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

        前言

        相信有人看到标题会说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能有毛关系?也不要着急一听低代码就是那种拖拉拽,持否定态度,请看完本文。我会根据自身上学、就业与创业合计23年的计算机从业经历,再结合跟一些从事高校朋友的交流情况,总结一点自己的看法,抛砖引玉。

        在此我先声明一下 :我相信无论是高校实力还是学生能力都呈现橄榄型分布 ,一定会有非常牛的学生与非常棒的头部高校,也一定会有另一个极端,本文只针对中间那一段来展开。

        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

        市场背景

        随着数字中国的战略推进,大数据 、AI等新技术加持 ,数字经济确实孕育着大量的就业与创业的空间,所以计算机类专业仍然是报考的大热门 。但是我们要看到一组数据,截至2023年6月15日 ,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每年上千万的毕业生,仅计算机的本科就超40万,注意是每年!要知道那些IT老炮们还没有退休,不到35岁就等着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另一方面,解决了中国80%就业的民营企业,在当今市场环境下正在收紧银根,如果没有明确的经济增长点,是不敢大规模招聘的 。如此从供需两头来看,供应持续不断,而需求放缓 ,势必造成就业积压。

        就业现状

        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

        对于优秀的学生 ,从来就没有就业的压力,企业会抢着签约 。所谓优秀的学生除了笔试理论知识过硬之外,最最重要的是他有项目实战,哪怕是只做过一个小项目,在招聘的时候 ,凭借用人单位的经验,一个学生是否有项目实战经历,几句话就能问出来的 。

        如果一个学生具备项目实战经历,这一点在用人单位看来,是不可多得的 ,这时是学生在多家企业中做选择。但是这种学生毕竟属于少数,对于那些中段的学生,我认为可能同样优秀,但是没有得到实战的机会,少了那一块敲门砖 ,求职效果就大打折扣 。

        于是现在大家都挤到考研、考公 、考事业编 、考教师的赛道上去,但是其实就业也是不错的一种选择,也会有大量的机遇 ,现在的问题是就业找不到单位或找不到好单位,也可能是缺乏职业规划与职业认知,很多人就随大流 ,认为继续深造就是不二之选。

        教学体系与企业需求的“差”

        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

        很多企业朋友都说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差距 ,差距到底在哪里?作为企业来讲,无非是希望学生能尽快熟悉工作,尽快上手工作,但是实际学生到企业可能短则3个月,长则1年才能初步进入状态,为企业创造价值。也就是说,学生到企业需要继续学习 ,才能进入角色,这个我认为也就是企业认为的差距所在 。

        那难道说学校的教育水平就不行吗 ,肯定不是。单就计算机专业而言 ,个人认为是高校的课程体系与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不匹配(当然现在课程研发已经在跟进了),比如我看有些高校的课程仍然是 :C 、C  、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等 。这样课程重要吗 ?重要。毕竟这是计算机的内功,想有更高的造诣,这些基础的东西还是要了解的。总之,高校是重内功轻招式。

        但是从企业 ,尤其中小企业的具体需求来讲,似乎就是一个Java 一个vue。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校外培训机构的学生,就业还可以的原因 ,因为他们追求的是速成,重招式而轻内功。从那块敲门砖来说 ,似乎也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做法 ,无可厚非 。

        那我想说 ,一个真正的武林高手,一定是既练内功,又练招式。一个优秀的球员,一定是既练身体 ,又练技巧。只有招式,成不了大家;只有内功 ,也可能会被乱拳打死 。

        如何缩小教学体系与企业需求的“差”

        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

        企业讲究定位 ,讲究需求匹配 ,高校也是 。对于头部高校没说的,选择余地大;对于职校 ,选择少了也简单了 ,就致力于培养技术工人,定位反而精准 。对于中段高校 ,民营企业,尤其中小型民营企业是其就业重地。那中小企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是什么?来之即用成本红利,就这么点事,至于说学生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与选择 ,这个是肯定是的,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咱们只讨论就业。

        综上,教学体系与企业需求的“钩” ,就是7分内功3分招式 ,这3分就是企业的技能需求学习 ,就是动手与实战,让学生在学校就脱离编程小白。所谓实战,企业要求并不高 ,学生只要知道大致的项目流程与开发原理,只要是自己亲自下手做的,经过自己思考的即可,其实只需要一个小项目,甚至一个小模块,足以!实际动手时间三个月就可以。

        学生实战的机会

        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

        大学四年很快,大一刚入校肯定新鲜新鲜,到大三又该准备考研考公了,大四整天忙着找工作 ,所以从时间与心态上,留给学生的实战的时间可能就只有大二到大三上学期这段时间 。首先这个时间窗就很短。

        再说实战机会,实战机会无非有这么几种可能:

        (1)老师有项目,带着学生干

        (2)学生有兴趣,自己研究干

        (3)毕业设计

        前两种 ,仍然是指那些头部的学生,不具有普适性 ,不属于本文讨论的中段 。至于毕业设计 ,对于大部分学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实战机会。但是毕业设计的质量 ,见仁见智吧 ,现在都有人用AI写论文咯。

        对于如何增加实战机会,个人不成熟的意见:

        (1)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

        (2)开发实战课程

        学生实战的挑战

        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

        即便有实战机会,仍然面临两个挑战:

        (1)有些学生未必愿意去做 。只能说先紧着那张橄榄球图的“有想法没机会的”重点突破,哪怕能走一小步,相信也是促进就业的一大步 。

        (2)学生实战时有可能知难而退。我认为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学生不努力,不聪明,而是实战门槛一下设地太高,没有循序渐进 。把学生挡在了命运的大门之外。这一点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地方。

        低代码对实战教学的启发

        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

        大家都知道,现在小学生学编程很多是从启蒙式积木式编程开始的,为的就是快速建立孩子对编程的兴趣与认知,而不是上来就学C语言。那么对于大学生实战,也是同理 ,我认为应该快速让学生参与、完成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项目,了解项目的开发全景,建立自信,这是至关重要的。

        那一个再小的项目,也需要数据库 、部署、Java、前端、移动端等,这些如果说让学生从零去搭建,就会让很多人“知难而退”,而这些东西等工作以后都是轻车熟路的东西 ,甚至会有自动化工具辅助,而更有锻炼价值的业务梳理、程序实现、运行效果等都还在后面呢。

        而低代码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1)快速傻瓜式的搭建项目环境

        (2)通过可视化的方式,降低编程的成本,快速熟悉一个项目的开发逻辑

        (3)保留二开的能力,让学生多少也要编一些片段代码,这样既熟悉了开发逻辑,也动手编写了核心代码

        (4)低代码最好自带课题,比如商城、选课系统 、校园bbs等这些学生们平时在用的系统 ,方便快速理解需求,那是最好啦 。

        把低代码融入到课程设计,最好能开设一门课程。

        低代码选择注意事项

        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浅谈低代码对高校教学与促进就业的启发)

        现在低代码平台很多,选择须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选择那种封装度过高的,教学意义不大,不利于学生理解系统原理

        (2)最好能生成源码的,并支持二开 ,方便学生理解代码结构

        (3)平台使用流程按照开发的流程展开,方便学生理解项目开发全景

        (4)最好配套教学视频与课题

        总结

        企业与学生所谓的期望差距,就在于那一点实战经历 ,而实战其实只需要三个月 ,一个小项目,了解项目的来龙去脉即可 。最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 。我们探讨的就是低代码能否是捅破那层窗户纸的钥匙。一点拙见,欢迎拍砖!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