆ioses和androids软件货架,而使用其专有3D音效制作的音 、视频内容则早已在国内众多网上电台、3D视频网站上日积月累了 ,内容紧跟潮流,包括前些日子“小李子登基”的新闻,他们都制作了3D音频进行报道。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此去经年 ,小编早已习惯了国内优秀的智能硬件企业日新月异、开疆拓土,因此对COOLHEAR的成长习以为常;看着3D Sound One耳机的不孚众望、高开低走,小编只能扭过头,唏嘘一声“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