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福建泉州德化县:党建引领“近邻”情 党群共建幸福城(化德党建网)


        福建泉州德化县:党建引领“近邻”情 党群共建幸福城(化德党建网)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是千年古瓷都,城区及周边陶瓷产业高度聚集 ,全县72%的农村党员群众进城务工经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6% 。面对城镇化带来的组织碎片化、邻里陌生化 、群众自治难等新情况新问题 ,德化县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邻”理念 ,通过建强组织、合力提升、邻里自治 ,有效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统筹上更有广度、引领上更有力度 、服务上更有温度”的“近邻”党建工作模式,营造小城有大爱的良好社会风尚,让群众在城市共治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


          

        一体推进

        构建城镇化大党建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德化县委立足“大城关”发展实际,变社区党建为城市全域党建,变依靠基层社区“单兵作战”为各级党组织“协同推进”,以全域规划、全域整合、全域引领增强近邻整体效应 。

          完善组织架构,变“薄弱点”为“新亮点”。按照“邻里划分到哪里,组织就跟进到哪里”,对符合条件的居民小区 、城市商圈、产业园区,组建建制性或兼合式邻里党支部51个,推选党员街巷长、党员楼长201名 ,构建“社区‘大党委’—社区党支部—邻里党组织(居民小区党组织)—党员街巷长 、党员楼长”四级组织体系,着力消除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薄弱点”。通过层层划分党员责任区,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治理的“末梢神经”、每家每户。同时发挥党组织作为党的肌体细胞功能,在疫情防控 、文明创城中,组织党员带头垂范 、冲锋在前,在一线发光发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 、人人共享的“近邻”党建新亮点。

          推动双网融合 ,变“两家人”为“一家人” 。整合城市基层党群工作者和网格员两支队伍力量,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和党群工作者业务熟等优势 ,做到基础信息“一次采集 、多次使用 、一家采集、多家使用”。开发建设集应急指挥中心 、智慧信息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综治中心为一体的社会治理联动中心,建立全要素基础数据资源库 ,推行“所有服务管理事项入网 、所有服务管理人员进格”模式,通过网格履行党员管理、综治平安 、法院执行、食品药品监管、环保监管、调解等职能,提升党员直接服务群众信息化管理水平 。今年来 ,通过平安小喇叭、社区微信公众号、小区业主居民交流群推送防疫知识、便民服务等信息2.7万余条次,通过线上结转处理群众诉求5000余件 ,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8000多人次。

        福建泉州德化县:党建引领“近邻”情 党群共建幸福城(化德党建网)

        德化县吉祥社区“大党委”联合辖区学校共同设立“四点半”学校,党员志愿者辅导小学生做作业。

          

        多方联动共治,变“多头管”为“共同管” 。把握“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 、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和内在活力”这个关键,把社区、驻区单位、文明片区挂钩理事单位、非公和社会组织、流入社区党员联动起来,打破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局面,完善联建共建机制,组建22个社区“大党委”,推行“三联三共三双三保”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模式,以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抓 、和谐共建,组织优势得到充分彰显 。吉祥社区“大党委”联合辖区学校共同设立的“四点半”学校 ,不仅让学生们可以免费学习新知识,培养爱好兴趣 ,还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

          

        分类施策

        凝聚城市基层治理合力


          坚持从基层治理的角度来思考“近邻”党建,以群众的视角来补齐政策上的短板 ,聚焦居民小区、商圈、工业园区等不同领域重点问题 ,因地制宜出实招 ,打通淤点堵点,让“近邻”文化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 。

        福建泉州德化县:党建引领“近邻”情 党群共建幸福城(化德党建网)

        德化县东埔社区专职网格调解员开展邻里纠纷化解工作,为居民提供维权服务 。

          

        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打造宜居生活圈。立足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作,细分开放式和封闭式小区,探索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多元化模式。对开放式小区,深挖“近邻”文化脉络,发挥老邻居、老朋友情感上的熟络关系,建立信息收集 、首问负责、表扬激励等机制,激发201名党员街巷长、党员楼长、网格员经常深入自己的“责任田”,联系服务群众,实现“坐等群众上门”到“主动服务群众”的转变。龙东社区景苑花园小区针对小区楼道无人清扫 、业主停车难 、停车混乱等问题,11名党员楼长挨家挨户做工作,发动业主集资聘请清洁工人打扫楼道、统一规划停车位和设置智慧停车系统等方式,推动小区邻里关系和小区治理的有效提升。对封闭小区 ,加强党支部、业委会 、物业公司三方联动,依托物业用房或闲置公房,建立“近邻驿站”作为党支部的活动场所和服务网格居民的重要阵地 ,设置会议、活动、办事 、培训等多样化功能 ,打造开放、集约、共享的社区邻里“一刻钟服务圈”,让支部建在小区里,工作做在邻居里  ,活动办在大门里。

          拓展到街区“商铺旁”,打造营商服务圈。聚焦商居混合社区,探索友邻善治模式,通过资源共享、治理联做、服务联动 ,构建商圈党建综合体,破解商铺和居民摩擦冲突、商家之间针锋相对、商家与社区隔阂等老大难问题 。针对商户噪音油烟扰民、经营环境差等现象 ,由政府出资升级改造农贸市场  、老旧商圈,党员商户带头落实门前三包制度,部门联合有序拆除各类违法建筑 ,城市环境更加整洁 ,城市秩序更加规范,呈现出心齐、气顺 、劲足的发展局面。健全完善共商共治的对话机制,搭建协商平台,开展圆桌自治会等 ,推出居民和商家之间双向服务,有效解决商居之间的矛盾,促进居民安居、商家乐业、共享繁华 。兴南社区探索“小区党支部 小区居民 商户”共建模式 ,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居民完成指定的服务内容进行评星定级,党支部引导商户给予居民 、星级户消费折扣等优惠福利,实现商家和住户的良性互动、打造温情的邻里关系。

          布局到企业心坎里 ,打造就业创业工作圈 。将“近邻”党建工作理念延伸到工业园区 ,创新建设产业链党建联盟 ,把产业链上的企业团结起来共同发展。由涉企部门选派党建指导员到企业报到,发挥党建联盟“内联外通”的协调联动优势,为园区企业排忧解难,引领园区产业链上的企业互帮互助。指导东顺企业联合党支部创新“双联工作机制”党建模式,针对党支部所覆盖的24家片区企业因生产淡旺季不一造成的产能不均问题,采取企业间二次“发单” 、我们调剂员工到邻近企业“帮工”等措施,有效调节企业订单,让企业有钱赚 、员工有活干,促进片区企业协同发展。

          

        “四邻”共建

        提升基层组织服务群众能力


          推行“近邻党建”模式,就是要最大程度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位居民知晓 ,让每户居民参与 ,从“众口难调”中找出“最大公约数”。通过将红色元素融入邻里自治,从“近邻帮、近邻乐 、近邻宣、近邻议”四个方面入手,推动“近邻有形覆盖 、服务有效落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近邻帮凝聚服务力。我们开展以“瓷名天下、爱满德化”为主题的爱心幸福城创建活动 ,募捐爱心专款及物资2300多万元,持续举办爱心厨房、爱心理发、爱心义诊 、爱心电工等系列爱心公益活动 ,推动爱心志愿服务 、弘扬我们爱心文化、涵养爱心公益新风。吸纳小区内的医生、教师 、在职党员等爱心志愿者组建近邻帮帮团,常态化开展“党徽在邻里闪光”“志愿服务进邻里”等主题党日活动,示范带动小区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到邻里互帮互助中来。今年来共开展爱心厨房等帮扶活动500多场次,3.8万人次参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弘扬小城大爱的瓷都新风 。

          近邻乐凝聚向心力 。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思路 ,推行“文明称号携手创 、弱势群体携手帮 、文体活动携手办 、优化环境携手管、阳光义教携手做”的“五携手”共建模式,利用元旦、端午、中秋等节日开展包粽子、博饼、四点半学校等邻里文化活动吸引居民群众走出家门,参与社区邻里文化的创建 。我们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充分调动各小区文艺团体的积极性,用南音 、广场舞、木偶戏等文化形式,将党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等内容融入文艺作品 ,用百姓话讲述百姓事 ,让邻里活动真正融入群众、根植群众。同时,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邻里守望·幸福家园”等文化活动 ,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福建泉州德化县:党建引领“近邻”情 党群共建幸福城(化德党建网)

        德化县组织党员到社区 、居住小区报到,开展移风易俗普及宣传活动。

          

        近邻宣凝聚带动力。积极做好近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宣传文章 ,通过社区公众号、小区商圈街巷微信群、宣传栏和集中宣讲、入户走访等形式,深入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项惠民政策等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街巷 、进家庭。我们依托党员中心户、邻里互助之星,以弘扬传统优良家风家训为契机 ,发挥党组织牵头作用,组织1.3万多名党员即时承诺,带头传承勤俭节约美德 。龙井社区坚持“一月一主题”,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和商业街区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商户和市民落实“公筷公勺”公约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有效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商户和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共鸣 。

          近邻议凝聚和谐力。搭建近邻共商共评共监督平台,我们建立“诉求联通”机制 ;以群众需求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导向,从定期面对面走访听取意见、发放需求问卷逐步拓展到支部书记微信群即时互动了解,实现线上线下有效互动,形成有效议题;对群众内部能解决的问题,由党支部定期召集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商议解决;对内部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或居民诉求 ,由党支部提交社区“大党委”党建联席会商议解决 ;对问题的处理结果进行公示并接受群众的评议 。驻区单位、文明片区挂钩理事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为居民群众服务情况,除接受社区“大党委”考评外 ,同时参加组织关系所在单位考评,促进驻区党组织、在职党员主动作为 、履职尽责 。东埔社区百德小区探索“进门问事、线上论事 、联席议事、齐心办事、群众评事”的五步工作法,收集和协调解决社区居民矛盾35件,办结率达100%,实现小事不出区、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作者: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委常委 、组织部长 黄晓东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