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互联网+党建”之问题(互联网+党建存在问题)

        (一)认知度与规划力不够

        首先 ,认知度不够 。比如,有些党建工作者对“互联网 党建”持消极态度,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缺失,惯于用传统工作方法;有些党建工作者将互联网给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价值理念、组织结构等带来的深广影响缺乏认识,对于网络意见建议不反映、不反馈,甚至压制 ;有些党建工作者不会利用网络技术去开展党建工作..如此种种 ,催生很多“长眠”的“僵尸公众号”“僵尸APP”以及“零发布”“零更新”等乱象。其次 ,规划力不够。对于本部门 、本单位,有些党建工作者,没有做出科学的顶层设计 、系统规划,来描绘互联网党建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

        (二)网站功能不强大

        不少党组织门户网站,只能算是网上办公(OA)水平 ,并未用好用足网络信息新科技,来进行后续开发、跟踪开发、有力开发、有效开发 ,未升级为“智慧党建”。就许多党建网站自身来说 ,缺乏应有的感召力 、影响力,短板甚多,比如 ,重形式 、轻内容、轻深度 ,导致千篇一律 ,大都是借助平面媒体简单地发文字、图片,缺视频、声音等鲜活内容,更缺全面系统的缜密分析斤和深刻独到的精当见解;重建立、轻打造 、轻维护,导致党建内容更新太慢,时效性差;重说教、轻互动 、轻反馈,导致即使留有信箱、设有论坛,也常常无回复、没反映 。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组织缺乏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对各级党组织、党员员、党务工作者的各项工作要求、职责权利等给予清晰厘定、准确规范,比如,党建网站的维护员、通讯员等的管理制度、奖惩机制,就不够完善 。又如,有关党建信息化 、网络化的法律 、法规  、文件尚不健全。虽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年)、《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2002年)、《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2003年)等互联网管管理的法律法规 、文件,已先后正式颁布和具体实施。但不可否认,由于互联网发展太快等原因,不少法律、法规、文件的内容明显滞后,而且有些界定本来就不明晰,像党政机密保护 、党务政务公开、党内监督 、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诽谤造谣等 。

        (四)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存有问题

        现阶段 ,不少党建工作者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远不能适应如火如荼的互联网发展的要求,并且年龄和知识老化的现象非常普遍。招考机制不成熟等因素,导致网络技术等人才难以被事业单位、党政部门等录用 ,即便被录用也存在不熟悉党务工作 、技术操作的具体经验缺乏等问题。很多党组织都存在这种情况,就是懂党建的网络技术生疏 ,而网络技术过硬的又不懂党建,缺乏二者兼具的复合型人才。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