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被各种表格束缚的科研

        管理部门都是以本部门为中心,制定的表格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是不完全一样 ,需要进行大量的复制和粘贴工作 。

          在5月28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 、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无疑 ,这对广大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 ,我们现在还身陷其中。这两天,我收到学院科研办的理工类科研工作预考核评估的通知 ,包括3个压缩文件,1个表格,共20多个有关绩效计算 、项目分值、平台考核等文件需要阅读,还有几个表格需要填写。估计研究文件 、理解文件精神需要1~2天,填写表格、核对信息又要1~2天 。如果万一填写错了,还要返工1~2天,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处理这些与科研无关的杂事。

          这已经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常态。几乎每个月都要花几天时间来填各种表格,应对各个部门的考核、评价与评优 。大家虽有怨言 ,也习以为常了 。唯一的好处是给科研做不出高水平成果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为什么中国科技管理的繁文缛节如此之多?

          首先是管理部门太多,政出多门 。各个管理部门制定了各种表格发给老师(科研工作者)填写 ,然后再找人核对、统计和发布。

          管理部门都是以本部门为中心,制定的表格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是不完全一样,需要进行大量的复制和粘贴工作。各个管理部门也不胜其烦,不仅一遍遍发通知,催老师们填表,还要费心费力核对,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其次,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服务不到位。其实 ,统计各类科研工作,无非是项目 、论文 、专利、获奖等信息 。而这些在信息管理系统都有。

          所以 ,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 。我的建议是 ,在信息管理部门,成立一个科研数据统计分析办公室。

          科研工作者要经常上科研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和完善各类科研业绩信息 。管理部门只需要给科研数据统计分析发要求,请他们在数据库上进行筛选,自动填写各种表格 ,并打印统计分析结果 ,并把结果在信息管理系统上自动推送给各位老师审阅就可以了。

          这样就让数据多跑路,让人员少动笔,真正破解科研管理的繁文缛节,并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还给科研人员进行科研 。如果真的能做到少填表,甚至不填表 ,我相信中国科研实力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