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 ,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你还记得第一次拿起手机拍下照片的感觉吗?

        2000年9月,夏普发布了全球第一台带有拍照功能的手机,它内置CCD传感器和镜头,能够拍摄出11万像素(355*288像素分辨率)的照片 ,开启了手机影像的新时代。

        22年后,手机影像能力已是突飞猛进,我们也逐渐习惯了将手机作为记录生活点滴的常备工具。但想要记录下观感更好的照片 ,除了需要不错的审美、精进的技能外,手机本身的影像性能也是不可缺少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一张照片的下限和上限。

        借此机会 ,雷科技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旗舰手机影像横评,参选机型分别为iphoness 14 Pro、小米12S Ultra、华为Mate50 Pro、荣耀Magic 4 Pro、vivo X80 Pro以及OPPO Find X5 Pro。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雷科技摄制 ,禁止侵权

        评测流程分为画质 、焦段表现、取景体验 、人像模式性以及实用功能五个环节,画质是一切的基础,所以在这篇评测文章中 ,画质评比会占到比较多的篇幅 。

        测试条件为:同一场景 、系统为最新版本(10月25日截止)、默认关闭相机内部的AI相机功能。

        基础画质:立命之根本

        对手机摄影来说,考量综合表现时基础画质理应排在第一 ,它决定了用户的第一眼观感,如果画质不佳 ,便会让好的构图、好的技术付诸东流。因此,我们会在第一项测试中重点考察成像素质 ,看看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下能否保持高水准。(由于微信公众号画质压缩严重 ,需要原图的读者们可私信我们获取)

        白天:神仙打架 ,难分胜负

        光线充足的白天非常利于出片,只要手机镜头素质尚可,基本都能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 。但大部分情况下大家指的都是主摄成像表现,很多人忽视了超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的存在 ,它们的表现能与主摄不分伯仲吗?实际测试下来,结果让我有些吃惊 。

        首先是主摄部分,以下为中心放大100%的实拍样张。

        测试条件 :均为主摄高像素模式手持直出 ,相机固件保持最新状态(截止10月30日)。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: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雷科技摄制,禁止侵权

        可见 ,六款机型在这个场景下的表现都能让人满意,哪怕放大100%后其画质也完全可以直接发朋友圈 。除了算法差异导致的色彩不一致外,都有着一等一的画质和解析力。

        然后是超广角镜头的成像表现。

        测试条件:均为超广角模式手持直出。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,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雷科技摄制,禁止侵权

        从样张来看 ,六款机型的超广角镜头表现都算不错 ,虽然跟堆料到极致的主摄比起来有一定差距,但也提供了相当不错的第一眼观感,发发朋友圈 、发发微博还是绰绰有余 。

        这些手机之中 ,华为和荣耀的视角最广 ,容纳的画面更多,但畸变现象并不严重,值得夸奖 。

        最后是长焦部分 ,优秀的长焦镜头能够为摄影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满足用户丰富的构图思路,对重视拍照的旗舰手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为了保证公平性 ,所有手机在使用长焦镜头时只会变焦至官方建议的倍数,例如华为Mate 50 Pro会变焦至3.5倍,iphoness 14 Pro变焦至3倍 。

        测试条件 :所有机型设置为官方建议倍数,手持直出。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: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雷科技摄制,禁止侵权

        从画质来看 ,六款机型的长焦镜头成像差异有些明显,小米、华为、荣耀的选手由于拥有超高像素的潜望式镜头,对付这种场景简直信手拈来 ,画质和解析力完全不输主摄 。但vivo、OPPO以及苹果的表现就稍差一些了 ,虽然可用 ,但画质和“顶级”仍有差距 。

        夜景:一超多强

        在大家喜闻乐见的夜景部分 ,这个环节十分考验手机的硬件和算法 ,所以为体验各家对于夜景的理解,这组测试我全部打开了自带的夜景模式。

        测试条件 :均开启相机界面自带的夜景模式,均使用三脚架确保高出片率 。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从对比样张来看,华为和vivo的画面亮度无疑最高的,但vivo或许是算法介入过多,导致天空呈现出特别不自然的蓝紫色 。荣耀的亮度虽然不错,但背景出现过曝。小米、OPPO和苹果平分秋色,暗处亮度不高,细节几乎不可见。

        夜景中的长焦镜头部分,大体来说表现均有些不如人意 ,画面亮度不高而且细节表现不佳 ,眩光控制也不算好,大体上处于可用但不出色的水准。

        测试条件:均开启相机界面自带的夜景模式,并将倍数调至官方建议,均使用三脚架确保高出片率 。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对这六款旗舰机的画质表现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我也可以做总结了。

        首先是iphoness 14 Pro,作为第一款用上4800万像素的iphoness,高像素确实没白加,主摄的表现相比之前有了显著提升,论综合成像表现和安卓旗舰打得难分难解  。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iphoness 14 Pro 3X手持

        而不足之处则是 ,长焦和超广角镜头表现并不出色 ,尤其是长焦镜头的表现对不起8000多元的售价。

        其次是小米12S Ultra,凭借着最强的纸面参数和不俗的镜头素质  ,不同场景中发挥相当稳定 ,综合表现没有明显短板。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: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小米12S Ultra 5X 手持

        要说缺点的话 ,小米12S Ultra没有配备2X镜头,甚至没有在相机应用内提供2X变焦按钮的做法实在令人不解 ,这让我们在日常的使用中感到不太便捷。

        华为Mate50 Pro的整体表现非常稳定,虽然失去了徕卡加持 ,但画质表现依旧是行业标杆,论主摄成像的话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有不俗表现。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华为Mate50 Pro 3.5X 手持

        但华为Mate 50 Pro主要的短板还是在长焦镜头上,算法的不稳定使其成像表现有些飘忽,时而出色时而平庸 。好在 ,这些问题是能够通过系统升级、算法优化解决的,所以随着时间推移华为Mate 50 Pro在综合成像表现上依然是标杆产品。

        荣耀Magic 4 Pro的调校风格和画质表现与华为Mate 50 Pro十分接近,毕竟他们的配置和算法都算得上“师出同门” 。因此在实际测试中 ,他俩的表现可谓是难分难解。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:胜负难分,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荣耀Magic4 Pro 3.5X 手持

        而谈到缺点,荣耀Magic4 Pro的问题出在软件层面,取景框并非“所见即所得” ,让使用体验扣了一些分。但只谈成像素质的话,确实达到了行业一流的水平。

        vivo X80 Pro的整体画质表现没有问题 ,而且可选焦段也是六者中最多的然而,长焦镜头成像时过多地使用涂抹算法让样张观感变差,这也说明下一代的vivo旗舰很有必要针对长焦摄像头进行升级。

        从官方提供的参数配置中就能看到vivo的这颗长焦镜头配置比较一般 ,虽说vivo的算法很强,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希望下一代vivo X90 Pro 能够好好地升级一下长焦镜头吧 。

        OPPO Find X5 Pro是这些手机中发布时间最早的一款,为此在硬件上难免有些“吃亏”。当然,其主摄的表现依然对得起“旗舰”称号,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以较好的解析力和色彩准确度还原肉眼所见。只不过,副摄规格的不足使其在综合的成像对比中显得力不从心,在个别场景中处于下风。

        通过“画质”项目的对比我们发现,当前主流的旗舰手机主要的问题并不是主摄画质不行,而是副摄(超广角 、长焦镜头)的软硬件存在短板,从而在特定场景中出现了体验差异 。

        实际上,大多数旗舰手机对待副摄的态度也只是停留在“有无”的阶段,而没有真正走入到“好-更好”的讨论之中,毕竟在绝大多数的日常使用场景中,还是主摄成像占了大多数。因此,在智能手机主摄画质进步已经触顶的情况下,“卷副摄”几乎可以肯定会是未来的重点方向,但在提供更好的硬件之外,我们也希望手机厂商可以重视算法优化 ,改善画质。

        焦段体验:各有可惜之处

        对传统摄影工作来说,“焦段”的意义几乎和画质平分秋色。或者说 ,“画质”决定了摄影工作的上限 ,而“焦段”则是决定了下限。如果焦段储备不足,那么很多巧妙的构图手法都无法实现。而到了智能手机时代,理论上得益于传感器小型化和数码变焦功能的普及 ,智能手机能够实现更丰富的焦段变化,为智能手机使用者解放构图想象力。

        但在实际情况中 ,消费者对“容易实现”的数码变焦功能不感冒 ,而能够提供更好画质的“智能手机式光学变焦”又对手机内部空间的利用、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一般的智能手机均不会提供太多的可用焦段 。正因为如此 ,“焦段”的丰富与否对旗舰手机而言意义非凡,尤其能为“影像能力”之间的比拼提供差异化竞争卖点。

        在这次的对比横评中,我们也着重测试了六款旗舰手机的变焦能力,着重考察焦段可选的丰富程度,从另一个角度展现这些“影像旗舰”的另类能力。先来看硬件参数: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雷科技制图,禁止侵权

        在功能上,iphoness 14 Pro提供了四个选项,分别是0.6X(13mm)、1X(24mm) 、2X(48mm)以及3X(77mm) ;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iphoness 14 Pro 2X 手持

        而实际体验方面,小雷重点夸奖一下iphoness 14 Pro的2倍焦段成像,虽说是以4800万像素主摄裁切而来 ,但它的画质显然达到了可用的级别,足以说明其实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哪怕是数码变焦画质也绝对可用。

        华为Mate50 Pro和荣耀Magic 4 Pro都提供了0.5X(13mm) 、1X(24mm)、3.5X(95mm)和10X(270mm)四个选项 ,配合数码变焦功能足以覆盖日常大多数的摄影场景。

        小米12S Ultra作为六款手机中影像硬件配置最高的手机,只提供了0.5X(13mm)、1X(23mm)和5X(120mm)三个选项,令人颇感意外。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,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小米12S Ultra相机界面

        vivo X80 Pro提供0.5X(13mm)、1X(24mm)、2X(50mm)和5X(120mm)四个焦段 ,尤其是2X变焦选项的出现让用户能够快速切换至“人像拍摄”状态 ,在交互上比较友好。

        OPPO Find X5 Pro只提供0.5X(13mm)、1X(24mm)和2X(50mm)三个选项,没有提供更高的一键变焦选项,主要是因为硬件上不支持 ,更高的变焦只能通过数码变焦裁切得到。

        这一环节中,华为、荣耀和vivo明显是赢家 ,小米12S Ultra输在太懒不愿意做选项适配上,OPPO和苹果就不用多说了 ,没有一颗好的长焦镜头多少让我有些可惜(明明其他两颗镜头的表现那么出色) 。

        取景体验对比:苹果还是那个苹果

        “画质”、“变焦能力”属于手机摄影的“硬实力” ,而相机APP使用是否流畅、交互是否合理,这是“软实力”。在其中,“取景器”的使用体验尤为重要 ,是否流畅 、是否“所见即所得”将直接决定拍照的交互体验,同时能够把取景体验做好 ,也是“影像旗舰”必修的功课 。

        在六款手机中,iphoness 14 Pro的取景体验无疑是最好的 。除了基本能做到“即见即所得”外,iphoness还能做到相机APP切换时没有任何的割裂感。反面例子则是 ,有些机型会将相机APP的显示帧率锁定在60Hz,因此软件切换时能让人感到帧率间的剧烈波动 ,从而造成“割裂感”。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:胜负难分,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iphoness 14 Pro相机界面

        小米、vivo和OPPO的取景框表现几乎一致,除了帧率锁在60Hz以外也能做到“所见即所得” ,且较为流畅。

        除了流畅性和画质外,取景器是否有足够多的辅助对焦功能和信息数据参考,也是权衡该产品是否专业的重要依据 。其中,构图辅助线、电子水平仪等功能,就应该是影像旗舰们的标配。

        首当其冲该受到批评的产品是是iphoness 14 Pro,它的问题在于功能比较简陋,虽然有基本的构图辅助线和水平仪功能 ,但无论是样式还是功能都不如安卓旗舰,当我们在摄影时需要更多的信息辅助拍摄 ,iphoness 14 Pro可能帮不了你。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:胜负难分,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iphoness 14 Pro相机界面

        华为、荣耀和OPPO都拥有完整的电子水平仪功能,构图辅助线也有较多的款式可供选择 。只不过在电子水平仪的实现逻辑上每家厂商的做法都不太一样,行业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频繁更换手机,那么一定的学习成本是少不了的。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: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荣耀Magic4 Pro相机界面

        小米12S Ultra无论在什么场景 、什么模式下都能开启电子水平仪功能 ,俯视拍摄时也会提供更加精准的双十字电子水平仪。不过小米的电子水平仪和其他几款手机有些稍稍不一样,它是通过构图线来实现的,观感并不直观。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小米12S Ultra相机界面

        vivo X80 Pro给出了一份满分答卷,不但拥有电子水平仪、双十字定位水平仪 ,而且在拍摄时它还会用一个小黄点来告诉你取景框中的最中心点在哪里,在构图辅助功能上几乎做到了完美。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vivo X80 Pro相机界面

        虽然大多数消费者可能不会用到甚至不知道构图辅助线 、电子水平仪的存在 ,然而作为“旗舰手机”,我们认为类似的功能不应该缺失。在这个对比环节中,除了iphoness 14 Pro这个“异类”之外,其他五款安卓旗舰均能提供一定的辅助摄影功能,让手机既能满足小白用户的随手拍需求,也能满足专业用户的严肃摄影需求 。

        人像表现:谁才是最懂小姐姐的那一位?

        智能手机在更多的场景中大放异彩,同时也不局限于风光摄影和记录生活,“人像摄影”逐渐成为智能手机重要的功能场景之一。在人像摄影的场景中 ,我们需要重点考虑几项能力。

        首先是人像磨皮,考察重点是是否能同时满足遮瑕、美白的需求,又能做到“不着痕迹” ;其次是背景虚化,重点考察观感是否有割裂感、模拟景深的自然度和虚化光斑的美观度 。最后是基本的色调 ,着重考察肤色是否自然 。

        从结果来看 ,vivo X80 Pro无疑是人像摄像的顶尖高手,不光是因为特有的2X人像镜头、50mm专属焦距和“蔡司人像模式” ,更是因为恰到好处的算法处理,让样张一举捕获了小姐姐的芳心 。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同时可以见到,vivo X80 Pro的背景虚化能力相当出色,“抠图”没有明显痕迹,光斑非常接近大光圈镜头的真实效果,且有一定的前景后后景的景深过渡 。

        同时 ,出色的肤色和细节表现让样张加分不少 ,大体来说非常接近专业相机的成像观感和恰到好处的美颜表现,使其得到了小姐姐的充分肯定 。

        荣耀Magic 4 Pro在这个环节让我略有失望 ,它的抠图表现不太稳定,反反复复拍摄了好几次才选出一张让小姐姐满意的照片;另外,对比其他几款产品肤色会轻微偏红 ,好在细节依然比较出色。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: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在默认模式下,华为Mate 50 Pro的人像虚化效果最为明显 ,颇有传统摄影中大光圈镜头拍摄产生的“空气切割”效果 。考虑到所有机型都提供了“光圈可调”的选项 ,所以虚化程度的强和弱,这里不作具体评判。

        至于成像效果,华为Mate 50 Pro发挥非常出色,抠图见不到明显痕迹且边缘过渡自然,人像肤色表现恰当,白净之余也有一丝红润。个人认为 ,该人像表现称得上“可圈可点” 。不过在整体的色调上不如vivo X80 Pro来得生动自然,但也在伯仲之间。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小米12S Ultra的人像表现从“技术”层面似乎还不错,默认状态下背景虚化到位且“抠图”痕迹不明显,但在肤色上不够自然红润,难免地会被扣一些分。或许,适当地进行一些AI处理以校正(甚至是美化)人物肤色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毕竟对大多数人像摄影需求,“好看”的权重要比“真实”更高。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: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OPPO Find X5 Pro的人像样张表现尚可,但在皮肤的优化上不如vivo 、华为机型做得讨喜;背景虚化表现中规中矩,人-景分离比较干净,但虚化的质感上“数码处理”的痕迹还是明显了一些 ;由于硬件的限制,画质不够细腻 ,画面也有一些偏绿的情况。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iphoness 14 Pro的人像摄影乍一看还不错 ,但细看的话可以见到手机对被摄者的皮肤几乎没有任何处理,画面也没有进行提亮和重新调色 ,所以光线分布并不均匀。背景虚化受限于光圈和传感器面积也不明显,“真实感”充足,但“氛围感”欠缺。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,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iphoness 14 Pro人像

        模特小姐姐主观地认为vivo X80 Pro的人像样张表现更好,原因在于人像肤色、整体色调和背景虚化的表现均胜出一筹 ,虽然有进行处理,但却不易发现处理的痕迹。

        由此可见,智能手机的人像摄影功能并不是简单的“炫技” ,除了算法的优劣外更考验影像调试团队的审美功底。从硬件来说vivo X80 Pro并不拔尖,但凭借更深刻的用户需求洞察,完成了“结果”上的逆袭,相信多少能给行业带来一些启发。

        写在最后:手机影像进化无止境

        综合各方面的对比,我们可以下结论了。

        可以说 ,本次参加横评的六款机型均是市面上顶级的“影像旗舰” ,软硬件 、成像画质和操作体验均能代表行业最高水准 ,虽说在横评对比中每款机型的体验会有些差异,但依然称得上“随便挑一台 ,都能满足绝大多数影像需求”。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六款机型的优缺点 ,小雷特意整理了一份表格。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:胜负难分,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雷科技制图,禁止侵权

        体验完六台旗舰手机后,小雷不禁发出疑问 :如今智能手机影像实力进步神速,未来能否真正取代相机?下一个发展节点又是什么?

        六大旗舰影像横评:胜负难分,但iphoness除外(影像旗舰机)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手机能否取代相机 ?答案显然是完全不可能。受限于产品体积和内部空间利用 ,相机作为专业的摄影器材只为一个场景服务,但手机却要考虑其他使用场景,“拍照”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功能而。

        别的不说,光是传感器尺寸这一点的差距就足以让手机望而止步 。个人认为 ,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无论再怎么发展,其定位依然是“记录生活”而不是“专业创作”,智能手机是拍照场景中的重要补充,比如说不需要严肃摄影(商业摄影、记录封存等用途)的场景,就可以掏出智能手机 ,轻松愉快地记录眼前一幕 。

        因此,智能手机没有必要考虑如何超越相机 ,而是要考虑如何不断地提升便携性 、易用性、趣味性,在满足这些前提下再去思考如何提升影像素质 、摄影能力。

        最后一个问题,手机摄影发展至今在多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惊喜 ,比如画质提升、夜景能力提升、甚至是焦外虚化的效果,以及长焦、暗光、微距的能力 ,让手机看起来更全面、更便捷 ,随手拿起来就能拍 。

        手机影像的未来发展,小雷依旧坚定地认为会继续往计算摄影以及更多AI功能上发展 ,从文章中的结果也能看到 ,关于手机的画质部分其实已经快“卷”到头了,如今旗舰手机的影像配置也已“封顶”,正如前文所言,如何在易用性和趣味性等领域取得进展 ,才是未来的主要方向。

        实际上从2010年开始,就有手机厂商提出了计算摄影的概念 :通过算法提升图像的动态范围和细节表现 。随着手机摄影头数量的增多,又有厂商通过将两个摄像头的像素进行融合来增强画质,只不过当时受限于手机处理器的性能,计算摄影的作用并不明显。

        今非昔比 ,智能手机SoC算力的突飞猛进,乃至专业级独立ISP(影像计算芯片)的出现 ,让智能手机能够在计算摄影领域实现更多从前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 。

        比如,小米澎湃C1芯片在搭配小米自研算法的情况下,能够将大幅度提升影像最基础且最重要的三个参数:自动对焦(AF)上能大幅提升暗光 、小物体及平坦区域的对焦能力;白平衡(AWB)更精准,自动曝光(AE)更准确 。vivo的V1 芯片则是能实时降低画面中的噪点,让照片看起来更加纯净,再搭配vivo的自研算法,让手机有“夜视仪”一样的效果,这一点我们从样张中也能略知一二 。

        而未来 ,在“计算摄影”的帮助下智能手机摄影将变得“既专业又小白”。专业是指,智能手机能够实现更多高阶图像处理技术,如自动白平衡、白加黑减自动曝光、色相饱和度矫正等,让智能手机拍摄的照片品质更上一层楼,就如专业摄影师出品;小白是指 ,在AI识别构图 、摄影指导等功能的支持下,不具备摄影知识的普通用户也能拍出构图合理 、主次分明的照片 ,且图像算法将在后台悄然 、快速地运行 ,普通消费者全无感知。

        如今讨论“手机摄影”已不是单纯地讨论软件或者硬件 ,只有软硬结合、共同进步,才能让影像效果更上一层楼 。通过软硬兼施,未来的手机影像自然也会更贴近用户的日常,让普通大众能够轻松地接触摄影 ,实现真正地大众化,小雷认为这才是手机影像发展的初衷。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