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党支部书记如何进行科学决策(党支部书记如何进行科学决策工作)

        科学决策是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一班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集中反映,是党支部书记领导工作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党支部书记经常性的工作。

        这里说的决策是指党支部书记为了实现对本单位、本部门政治、思想、组织领导所作的决策。

        党支部书记决策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同时又要符合本单位 、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就其内容来说,主要包括 :

        本单位 、本部门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所做出的决策 ;

        就本单位 、 本部门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重大方针、方法手段以及党员和干部管理等方面所做出的决策 。

        科学决策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 、科学的决策程序与方法

        根据科学决策的理论,党支部书记的决策应按照以下基本程序和方法来进行:

        一是找准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找准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是党支部书记决策的第一步,而找准问题是正确确定决策目标的前提。

        所谓找准问题,就是找到决策对象存在的矛盾。

        这些矛盾既可能是某种潜在的障碍或完成任务的阻力,也可能是一种新的需要开拓的工作,或者意味着一种改进的机会。

        找准问题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调查研究,掌握材料。

        在提出问题时需要着重调查和掌握的信息有:

        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在本单位 、本部门的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本单位 、本部门行政 、生产任务和党支部自身建设情况;

        对本单位 、本部门全局工作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环节;

        本单位、本部门群众的思想问题;

        关系本单位、本部门利益 ,影响本单位、本部门生产、工作和生活秩序的问题。

        其次 ,分析研究,提出问题。

        为了准确地 提出问题,党支部书记要善于对上述各方面的信息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 存真,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地筛选、改造和制作,站在全局的高度,找出反 映事物本质的关键性问题。要根据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民主的要求和正常的 工作程序,分别由支部党员大会 、支委会等对需要决策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论证。

        再次,判明问题性质 ,确定决策目标。

        一个好的决策目标应具备这样几个基本条件 ,

        目标的政治性———决策的目标应该是有关政治原则、方针政策性的目标,而不是具体事务的目标,也不是有关工作细节的目标。

        目标的一 致性———决策目标要与党的总目标 、上级党委的工作目标和本单位、本部门中心工作的目标保持一致 ,做到有机结合,相互衔接。

        目标的针对性———决策目标必须有的放矢,切中问题要害 ,并选中问题的突破口。

        目标的具体性 ———决策目标要具体明确,以便在完成的量上能较好把握。对确定的目标只有一种准确的理解,不能有模糊不清的含义。同时 ,要有衡量目标是否达到规定性量的具体标准 。

        目标的可行性———切实可行是决策目标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

        即使是最好的决策目标,如果没有或缺乏实现的可能,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确定目标要定得适当,应该注意防止好高骛远 、急于求成的主观主义偏向和胸无大志 、目光短浅的保守主义偏向 。

        二是拟定方案。拟定方案的一般要求是:

        完备性——备选方案要尽可能齐全多样,以供比较选择有较大的余地,尤其是不要遗漏最佳方案 ;

        翔实性——每一备选方案的内容都要尽量翔实,以便于对其可行性作出判断以定取舍;

        相斥性——两个方案相比较,找到二者的本质区别,为取舍方案下定决心提供依据。

        三是选定方案。

        选定决策方案是决策程序中的关键步骤 。

        首先要搞好分析评估。

        分析评估方案就是对备选方案 ,从理论上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评比估价,从众方案的优劣分析中作出结论 。分析评估要围绕确定的决策目标进行  ,比较每一个方案对实现决策目标的价值。

        评选价值的标准主要是:

        一要看方案能保证实现决策目标的可靠性。

        二要看能否保证付出最小的代价 ,取得最大的实际效果。

        三要看实现目标承担的风险的大小。

        四要看方案实施后产生的副作用多少。

        其次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决策方案。

        党支部书记要通过支委会或支部党员大会进一步权衡比较 ,作出决断 ,选取其一,或综合成一。

        在作出决断时应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一要坚持支委会或支部党员大会,召开会议应该达到党章规定的法定人数。文件、资料要提前发给与会同志,以便于他们全面了解情况 ,进行调查研究,准备意见。讨论问题应发扬民主,让与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 。

        审查方案不是单纯的经验性讨论,而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综合平衡和测算验证 。

        二要坚持支委会或支部党员大会,在决策重要问题时都要严格实行表决制度,少数服从多数。常规性问题应由到会人员的半数通过。在特殊情况下 ,也可将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

        三是增强决策的透明度 。凡是不属于必须保密的决策 ,都应创造条件,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 、监督和参与决策。重大问题应让群众知道。在决策决断阶段,应根据问题的性质、环境条件等不同情况, 把决策内容向公众公开,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 ,提高党内外群众对决策的理解程度,增强承受能力和贯彻执行决策的积极性 、创造性 。

        二、实施决策方案中应注意的问题实施方案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系统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馈、 总结 、调整和完善的往复过程。

        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

        一是制订周密的实施计划。只有编制出具体的实施计划,才能合理地组织力量,协调关系 ,安排进度 ,把决策具体化,保证决策目标得以实现。实施计划有总体计划和分期分批执行的计划,总体计划一般包括:执行决策的单位 、部门负责人;总体目标的分解项目和要求 ;给定条件;实现目标的程 序 、期限等内容。有些决策目标的实现,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根据实现目标的阶段性要求,制订分期分批的执行计划。

        二是选点试行,总结经验。除属于某些突发性问题的决策和十分紧急的情况之外,常规决策在实施前应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 ,检验决策方案的正确程度,以便及时进行补充、修正 ;探索总结实施决策方案的具体方法步骤 , 明确突破点和注意防止的倾向性问题,了解党内外群众的各种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便顺利地实施决策 。

        三是依靠群众,全面实施决策 。要把决策的目的、意义 、具体决策目标及实施步骤、方法等告诉群众,以使广大党员 、干部和群众明确目标 ,心中有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 。

        四是落实责任,监督检查 。监督决策实施的情况、检查实施效果 、及时补充和修正决策方案 ;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决策责任制度的执行情况,防止出现决策实施中的主观随意性和轻率从事,凭个人好恶 、以情感代替决策等不良现象。

        五是注意反馈,及时修正调整,进行必要的追踪决策。

        决策正确而执行不力时 ,采取有力措施排除阻力 ,坚决贯彻实施 ;决策目标正确 ,总体方案合理,而需要作局部调整和改动时,尽量修正和完善 ,保证全面实施 ;当发现总体决策方案错误或主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而无法实施原决策时,就要坚决及时地进行追踪决策。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