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昭通包谷垴乡:“四有四化”抓党建筑牢战斗堡垒

        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工作的战斗堡垒,村干部群体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神经末梢”。如何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村级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成为巧家县包谷垴乡发展的一道考题。今年以来,包谷垴乡立足实际,以“四有四化”为抓手 ,积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多种形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干部待遇等创新举措 ,切实让群众明显感受到基层党建工作“实起来 、活起来 、强起来、硬起来” 。

        有场议事,阵地建设规范化

        “抓基层党建,要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包谷垴乡党委书记何锡华说 。大家凝聚智慧,提炼出以“团结拼搏、无私奉献、永远奋斗”为主题的包谷垴抗震救灾精神 ,并且整合资源,打造建设了“包谷垴抗震救灾精神”主题广场和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基层党建红色楼道文化墙;建成1个多媒体影音功能完善、可容纳150余人的大讲堂 ,着力解决了基层党建工作中阵地管理不善、服务单一 、效能低下等问题 ,综合服务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

        该乡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 、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 ,打造建设了47个党支部阵地 。同时,为8个村(社区)党总支和党政机关支部、青年人才支部连通互联网,完善活动服务场所等相关基础设施,安装好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使党建远程教育服务项目得到延伸 。

        有人管事,党员教育常态化

        在谈到“没人干事”这个话题时 ,包谷垴乡党委副书记孙华坤感慨地说 :“以前 ,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大都是一些老党员兼着干,也没有额外收入,年轻人望而生畏,没人干事成了困扰基层的瓶颈 。”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该乡围绕日常管理有力、培训教育有效 、服务群众有为、整体功能提升的目标,用好新时代学习大讲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和微课堂 、新媒体等平台,常态化开展党员教育。

        该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开展了3期“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 ,491名党员参加培训。组织80余名在昆流动党员暨外出务工人员座谈,扎实抓好流动党员教育。举办10期“干部课堂”和3期“道德讲堂”,号召全乡党员干部向张富清 、张桂梅、黄文秀等先进模范学习,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党员意识 。

        有钱办事,管理服务精细化

        据介绍 ,前些年村级开展工作完全依靠上级财政支持,即便有了好的想法,往往因为没钱办事只能搁浅,导致部分村干部工作热情不高 。近年来,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按照规定 ,可以提取一定数额的集体经济资金作为村组干部的待遇补贴,有力地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另外,该乡党委在及时足额划拨党建工作经费的基础上 ,统筹8个村(社区)党总支成立了包谷垴乡启程集体经济管理有限公司 ,通过优质的食品原材料加工配送,承接农村危旧房拆除、小型管网、道路开挖和硬化、退耕还林等技术性不高的项目,按照经营利润分配方案提成补充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全乡8个行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特别是包谷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8万元 ,确保基层党支部有钱办事。

        有章理事,组织生活正常化

        “基层党建要想实现量的累积  、质的飞跃,就要着力强弱项 、补短板,夯基础 、求突破 ,在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要求中 ,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规范提升 、落地生根。”包谷垴乡党委组织委员龚立勋满怀信心地说 。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该乡通过严密党的组织体系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创新基层活动载体,严格落实“三会一课” 、主题党日等“五项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 ,积极开展党性主题鲜明、党员乐于参加的主题党日活动 ,切实以党建促进扶贫工作创新,使党组织生活能贯穿村级事务。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