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加强数字化赋能“智”建徐州大家庭

        ——我市推进数字智慧城市建设综述

        ◎徐报融媒记者 樊海涛

        4月25日,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暨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在福州开幕。市委书记周铁根率徐州市代表团参会 ,并于4月26日出席数字城市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近年来 ,我市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抢抓信息技术革命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加快建设数字城市,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走出了一条以数字变革引领产业、城市 、生态 、社会全方位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市在开展数字智慧城市方面进行了哪些实践?取得什么样的成效和经验?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

        强化数字赋能产业“芯”跨越,助推经济发展

        近年来 ,我市把高新技术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数字“新富矿”,加快从“挖煤炭”到“挖数据”的转变,为全市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台湾正崴高端手机供应链、众拓光电大功率硅基芯片 、鑫华半导体等基地型 、龙头型项目相继投产,形成集群发展态势 ,我市正在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芯”高地;华为、中科曙光等一批知名大数据产业企业落地 ,形成以云计算 、大数据、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为主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整链条。目前,徐州工业互联网发展全国领先,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荣获全国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十大平台之一,成为宏观经济、“一带一路”建设的晴雨表 。

        我市大力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全力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徐州服务”品牌。2019年12月,我市获评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2020年1月再次获批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

        同时,我市以数字化赋能现代农业,京东淮海馆 、腾讯大苏网运营中心 、淘宝徐州馆等优质项目相继入驻徐州 ,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功能 。

        强化数字赋能智慧城市“云”大脑 ,助力城市文明建设

        在推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我市全面加强数字技术融合应用 ,加快构建“智慧城市”运行体系,建设应用丰富、治理智慧的高品质区域性中心城市。

        目前 ,我市以统筹建设“一枢纽 、三中心” ,即“智慧徐州”枢纽、协同推进高效运行中心 、融合构筑公共服务中心、创新打造产业集聚中心为方向,建成以智慧徐州云中心为重点的智慧徐州基础架构 。

        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加快普及应用,惠及广大民众 ;推出“市民城管通”APP、全国首创城管问题信息采集市场化工作机制等数字手段,让人人成为城市管理者;在全省率先开发运用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 ,打造污染防治的“徐州样板”;丰县、新沂等县(市)先后装配“城市大脑”  ,汇集12345、全要素网格员等8大渠道日常信息,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效能。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打造覆盖全市11个中心、162个所、2700多个站的智能化办公、大数据分析综合智慧平台,提升文明创建效能,助力徐州获批全国文明城市;建成四大数据中心,构筑区域信息枢纽 ,强化数字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文脉传承的运用,一大批数字图书馆 、数字博物馆等智能文化服务平台促进了城市文明进步 。我市先后荣获“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先行奖”等荣誉 。

        强化数字赋能民生改善“智”服务 ,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激活“沉睡的数据” ,充分运用大数据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政务服务、医疗等重点领域推进智慧应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使市民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城市服务。

        近年来,我市探索“互联网 智慧政务”新服务模式,打造百姓信息惠民服务平台,50余家单位的1000余项便民项目通过智能终端直接服务广大群众 ;“徐州健康通”APP,成为全市医疗机构与社会大众间的“健康纽带”,大幅提升群众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 ;淮海经济区十城公积金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发展。提升数字化政务服务效率,统一政务服务门户、网上并联审批等功能,90%以上项目可在线办理、10800余项服务事项可“不见面审批”等 。

        全力建设“智”建“智”享的徐州“大家庭” ,成为了获颁联合国人居奖 、三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重要因素 。

        强化数字化赋能社会治理“网”格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我市创新构建以党建为统领、德治为先导 、自治为基础 、法治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 ,推动大数据 、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各领域、各层次、各方面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近年来,我市打造“智慧政协”信息化平台,数字化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鼓楼区试点推行“5e”云自治工作,打造“三务”公开 、协商民主 、决策、选举等网上平台。

        围绕“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我市大力打造“云”在天空算 、“网”在中间联、“格”在城乡治的信息化治理模式 ,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8.44% ,法治建设满意率江苏第一 ,成为全国第一批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获批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委托本土企业依托数字化优势,开发企业复工可视化平台 ,通过落实企业、员工每日健康信息登记等疫情防控日报 ,助力企业安全复工。深化运用“大数据 网格化 铁脚板”机制 ,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开发应用“彭城码” ,着力提高防疫智能化、精细化 、科学化水平,为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日前 ,我市推出《徐州市产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 ,提出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规上工业企业重要制造环节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6 4产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全覆盖、5G网络行业应用全覆盖等目标 ,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将徐州打造成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动能培育的区域样板。

        全面数字时代正加速到来 ,徐州将把握产业新风口,抢抓“新基建”建设机遇 ,乘势而上,促进“数字徐州”蓄势崛起,擘画全域感知、互联协同、高效便捷、数字运营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图景 。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