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亮高招 解难题 办实事——信宜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成效

        中国改革报广东记者站6月16日讯 (记者 刘尚文 通讯员 陈飞虎 高干 罗浩)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 ,信宜市始终坚持“党员干部受教育 ,群众得实惠”的目标方向,高度重视,高位推动 ,充分激活全市党支部细胞,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高招”,打造出学党史 、办实事 、服务群众的高效“为民资源调度网” ,实现群众诉求与党政资源的无缝对接。如:5月7日下午 ,信宜市委书记罗汉杰与所在支部党员到该市东镇街道解放二社区“报到”,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投入“为民资源调度网”中,领取任务 、服务群众。信宜市委主要领导带头到基层办实事,从上而下作出了表率 。

        亮高招 解难题 办实事——信宜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成效

        信宜市委书记罗汉杰 ,信宜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庆带队调研入城碧道规划建设

        截至6月4日,在“为民资源调度网”的连接调度下,信宜市19个镇(街道)、402个村(社区)、1987个基层党组织的4万多名党员累计为群众办实事8157宗(其中乡村振兴类1912宗,民生服务类3247宗,政务服务类252宗,安全监督类1785宗,司法惠民类961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592场次,直接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3517个 。信宜市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初步成效 。

        强化学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信宜市及时成立了以信宜市委书记罗汉杰为组长的信宜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从该市抽调8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 ,下设协调组 、宣传组、材料简报组、实践活动组、指导联络组等5个工作组。指导联络组下设7个巡回指导组,由30多名干部组成 ,突出“三个抓”督导(创新方式抓督导、率先垂范抓督导  、从严从实抓督导)。5月底,巡回指导组已完成对该市各单位的第二轮巡回指导  ,信宜市1987个党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均达到“五有”标准 ,即有领导机构、有工作阵地、有实施方案 、有会议记录、有浓厚氛围 ,为信宜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

        用好“红色地标”,让党员实境实情学起来

        在具体学习过程中 ,信宜采取形式多样的举措,强化学习,确保成效。坚持支部带学、督促党员自学 ,并用活、用好当地的“红色地标”。深挖掘、巧构思、抓整合 ,把信宜市内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资源。信宜市委常委集体到怀乡镇“初心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之《忆先烈》口述历史微访谈节目 ,邀请市内有关老领导、党史专家、学者通过电视录播形式回忆12名信宜籍烈士革命事迹;编纂出版《信宜市红色革命遗址博览》,收录红色遗址86处;策划推出红色印迹“微游线路”,将红色地标串连成线,其中怀乡起义指挥部旧址和“初心堂”累计接待740多个单位共26300多人次到点学习 。截至目前,信宜市各级党组织累计到“红色地标”开展学习教育1103场,受教育党员干部超4万人次 。

        形式多样学党史,爱党爱国情育起来

        亮高招 解难题 办实事——信宜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成效

        信宜市召开党史专题宣讲会

        同时 ,灵活多样推动各界学。召开信宜市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邀请茂名市委宣讲团成员作宣讲报告 ;信宜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办组织110多名党员干部开展红军长征场景模拟体验学习活动 ;信宜市委宣传部 、信宜市教育局在怀乡镇中心小学举办“红色主题阅读、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现场推进会;信宜市委宣传部设置“党史墙”“学习阁”,让党员干部接受熏陶;信宜市委党校打造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从党史故事中汲取奋进的力量》等专题精品课程  ;信宜市税务局创新VR全景技术“沉浸式”学党史;东部山区新宝等镇的村委会结合地方语言习惯,每天邀请数名“涯歌”“发烧友”通过广播站进行才艺表演,用唱“涯歌”的方式颂党恩 、跟党走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干部群众快速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氛围当中。截至目前 ,该市邀请党校讲师 、专家学者开展培训167场次 ,培训党员干部约2.64万人次。

        此外,信宜市委组织部切实抓好外出流动党员和老党员的学习教育。截至目前,共组织外出流动党员5911名集中学习党史713场次,累计发放资料5380份 、发送电子教材超3.6万份 。引导保障老党员用心学 。以基层党委、支部为单位,通过组织领学 、宣讲带学 、分组研学、线上推学等方式 ,举办歌唱朗诵、体育比赛 、舞蹈创作 、座谈会、主题征文等文体活动 ,引导服务好老党员学习 。对年龄较大 、行动不便、出行不易的老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活动,竭力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五措并举,打造学党史办实事“为民资源调度网”

        信宜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把学党史的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实效上,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

        在实践中,信宜市摸索出“党建引领 、信息抓取 、数据分析、群策群力 、践诺公示”的五措并举做法 ,实现群众诉求与党政资源的无缝对接 ,打造学党史办实事服务群众的高效“为民资源调度网”。

        党建引领,把民情民忧“抓”出来

        党建引领构筑框架“资源调度网”。信宜市印发了《信宜市关于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方案》,构建、升级“村到组 、组到户、户到人”三级党建网格,把该市各级党员和各类资源以“大网络”的形式互联起来 ,随时随地为群众服务。

        各基层党组织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民情联络站,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民情联络站站长 ,统筹协调村(社区)党组织做好民情、民意、声收集工作 ,确保信息抓取迅速全面真实有效 。

        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大数据找出群众反映最多的诉求和最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优先调度人力物力解决 。结合有关责任单位的履职情况,深入挖掘症结所在,并反馈至有关单位立刻整改 ,如哪个单位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态度不好 、办事流程不合理等问题在大数据分析下一目了然 ,配合上限时整改制度,有力地提高了信宜市行政服务效能、有效地提升了人民群众满意度 。

        践诺公示,让民生实事办起来

        群策群力团队作战各司其职 。对信息抓取环节摸排出来的问题诉求和大数据分析环节反馈的优先办理清单,村(社区)党组织须积极主动与党建共建成员单位做好沟通 ,并督促他们做好任务认领和执行工作。5月19日 ,信宜市东镇街道党委召开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解放一社区等20个社区和党建共建如成员单位出席了会议,会上各社区党组织书记提出待研究解决的有关问题,各成员单位立足自身职能和党建共建责任 ,围绕所在社区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进行交流 ,研讨对策 ,共谋发展。其中梅江社区党组织书记在会上提出的安全隐患问题 ,信宜市公安局巡警大队当场认领,并与相关单位在会后马上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制定计划、跟进解决。

        践诺公示挂单销号事事落实 。该市印发《关于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开展践诺行动的通知》,要求信宜市机关 、事业单位、国企 、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到报到社区开展践诺行动;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认领“承诺项目”并完成后,由社区党组织进行验收评估,填写“为民办实事”项目验收单 ,并及时向人民群众公示 。

        截至5月24日,信宜市1987个基层党组织全部实行“学党史办实事”公开上墙,接受群众监督 ;强化结果运用 ,把各级党组织及其党员在“为民办实事”践诺行动中的实际表现作为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情况考核、以及党组织评星定级的重要依据。通过系列举措 ,信宜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中的各类任务得到迅速落实,收到良好成效。

        “为民资源调度网” 激发全体党员砥砺奋进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在“为民资源调度网”的牵动下 ,信宜市全体党员干部全部行动起来 ,将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所学转化为奋进之力,全力以赴用功办实事,结合2021年信宜市十件民生实事,从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事业入手 ,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 、难点问题。截至目前 ,信宜市各级党支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592场次,办理民生实事3517宗。

        优化交通环境,让群众出行道路“宽”起来

        公路建设方面,6月11日,被中国公路学会认定为全国第二条“最美绿色高速”的云茂高速建成通车,结束了信宜市东部山区无高速经过的历史 ,为该市人民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 ;省道283线西江至河吕段改建工程(云茂高速北界连接线)已建成通车  ,信宜市环东大道(东镇旺同至丁堡)除下村铁路桥外已建设完成;玉都快速干线东线B段、玉都快速干线西线水口至工业园段、玉都快速干线东线C段工程稳步推进;育才南路已完成55%总工程量;砺儒大道新建工程已完成施工图设计。

        桥梁治理方面,辖内高垌桥、太保庙桥、水库桥、坳头桥、朝阳桥等危桥修缮维护工作正密锣紧鼓开展。

        同时 ,狠下功夫治理群众密切关注的交通拥堵“黑点”,对信宜市区迎宾大道南交叉口等20个交通拥堵点(段)开展针对性治理,累计增加(改造)交通信号灯17组 ,建设公共停车场3个,增加停车泊位2187个 。其中 ,信宜市教育城环校西路和接驳站前大道已实现通车,困扰市民多年的区域附近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拥堵的难题得到改善。

        直击民生痛点 ,让群众寻常生活“乐”起来

        就业方面,组织举办“稳岗留工”大型招聘会,提供各行业工作岗位3000余个;持续开展“粤菜师傅”培训课程,为群众提供工作岗位超2.5万个。

        农贸市场改造方面 ,分两期对城区和镇(街道)26个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首期规划升级改造17个,总投资约3700万元,改造面积约26000平方米 ,要求在2021年年底前完成升级改造工作 ,目前首期已分为四批次持续有序推进中。升级完成后可分别达到国家级和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农贸市场标准。医疗卫生方面,信宜市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全面开通扫医保电子凭证码支付功能,实现了信宜市内医保身份凭证从“卡时代”进入“码时代”;信宜市医疗保障业务实现政务服务中心专窗“一站式”办结;已支出约2.6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3.88万平方米的信宜市人民医院二期工程主体工程完成率接近70%;信宜市妇幼保健院新院所有主体工程完成进度均达100%,已进入设备安装及管线铺设阶段。

        亮高招 解难题 办实事——信宜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成效

        信宜在市区高中学校、职校开通客车“点对点”接送服务

        教育方面,在信宜市区范围内面向2.56万中小学生开通客车“点对点”接送服务,使学生不出校门便可坐上回家的客车。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附属幼儿园 、信宜市第六中学小学部综合楼、信宜中学综合大楼建设已进入尾声,建成后将为该市新增学位4700个;信宜市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预计于9月投入使用,将有效解决该市范围内7-15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难问题 。

        写好“水文章”,让群众心田“润”起来

        重点开展城区自来水厂迁建及供水管网建设工程,该项目首期投资近3亿元 ,建成投产后,将连接玉都快速干线(东、西线)两条供水大动脉以及信宜城区现有供水管网 ,可解决未来30年50万人口的用水需求。

        不遗余力保证水污染治理实效 ,推动信宜市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 ,开展“四水联治”(治污水、保供水、防涝水 、美好水)三年专项行动 ,重点开展“关猪场、打偷排、截污水、重治理”专项治理行动 。年内累计排查并整治鉴江污染问题189个 ,其中涉污水排放问题52个;关闭 、整改养殖场54个,停养生猪1.08万头;清理垃圾堆放“黑点”55处;整治、取缔洗砂场7个;清理整改河道“四乱”21宗。

        扎实铺开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作,聚焦解决农村群众饮水难问题 ,围绕新增保障农村集中供水人口25.2万人的目标任务 ,将实施农村集中供水纳入2021年信宜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通过现有16座水厂扩网解决约6.5万人,通过新建161套一体化供水设施解决约18.7万人 ,共解决25.2万人的集中供水问题。

        建设美丽乡村,让城乡人民笑起来

        在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安排信宜市直单位与村(社区)结对帮扶人居环境提升,目前 ,信宜市已有342个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250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村庄保洁覆盖面和垃圾处理率达到100%。“西江画廊”碧道、“山水画廊”碧道等工程已完成基础和路面建设,与“锦江画廊”碧道形成全程139公里的环城碧道。

        亮高招 解难题 办实事——信宜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成效

        信宜“锦江画廊”碧道建成

        在乡村振兴方面,当前正值三华李上市季节 ,信宜市主要领导带领该市4000名党员干部争当“果保姆”助力群众销售三华李32万吨。位于钱排镇的“三华李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于5月15日开园。产业园以三华李种植加工为核心,园区规划了仓储物流、电商平台等多个项目,可辐射带动周边群众30万人以上,加快沿线乡镇经济发展 。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