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党务知识丨党内称呼的10个常识(党内称呼的正确方式)

        党员之间的称呼看似小事,却关系党内政治生活的大原则。互称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也是历来要求坚持的重要政治规矩。

        1.十八届六中全会对这一称呼有何硬性规定?

        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党内一律称同志。”

        2.重申“同志”称呼有何意义 ?

        党内该如何称呼 ,反映的是党员的权利义务、党员之间关系以及一个政党的精神面貌等情况,所以称呼不是小事。在我党历史上,互称同志是优良传统,并曾多次对此进行规范。重申互称同志的要求,既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需要 ,也是尊重每个党员主体地位和权利的要求。

        3.中国共产党在正式文件中使用“同志”始于什么时候 ?

        中共一大 。

        4.哪些会议、文件中还明确要求使用“同志”称呼?

        1965年12月14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 ,要求“今后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互称同志”。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再次要求:“党内一律互称同志 ,不要叫官衔。”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明确规定 ,党内所有党员尽管工作分工有所不同 ,都是平等的同志和战友,党内要互称同志,不称官衔。

        中共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中也将党的领导人称为同志。

        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再次明确提出:“党内一律称同志” 。

        5.近年来,党内称呼出现了哪些不好的倾向 ?

        《学习时报》曾刊文称,党内称呼出现了不太好的四种倾向 。一是党内称呼官职化 。二是党内称呼市场化 ,将市场经济中对企业老板或高层管理人员的称呼用到党内生活中,如老板、老总等。三是党内称呼江湖化,像老大、老爷子。四是党内称呼亲戚化 ,称兄道弟 。

        6.党员在哪些场合都应该规范称呼 ,使用同志称呼?

        党内政治生活 ,如党内会议、民主生活会、学习交流会、批评和自我批评等 。

        7.局长××同志的说法是否合理 ?

        采用客观性表述时 ,很多人习惯在职务和姓名之后加上“同志”二字,如“局长××同志” 。

        其实,这是口语的习惯说法,书面语中这个“同志”是多余的。《人民日报》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职务和姓名之后也没有“同志”。

        8.“同志”在干部任免文件中的用法是什么?

        如果是党委任免干部,被任免人姓名之后要加“同志”二字,这里的“同志”特指党内干部,是“党内互称同志”的体现;

        如果是行政任免,一般不加“同志”,因为行政干部不一定都是党员。

        9.印发领导在本单位某次会议上的讲话,标题中应该如何使用“同志”?

        例如印发局长在本单位某次会议上的讲话,标题可拟为《关于印发×××同志在××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这样既节约用字 ,又淡化“官位”意识。

        10.在工作生活中 ,如果只知道联系人的人名和电话,在不知道对方性别、年龄的情况下,应该怎么称呼比较稳妥 ?

        称呼同志较为稳妥。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党务知识丨党内称呼的10个常识(党内称呼的正确方式)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