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国企党建工作形式主义问题治理对策(国企党建形势)

        形式主义是导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的最大顽疾,应分析形式主义问题在国有企业党建领域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从把头脑武装好 、把制度完善好 、把书记选配好、把日常监督好等方面,下大力气进行治理。

        文/段乔红

        在我国,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最大优势。然而,长期以来,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 ,严重制约着这个最大优势的发挥。造成“两张皮”的原因很多 ,单从党建领域自身来看 ,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是最大顽疾。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不仅事关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而且最终会影响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

        形式主义问题的主要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普遍存在的重“痕”不重“绩”等形式主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国有企业党建领域的方方面面,主要是理论学习简单化、组织建设表象化、参与决策过场化  、工作方法粗糙化。

        理论学习简单化。一些基层党组织一学习就读报纸、念文件、抄笔记、搞答题,既不深入解读,也不跟踪问效;有的不区分学习对象搞“一刀切”,不顾年龄 、知识程度,也不管身体状况 、工作性质 ,内容千篇一律 ,方式单一,重频次轻质量;有的学用分离、知行脱节 ,结合中心工作研讨交流少 ;有的学习无计划,学不学全看书记的喜好和心情,上级要求就学,很随意,甚至学也不学,编个记录应付检查。

        组织建设表象化。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以来 ,组织建设有了很大改观,但“形至神不至”问题依然存在。有的为解决组织覆盖问题,在探索建立联合党支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把不同部门、不同单位 、不同地域党员简单凑在一起 ,“拉郎配”现象突出;有的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等基本制度不严肃不认真 ,组织只有在收党费时才出声,党员只有在交纳党费时才感觉是“党员” ,平时既没有组织的教育 ,也没有组织的监督和管理。

        参与决策过场化。有的党委前置研究事项过多过宽 ,把前置当成“筐”,大事小事往里装 ,讨论不深不细不透,论证更不充分,上会就是留留痕迹;有的基层党支部支委中 ,只有书记一人是单位负责人,其余均为普通员工 ,“按规定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就是到过会场了;有的党政“一肩挑”书记党内职务意识不强,不按规定组织党委会研究前置事项,行政会决策事项党委会记录本同步记一记备查;有的党政分设书记工作底气不足,把“参与决策”变“陪衬决策” 。

        工作方法粗糙化 。有的把党建工作俗化成党务工作来做 ,忙于开会 、发文件、做统计 、凑材料 ,追求“纸面文章”“痕迹党建” ;有的把常规业务工作硬贴上党建标签,喊得响亮,做得牵强,惹人厌烦;有的偏好形式大于内容的“自选动作”,热衷于搞活动,重形式轻内容;有的把红色教育搞成“到此一游”,就算“学习”了 ;有的搞党建KPI考核 ,指标上百项,满分一百分,考核过程热热闹闹,结果虚多实少 ;有的党建信息化系统模块多、操作复杂 ,用起来不省力反增负 ,不受基层欢迎,成了应景摆设。

        形式主义问题的形成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 ,根源是政绩观错位 、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 ,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分析国有企业党建领域形式主义问题产生的原因,要以总书记重要指示为遵循,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从主观上研机析理。

        政治站位不够高 。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是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 ,也是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基本功 ,理论学习简单化反映的是党员干部愿不愿提高政治素养的问题 。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组织建设表象化反映的是有没有坚持党的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问题。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国有企业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参与决策过场化反映的是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政治原则上到位不到位的问题 。

        党建责任不落实。党对国企的领导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实现,党的建设要通过做好党建工作来保证 。当前,国企党建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很多是淡化、弱化、虚化、边缘化“四化”问题的变种反弹。这些问题不是不能解决,而是没有下功夫去解决。由于不敢触及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只能继续搞形式主义来应付,结果是南辕北辙。这归根到底是因为党建责任不落实,“抓党建是称职、不抓党建是失职 、抓不好党建是渎职”没有内化于心、践之于行 。

        政绩观念有偏差 。有的对“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理解得不深不透 ,认为党建工作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把党建当软指标,觉得开几次会 、发几个文就可以了 ,没有做到聚精会神抓党建 。有的认为相比抓发展,抓党建不容易出显绩 ,但又不能没有不抓 ,在党建工作过程中 ,往往什么有形就抓什么、什么有声势就抓什么 ,而不考虑有没有效果,即使党建载体偏离中心工作,对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不利,也忙得不亦乐乎 。两种极端做法都是形式主义的表现。

        能力素质不匹配。党建工作也是一门科学,需要由专业的人来做 。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以来 ,“无人干事”的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但“让干不愿干”“想抓不会抓”的问题仍然一定程度存在。有的领导认为把优秀业务干部安排到党建部门有些浪费,没有精兵强将干党建的意识;有的领导把党建岗当作安置岗,不管能力只管安排;有的把党建部门当成退休中转站 ,理直气壮不干事;有的把书记头衔当成政治荣誉而不是政治责任,不会抓也不愿学。能力不匹配 ,又不想让人说不担当不作为,所以只能搞一堆工作方法粗糙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问题的治理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对形式主义 ,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 ,教育引导党员 、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 、求实效上。解决国有企业党建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要树立打攻坚战的意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坚持刀刃向内、靶向治疗。

        要把头脑武装好。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国企党的建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党建的重要论述 ,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拧紧管党治党的“螺丝帽”,端正党建工作的政绩观 。要坚持从政治上看待整治形式主义问题,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刻检视剖析 ,从党的创新理论中寻找“金钥匙” ,增强以自我革命精神同形式主义作斗争的勇气 ,集中火力攻坚,逐个问题整改到位。

        要把制度完善好。解决国有企业党建领域形式主义问题,要立足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一方面要完善党的建设各方面制度,包括中心学习等党的理论武装制度、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制度 、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条例和党支部作条例的制度,等等。另一方面要完善有关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程序性规范制度,包括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三重一大”决策、党建责任制考核、基层党建联系点等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党建领域制度,要同建立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制度结合起来 ,切实建强筑牢“根”和“魂”的制度保障。

        要把书记选配好。要在配备上把好关 ,真正让想干党建 、愿干党建、能干好党建的人担当书记职责。要在培训上下功夫,坚持理论培养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采取长远性 、根本性举措,打造高素质复合型书记队伍、特别是“一肩挑”的书记队伍。要在成长上给出路,坚持生产经营与党务岗位交流轮岗锻炼制度,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有发展潜力干部的重要平台,既把好入口 ,又畅通出口,让大家受尊重、有奔头。

        要把日常监督好 。要在务实上下功夫,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避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 、以制度落实制度,确保工作在基层和一线推动、问题在基层和一线解决 、成效在基层和一线检验 ,真正为基层减负松绑。要在创新上作文章,勇于正视问题,自觉迎难而上 ,补短板 、强弱项,既善于总结推广基层行得通、推得开的经验做法 ,以典型引路推动整体工作,又敢于用新思路新招数破解老矛盾新难题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