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明细 要求(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明细表)

        齐鲁晚报记者 高寒

        4月14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邀请省财政厅负责人等介绍改革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有关情况。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介绍 ,《实施意见》将围绕简化项目预算申报,大力推行“经费测算说明制”等容缺申报方式 ,除50万元以上的设备费外,其他费用均无需编列预算科目,只需提供基本测算说明即可。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 。刘兴云介绍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仅省级财政2022年投入就达145.2亿元,是2018年的4.5倍 。“但我们也发现,在政策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经费管理刚性偏大、科研人员获得感不足等问题。”为此,省财政厅会同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在系统总结前三轮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坚持问题导向 、需求导向、目标导向 ,研究提出32项集成式落实措施 ,经省政府审议,出台了《实施意见》。

        刘兴云介绍,《实施意见》聚焦“解决真问题”和“真解决问题”,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靶向发力。

        首先,《实施意见》聚焦强化部门协同 ,建立分工管理机制。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建立“财政对支出任务 、部门对具体项目”的经费预算管理模式 。

        其次,《实施意见》聚焦简化预算编制,推行便捷服务机制 。刘兴云介绍 ,《实施意见》从便利科研人员的角度出发 ,简化预算编制申报等内容和程序 。比如,围绕简化项目预算申报 ,大力推行“经费测算说明制”等容缺申报方式,除50万元以上的设备费外,其他费用均无需编列预算科目,只需提供基本测算说明即可 ,并且在评审时还可以作出补充完善。再如,围绕简化费用类别确定程序 ,财政部门 、项目主管部门在下达具体科研项目预算时,不再区分费用类别,改由项目承担单位在下达项目科研团队时再确定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的总体额度 ,使费用确定更加贴合科研一线实际。又如,围绕扩大预算自主权,进一步拓展包干制实施范围 ,将人才和软科学领域项目纳入试点范围 ,并鼓励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独立法人科研机构自主开展试点工作。

        第三,《实施意见》聚焦改进支出管理 ,完善高效运行机制 。为促进经费开支更加实用高效 ,《实施意见》放权赋能。具体来说,一是推动经费拨付更“快”。实行“直通车”限时拨付管理,预算批复下达后,由项目主管部门在项目任务书签订后30日内,将经费直接拨付项目承担单位,有紧急需要的,还可在预算批复前预拨科研经费,以避免出现科研项目“等米下锅”的情况 。二是推动经费使用更“活”。将设备费预算调剂权下放至项目承担单位,设备费以外的直接费用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负责人。对急需的科研设备和耗材,实行“特事特办、随到随办”采购机制 。科研项目结余资金不再收回,全部留归项目承担单位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直接支出。三是推动工作保障更“优”。实施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推行多业务“一站式”“一票式”报销机制,紧急事项必要时先支付、后审核 ;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进度和经费使用实施“双研判、双提醒”,并承担科研财务决算编报,以便科研人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搞科研创新。

        第四 ,《实施意见》聚焦激发内生动力 ,优化收入激励机制 。《实施意见》坚持把人的因素作为创新核心 ,加力推出一揽子对科研人员的组合式激励措施 ,着力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收入分配新机制 。一方面 ,着力解决绩效支出“有没有钱、敢不敢发”的问题。对科研间接费用扩大计提基数 、提高计提比例,其中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的间接费用计提比例最高可达60%,并规定间接费用可全部用于科研人员的绩效支出,且明确财政科研项目绩效支出不作为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调控基数。另一方面,着力解决绩效报酬“主要由谁发 、重点发给谁”的问题。鼓励高校 、科研院所充分运用薪酬自主权,在分配绩效工资时,重点向成效突出的科研人员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倾斜,对高层次人才还可以实行协议工资制 、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绩效工资倾斜等多样化的薪酬激励方式,形成“以绩效论英雄”的激励导向 。

        第五,《实施意见》聚焦拓宽投入渠道,构建多元引导机制。进一步加强财政 、税收 、金融等政策的协同,强化奖励、考核、挂钩等机制的运用,引导各方面共同加大创新投入 。一是引导企业“增投入”。实行企业研发投入“多投多奖、少投少奖”的财政补助制度,实施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的考核机制 ,切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二是引导社会“增投入”。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基金运作管理,加大科技股权投资改革力度 ,吸引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科研创新领域。三是引导机构“增投入” 。将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投入及绩效情况作为预算拨款的重要依据 ,以创新增投入 、以投入促创新。

        最后 ,刘星云介绍,《实施意见》聚焦提升经费绩效,健全评价监督机制。《实施意见》提出,对科研项目的评价和监督 ,要尊重科研创新规律 ,避免干预过多 ,努力为科研人员创造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