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打出“组合拳”下好“及时雨”——辽宁组织系统开展“党建引领 助企纾困”专项行动综述

        问需求、送服务 、解难题、强信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面临“资金难、开工难、用工难”等一系列难题 。面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6月以来,省委组织部、省委两新工委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在全省组织开展“党建引领 助企纾困”专项行动 。各级两新工委急企业之急、解企业之难 ,组织发动2500余个成员单位、1.9万名机关党员干部和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一线”提供服务,“沉下身子”解决困难,确保纾困政策落实落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 。

        党建领航,创新助企平台载体

        政策利好 、人才汇聚,党建引领是根本。聚焦解决疫情影响下企业发展难题,省委组织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各级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创新“党建 金融”“党建 科技”“党建 服务”等工作模式,有针对性地打造特色化、项目化 、品牌化工作载体。

        “感谢党这么关心和支持非公企业,即使面对疫情,我们也不担心。”由于享受到沈阳“红星贷”金融政策包的支持,沈阳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避免了500万元的抽贷危机 。公司党支部书记 、董事长韩大冬感动地说:“现在,我们振兴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沈阳市创新打造的“红星贷”惠企品牌,让像韩大冬一样的企业经营者倍感实惠 。目前,沈阳市两新工委共向38家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投资资金1.39亿元,为企业节约10.5%的贷款利息成本和全部担保费用,有力提振企业应对困难、健康发展的信心。在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21个机关部门、驻区机构和重点企业组建“党建联盟”,实现党建链 、创新链、服务链 、产业链融合发展 ,协同大连海关在国内首创“委内加工”进口监管新模式 ,实现证书签发“零接触、零延时”,激活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为了让政策红包“精准送达” ,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应享尽享 、应享易享 ,省委两新工委集中开展惠企政策宣传推广活动 ,依托两新组织和政府官方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及时传达推送至企业,确保政策宣传到位 、应知尽知 。

        政企结对 ,强化驻企指导帮扶

        “企业生产经营怎么样 ?助企纾困政策是否了解 ?还有哪些困难需要协调解决?”全省各级两新组织党组织推行项目“揭榜挂帅”等制度,在重大项目上 、重要技术攻关中组建党员突击队3038支 ,设立党员先锋岗和党员示范岗9642个 ,两新组织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 、吃劲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稳住经济的前提,就是要稳住市场主体。省市场监管局开展“质量服务进万企”活动,服务企业8428家,帮助2.4万户市场主体获贷61.5亿元 ;确定“小个专”党建联系点1280个,帮助解决知识产权 、认证认可 、检验检测等方面问题6345件 。省营商局搭建“政企直通车”平台,2.6万个“管家”为255万户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咨询 、诉求办理等服务,依托12345热线平台开设复工复产专线 ,受理企业问题27240件,办结25676件,办结率94.3%。省商务厅成立外资专班,为有需求的5942家外资企业安排商务服务员522人,有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驻企联络员、实体经济服务年、解困直通车……全省各地立足本地实际,瞄准融资难 、销售难、招工难等问题 ,打出一系列稳企兴企“组合拳”,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汇聚合力 ,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行业助力、协会搭桥,专项行动不仅畅通了政企沟通渠道、提供了暖企专业服务 ,还让这场助企纾困的“及时雨”,既做到了“普降甘霖”,又实现了“精准滴灌”。

        找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省司法厅组织开展涉企法治体检专项行动,组织507个律师事务所党组织,选派3000余名律师组成“律师法治体检团”,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省税务局注重发挥税务师行业“同心服务团”作用 ,采取举办“税收志愿服务大讲堂”等方式,积极开展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惠企政策宣传辅导,帮助企业了解 、运用优惠扶持政策,截至6月25日,已有354.7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 。

        信息互动、资源互用,行业协会商会发挥优势 ,各展所长。省民政厅组织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强化政府与企业间 、行业会员企业间的沟通协调 ,推动原材料供应、货运物流、产品销售等生产环节运转畅通 。

        今年以来 ,全省行业协会商会为企业协调筹集资金5.51亿元 ;引导和鼓励行业协会商会主动减免经营困难会员企业会费等,为企业减轻负担1.68亿元 。

        一个个行动、一件件实事,全省各级两新工委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 ,因地制宜挖掘政策潜力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走出去送政策、登上门解难题,给困难企业送去了“及时雨”,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 ,切实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影响 ,解决经营困难,增强创新活力,实现健康发展 。

        记者 明绍庚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