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研究揭示蚁穴背后的物理学原理

        研究揭示蚁穴背后的物理学原理

        在蚂蚁挖隧道之前,土壤颗粒之间的力链是随机排列的(左) ,但当蚂蚁挖隧道后,力链会重新排列 。

        研究揭示蚁穴背后的物理学原理

        研究人员站在蚂蚁穴模型旁边。图片来源: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在卡通片《别惹蚂蚁》中,卢卡斯欺负小蚂蚁时看到的只有草坪上冒出来的一个小土堆,中间有一个小洞,几只蚂蚁四处乱爬 。蚁丘看上去很普通。

          但当卢卡斯被神奇药水缩小后,一个蚂蚁地下王国展现在他眼前。隧道向下延伸 ,不断分支并通向专门的空间:蚁后的家、幼蚁的温床 、食物储藏间 、垃圾站等。25英尺的地下,在没有机械和加固材料的情况下 ,蚂蚁建造了一个能容纳数百万同伴的家园,并能维持数十年。

          现在,利用X成像和计算机模拟技术 ,美国研究人员揭开了蚂蚁如何建造这些复杂而稳定的结构 。相关论文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有“想”才做

          蚂蚁“知道”如何挖隧道吗,还是它们只是盲目地挖 ?加州理工学院的José Andrade一直有这个疑问。

          但Andrade是一名工程师,对蚂蚁“一窍不通”,所以他求助于该校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助理教授Joe Parker ,后者的研究重点是蚂蚁及其与其他物种的生态关系。

          Parker说 :“Andrade团队需要一个研究蚂蚁的人,以便深入了解这些群居昆虫的适应性和集体行为,为弄清其挖掘行为机制提供一些生物学信息 。”

          《中国科学报》从加州理工学院获悉,研究人员花了近1年时间培养并了解蚂蚁。他们不仅需要繁殖足够多的蚂蚁进行研究 ,还需要进行大量试验 。

          研究人员在一个容器中建立了小型蚁群 ,容器中装有500毫升土壤和15只西方收获蚁。每隔10分钟,高分辨率X射线扫描装置就会捕捉到每一只蚂蚁和每一粒土壤的位置 ,每次试验持续20小时 。

          “蚂蚁有点反复无常 ,它们想挖就挖。”Andrade告诉记者,“我们把蚂蚁放在一个容器里,有些蚂蚁会马上开始挖掘 ,并会取得惊人的进展。但有些可能要花上几个小时,甚至根本不挖。有些蚂蚁会挖一会儿,然后停下来休息一下。”

          一旦蚂蚁开始行动,研究人员就会对整个过程进行X光扫描,从而生成所有内部隧道的三维扫描图 。研究人员可以借助扫描结果创建模型,显示蚂蚁随着隧道越来越深取得的进展。

          蚂蚁也懂物理学

          接下来,研究人员开始分析蚂蚁的实际工作是什么。

          他们发现,首先,蚂蚁会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它们会沿着容器的内边缘挖掘,因为容器本身能充当隧道结构的一部分,从而减少工作量 。

          它们会把隧道挖得尽可能直。“因为直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路径 。而且 ,它们懂得利用容器的侧面,这表明蚂蚁的工作非常高效。”Andrade说。

          蚂蚁也会尽可能地挖出陡峭的隧道,一直挖到所谓的静止角 。这个角度代表了颗粒材料在崩塌前可以堆积的最大角度 。

          什么是静止角?Andrade提到,想象在海滩上建造一个沙堡。如果用的是干沙子 ,加进去的每一勺沙子都会顺着已经堆好的沙子滑下去。更多的沙子会使沙堆更高、更宽,但永远不会变得更陡。如果使用湿沙,就能够把沙堆得足够陡峭,以建造墙、塔和沙堡等。

          湿沙比干沙有更高的静止角,蚂蚁能分辨出挖洞时的角度能有多陡 ,而且不会超过这个角度。“如果我是一名挖掘者 ,如果要活下来,我的挖掘技术必须符合物理定律 ,否则隧道就会坍塌 ,我就会死。”他说。

          蚂蚁隧道的物理原理是这样的 :当蚂蚁移走土壤颗粒时 ,它们会导致隧道周围承重力链的重新排列。这些力链在蚂蚁开始挖掘之前是随机的。重新排列后,力链一方面加固了隧道现有的土壁 ,同时减轻了隧道末端颗粒承受的压力 ,使蚂蚁更容易安全地移走它们 。

          “在工程学和蚂蚁生态学中,蚂蚁如何构建这些持续数十年的结构一直是个谜 。”Parker说,“事实证明,蚂蚁在挖掘时受益于这些环向力链 。”

          超级有机体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蚂蚁在挖洞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实际上 ,有人曾把熔化的塑料或金属倒进蚁巢,当它们凝固成模型后 ,人们就能看到这些巨大的隧道系统。“这些系统令人印象深刻。我曾看到一张模型照片 ,旁边有一个人。我在想 ,‘天哪,这真是一个奇妙的结构。’从那以后,我开始怀疑蚂蚁是否‘知道’如何挖掘。”Andrade说。

          但是人们没有办法询问蚂蚁 ,于是,研究人员一开始就假设蚂蚁有意识地在泥土中摸索,寻找松散的土粒以便移走 。这就像抽积木游戏,玩家需要选择哪块积木能安全取出来 。而那些无法移开的石块,就是蚂蚁建筑的承重“梁柱”(即力链)的一部分 。

          “一开始,我们假设蚂蚁可以感觉到这些力链,并避免在那里挖掘。它们可能在不停地敲打土壤颗粒 ,以评估施加在这些颗粒上的机械力。”Andrade告诉记者,“但后来,我们发现,它们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它们没有系统地寻找沙子中的薄弱点。相反,蚂蚁可能根据物理定律进化出了挖掘能力。”

          Parker将这称为行为算法 。“这种算法并不存在于一只蚂蚁身上 。”他说 ,“所有工蚁的群体行为就像一个超级有机体。这种行为程序是如何在所有蚂蚁的大脑中传播的 ,这是自然界的一个奇迹,我们无法解释。”

          Andrade希望开发一种人工智能方法,可以模拟这种行为算法,这样他就可以在电脑上模拟蚂蚁是如何挖掘的,并将蚂蚁的挖掘能力用于建造人类隧道 。

          “与流体或固体等材料相比,颗粒材料的形成方式不同。移动颗粒状材料是非常耗能的,而且成本非常高昂。”他说,“如果蚂蚁的行为算法能够被进一步分析并最终复制,那么就可能在自动采矿机器人上得到应用——无论在地球还是其他行星上,机器人都能更有效地工作。”

          所以 ,别惹蚂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2102267118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