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3年内,年产值可达6亿元 !南开大学自主研发“制药用功能性树脂”!

        政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开“以我之学识,易彼之经验”先河的高校 ,南开大学深耕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区域经济发展,不断续写着新时代校地合作的新篇。本期推送 ,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 ,一窥南开成果转化的风采!

        3年内,年产值可达6亿元!南开大学自主研发“制药用功能性树脂”!

        (图源:南开沧州研究院)

        在南开沧州研究院一楼的展览大厅,陈列着几小瓶的白色 、红色、黑色“粉末”。“这些是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制药用功能性树脂 ,这背后凝聚着一套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首批入驻该研究院的孵化项目课题组之一的南开大学—和成医药药用树脂和原料药项目负责人、南开化学学院副教授马玉新说。

        3年内,年产值可达6亿元!南开大学自主研发“制药用功能性树脂”!

        马玉新,硕士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研究员。曾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产学研突出贡献奖等奖项 。

        “与去年同期相比,现在忙多了 ,目前有几十个国内外订单在等待生产 。”马玉新介绍,他们生产的制药用功能性树脂,是作为多肽类和小核酸类原料药部分抗生素中间体的合成载体。由于近年获批上市的新药数量不断增加,这类树脂需求量也逐年增加 ,以往的年增长率将近20% ,预计今年的增长率在50%左右。

        在马玉新看来 ,研究院可有效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目前我们中试基地的主体设备安装完毕、配套设备将于3月安装完成,然后就投入放大试生产。在试生产同时 ,开建的项目一期工程生产线数量是现有的3倍 ,预计今年年底试产。项目投产后,3年内达到年产2010吨医用树脂和10吨原料药,年产值可达6亿元 ,实现税收8000万元。”

        3年内,年产值可达6亿元!南开大学自主研发“制药用功能性树脂”!

        这一项目是南开沧州研究院首个在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地的转化项目 ,总投资5亿元、占地150亩 ,于2022年8月开工。该项目的开工标志着研究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我们按照政产学研合作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从研发到产业的全链条式科技创新体系,让市场需求和高校科研在这里‘握手’。”南开沧州研究院院长张明慧说,研究院由南开大学、沧州市政府共同打造,自2019年11月揭牌运营以来,以南开大学“双一流”学科化学 、生物医药等优势学科为基础,结合沧州市重大产业需求 ,重点打造研发服务和成果孵化功能性平台。

        3年内,年产值可达6亿元!南开大学自主研发“制药用功能性树脂”!

        南开沧州研究院被评为2021年河北省院士合作重点单位

        目前,南开沧州研究院已吸引包括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在内的12支南开大学优秀科研团队入驻,设立培育项目30个,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180余次,破解企业技术难题50余项,与30余家企业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与8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批入驻的孵化项目课题组在院已取得丰硕的研发成果,一些成果已成功转化落地。

        3年内,年产值可达6亿元!南开大学自主研发“制药用功能性树脂”!

        马玉新老师团队的项目 、南开沧州研究院的成果 ,都是南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缩影 。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将科技成果转化与学校综合改革发展同部署、同落实,积极构建与地方、企业和校内职能部门多元参与、统筹协调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

        当前 ,学校正围绕天津“十项行动”高质量发展要求 ,深度参与推进天开高教科技园“一核两翼”建设,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高标准打造高校科技成果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彰显南开力量,作出南开贡献。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南开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自 :南开大学新闻网、南开沧州研究院官微、天津日报、沧州日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