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经验分享|项目管理怎么做?(项目管理 怎么做)

        经验分享|项目管理怎么做?(项目管理 怎么做)

        01 项目管理是什么?

        可能你现在对项目管理没有概念,或者觉得它是一个很玄的东西,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你的项目还没有大到一定程度 ,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有人承担起了项目经理的角色。但我觉得 ,产品经理是一定要懂项目管理的,否则在各种团队项目紧急的情况下,是难以攻坚的。

        举个我自身的例子来讲 :

        1年左右 ,我对产品经理的认知是:产品经理为结果和效果负责,如果结果达不到预期,就是执行人员的问题。

        后面我发现这种想法并不能让我成长,因为我忽略了最终结果很大一部分影响因素:过程 。

        我原来以为就是把文档写好 ,把需求讲好,验收做好 ,就可以保证结果好。但其实尤其是随着团队规模的上升,过程的变数也越来越多,关联方也越来越多,随波逐流式的工作方法已经捉襟见肘,往往当你没有预期规划去做某些事的时候 ,就是你被牵着鼻子走的时候 ,也是你感觉到累的同时,对结果毫无掌控力的时候。

        于是现在 ,我把我的认知修正成为:产品经理是结果导向,而结果导向的前提是过程控制。

        这不单单是怎么跟项目的问题。“跟”很像篮球比赛里的盯防 ,可能可以灵活放手单人,但面对复杂的挡拆就毫无办法,这个时候就需要“管理”的意识 ,打一些全局联防 ,花一些时间来梳理,有章法去做事 ,才不至于失败 。

        02 我要讲什么?

        当然每个团队的问题、氛围 、规则制度都不一样 ,而最合适的方法永远都是来自于你对自身团队问题的梳理。所以我在这里的分享有三点目的 :

        • 意识到项目管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 给项目管理提供一种思路。
        • 传播项目管理的视角和心态。

        03 项目管理解决了什么问题 ?

        一开始 ,我的工作流是这样的,我觉得需求的产出和规划比较重要,所以对于自己的文档和表达无比自信 ,我觉得我只需要做好下面的事情:

        • 知会各个团队需求意向
        • 开会对需求
        • 写文档提需求
        • 对接开发讲需求
        • 每两周追一下进展

        但团队、需求多了之后,我发现精力捉襟见肘。已经不是那种画原型追求精益求精 、文档锱铢必较的情况了 ,方法和工具更多地成为了沟通的载体,简洁高效才是他们的目标 。

        于是催生了更多的问题:

        • 明明沟通过某些事,但是对方还是说不知道 。
        • 明明做了一些事,但回头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
        • 明明有一些成绩 ,但是领导却不知道。
        • 明明很用心在做事,但是团队氛围却越来越差 。
        • 明明目标很明确 ,但中途总会偏航。

        这些问题数不胜数,于是我把它们一一梳理了一下 ,看了一下事情来龙去脉,出现问题的原因 ,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总结出了如下内容。

        04 项目管理怎么做?

        首先,你要有逻辑地去做一个决策,然后根据结果去验证这个逻辑 ,这个过程全程才能让你有方向有进步 。你可能乱拳打败过老师傅 ,但你要练的是每一次都能打败老师傅。而我已经总结了我认为的项目管理的三大类问题 :

        • 沟通方式和同步的问题
        • 团队氛围和推动的问题
        • 汇报机制和记录的问题

        为什么总结成这三个方面呢?还要再加入一个概念,碰巧也是三,这次是三大角色。

        其实仔细想想 ,所有的项目无外乎是三个角色之间的互相作用 。这三个角色是这样划分的 :

        • 责任人 :责任人是每个团队的主管,可能不是leader ,但是每个团队负责这个项目最核心的人 ;
        • 干系人:干系人是次于责任人的参与者 ,包括各个团队的研发、设计以及运营;
        • 利益相关人:利益相关人是不直接参与项目 ,但与项目的结果、过程建立了联系的角色,比如大领导 、资源部门等。

        那么对于这三种人,分别该做到什么事情呢?

        • 责任人左右了项目的方向和进展 ,如果责任人停滞不前 ,干系人是没有方向和源动力的。
        • 干系人左右了项目的质量和速度 ,他们在一线做事,最后的实现程度是他们的考卷 ,虽然责任人会把控质量,但他们才是输出者。
        • 利益相关人左右了项目的前景和价值,更多的关注和理解可以放大项目的价值,而默默无闻 ,是无法给项目补充能量的 。

        所以对于这三者 ,对应上面的三大类问题,项目经理其实又有了三种解决方案:

        (1)对于责任人

        应该做好沟通和同步 ,沟通的话包括面对面、电话视频、邮件IM等。越当面直接的沟通,会带来更多的信息碰撞,但只有文字沟通才能带来信息保留 ,所以当你不确定要不要开会的时候,问自己“现在是需要沟通问题还是同步问题?”,如果是沟通,越直接越好,再难的会也要约;如果是同步,就用文字。可能有的人会问 ,文字我不确定他看到了啊,这个时候就需要建立一个很古老的机制,叫“收到请回答”。从沟通、到同步、到确认同步 ,是可以确保责任人方向无误的。

        (2)对于干系人

        应该做好团队氛围和推动。干系人是不建议像责任人一样频繁花时间在沟通上的,因为这样会大幅度削减他们的输出 ,对整体项目的质量有很大风险,所以责任人要做好对干系人的同步 。所以对于干系人来讲,其实是没有项目整体概念的,因为沟通的断点,导致他们对项目的认知是存在断点的,这也就导致如果没有好的团队氛围和推动,干系人会陷入无所事事的境地 。所以需要责任人做好对干系人的进度把控,而不是干系人和其它角色之间混乱的直接沟通。

        (3)对于利益相关人

        项目经理要做好汇报日历 ,比如对于运营 ,要提前给出推广计划安排 ;对于财务,要提前提好预算和流程;对于领导,要安排好汇报的时间节点,比如双周、月报等 ,方便提前准备。对于利益相关人的汇报要专注于结果,而不是沟通过程,因为这个汇报和输出其实主要是单向的,附上过程选看即可。

        05 项目管理的意识

        所以总结起来,我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 第一步 ,确认项目的三大角色 ,记好每个角色的职能范围和需求;
        • 第二步 ,确立跟每个角色的沟通、同步、汇报机制和时间节点;
        • 第三步 ,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安排工作,出现偏差时做好同步和再安排。

        做好这三步,并不断循环下去,项目会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

        同时 ,项目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遇到事情和问题 ,不要抱怨,因为只有遇到问题才能让你看到改进的空间。所谓默契,就是机制下不再需要重复的默默订下的契约 ,有默契的团队 ,一定是每个人都舒服的 。

        项目管理是有章法的,我们惧怕的不是成功或者失败,他们并不代表任何事情 ,而那些背后的原因才是能让我们成长的。

        你的恐惧往往不是来自于失败 ,而是毫无头绪的失败 。

        你的焦虑往往不是来自于成功 ,而是莫名其妙的成功。

        按部就班管理好项目,和团队一起进步,才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专栏作家#

        花生酱先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微信公众号 :产品之术。金融业资深产品经理 ,对职涯规划与个人发展有丰富经验 ,产品涉猎广泛 ,ERP、金融领域较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